叶建兰;王晓云;颜华
总结了冠心病病人睡眠形态紊乱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设置预期目标、加强心理疏导和睡眠护理等,认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改善其自觉症状.
作者:杨莉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95例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护理、症状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必要的心理疏导可以控制AIDS及结核病的传播,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护士要积极做好职业防护.
作者:倪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根据实习期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计划,制订系统性实习方案,利用科学计划管理系统,达到培养其良好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方法 将实习期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结束时进行综合素质的测评.由带教老师指定病例,提出护理问题,完成测评项目.并分别在实习开始后第14天,结束前第270天,根据(CCTDI-CV)的评判性思维气质量表制订的评估表,对高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结果 对实习期高护生按照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设计方案,指导实施带教,完成实习计划后,对两时点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护生在实习期间,亲自参与制定护理内容,完成护理计划,给她们提供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思维和决策的锻炼机会,逐步学会运用有效的评判性思维,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李汉群;余翠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86例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指导、呼吸机的保养与维护等.认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疗效好,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刘小白;朱秀英;彭晓芳;曾敏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进展,包括手术方法、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33例超早期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冲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循环冲洗引流的护理、防止再出血、加强呼吸管理和康复护理.认为超早期清除血肿,配合细致的术后护理,有利于达到早期减压的目的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方水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02例患者经十二指肠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体位练习、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认为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为该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防治并发症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肖永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回顾性总结了2007~2008年本院1371例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冲动暴力行为的原因与护士防范职业性伤害的对策,原因包括强制住院、对住院环境陌生、精神症状所致、青壮年男性较暴躁等病人方面的因素,以及护患沟通障碍、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专科知识欠缺等护士方面的因素;防范对策有加强培训、领导重视、护士不断提高与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痛人接触的沟通技巧和病情观察能力等.认为加强预防措施,增强精神科护士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应急事件的防范预案及处理流程,可减少职业性伤害,降低职业风险,是保证护士职业安全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江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洗胃机是急诊科使用频率较高的抢救设备之一,患者洗胃后通常采用清水和84消毒液清洗洗胃机.但由于有的患者胃内留存有大量的油脂性食物,经常出现管道不通畅甚至堵塞现象,不仅延误患者的洗胃时间,甚至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为此,本科尝试在每次洗胃后用洗洁精与碎鸡蛋壳的混合液清洗全自动洗胃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春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60例鼻内窥镜下激光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合并症的护理,术后一般护理及不良反应护理,指导患者健康教育等,认为周到全面的护理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关键.
作者:赵小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52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护理经验.主要是在化疗期间加强观察,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观察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并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认为新辅助化疗是巨块型宫颈癌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宫颈癌病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87例确诊喉癌择期手术的患者分阶段实施双人强化式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包括在入院时,术前、术后分别由接诊护士、治疗护士和责任护士进行初次健康教育,随后由责任组长进行强化式教育,了解初次健康知识落实情况并进行补充指导.认为通过改进健康教育的方法,实施双人强化式健康教育,使患者牢固掌握了喉癌的相关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自我护理的实际技能,保证了护患双方的沟通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文姬;杨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449例肿瘤化疗患者上肢静脉采血失败原因与护理对策,包括操作前未进行评估,找不到可穿刺的静脉,压脉带使用方法不正确,没有选择合适的穿刺方向、进针部位和角度等操作者因素,及患者精神因素和血管因素,认为操作前进行患者血管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部位,过硬的穿刺技术,以及患者的良好配合是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的保证.
作者:夏开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常见隐患与对策,包括出诊前呼救电话记录不详细,出诊不及时,急救物品及药品不完备;现场急救护士业务技术不熟练、专科知识欠缺、不能准确评估病情;转运途中未严密关注患者安全,责任心不强,仪器性能不稳定;急救记录时间与医生不一致,内容不详细等.认为建立一套完善的院前急救制度和流程,不断提高出诊护士的业务水平、法律意识和护理文件书写水平,加强急救物品器材管理,才能确保终末质量,大限度抢救病人生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胡雪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包皮环扎术和包皮环切术治疗儿童包皮过长、包茎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0年1月~2008年9月接受包皮环切术及包皮环扎术的患儿各100例,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家长满意度等.结果 包皮环扎术较包皮环切术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家长满意度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包皮环扎术及其相关护理措施效果好,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颜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1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反应的表现与原因,包括恐惧、焦虑、依赖和自卑心理;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消除恐惧心理,树立重生信心,减轻焦虑心理,克服自卑心理,回归社会角色等,认为精心、细致、真诚并伴随患者治疗全过程的心理护理调节了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不良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战胜自我,促使其积极重返社会,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作者:付满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总结了8例全盆底悬吊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宣教,做好心理护理、阴道、肠道准备以及合并症的观察与护理,给予术后饮食指导,加强会阴部护理,密切观察排尿及排便情况,出院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指导.认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杨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15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80例),仅时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发病时需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的次数和需住院治疗来控制血压的次数.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较小(χ2=6.18,p<0.05),发病时需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的次数较少(χ2=15.58,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发病时需住院治疗来控制血压次数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65,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依赖性,提高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自会;龚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的蓝光照射法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观察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连续蓝光照射法,比较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和疗程.结果 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疗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满意.
作者:丁爱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佳使用时机.方法 将择期行全麻手术的,且术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复苏的腰椎内固定术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苏醒和拔除气管插管后使用PCIA: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全麻未苏醒时立即使用PCIA,观察2组患者术后1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术后24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麻醉苏醒期情绪状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h内苏醒期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6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麻醉苏醒期情绪状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术毕全麻未清醒时立即使用PCIA,患者苏醒期镇痛充分,生命体征平稳,安静合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袁湘娥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