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萍;王俊霞
目的:观察五加生化胶囊用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五加生化胶囊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口服.结果:观察组的子宫复旧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有效降低了清宫术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产后泌乳量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促进泌乳疗效显著.
作者:关影;吕祺;郑莹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南通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南通市随机选择4所不同等级的幼儿园,以无慢性疾病和两周内无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3~7岁1102例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中国3~7岁儿童气质量表对被检儿童进行气质测查,比较不同等级幼儿园儿童的气质类型存在的差异;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测杳被检儿童不同气质类型行为问题总分及人数,并分析儿童行为问题对儿童气质的影响;用自制儿童生活环境调查表调查被检儿童生活环境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儿童气质的影响.结果:4家幼儿园平易型(E型)、中间近平易型(I-E型)均占大多数,分别占总数的45.4%和45.6%;被检儿童不同性别气质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检儿童气质维度方面,男童和女童仅在活动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t=2.055,P<0.05).被检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平易型儿童得分明显低于其他4种类型;其中以麻烦型气质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平易型气质儿童(P<0.05);4家幼儿园儿童在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及情绪本质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省示范幼儿园气质特点偏消极的儿童比例明显低于三类幼儿园(P<0.05);省示范幼儿园与三类幼儿园在母亲文化程度、主要抚养人与早教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通市学龄前儿童的气质特征和中国常模基本相同,南通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类型没有年龄和性别差异,但在气质维度方面男童和女童在活动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气质与儿童行为问题、母亲文化程度、主要抚养人与是否接受早期教育等密切相关.
作者:仲越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胎盘胎膜病理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953例胎膜早破的胎盘胎膜病理与妊娠结局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3例胎盘胎膜病检中,炎症改变(A组)占11.85%,胎盘组织形态异常改变(B组)占34.73%,同时存在炎症改变和组织形态异常改变(C组)占35.78%,正常胎盘胎膜病理改变(D组)占17.63%,胎盘胎膜感染率达47,64%(A、C组).胎盘胎膜有炎症改变的A、C组与正常胎盘胎膜病理D组相比,其阴道炎、早产、产褥感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异(P>0.05);≥12 h分娩的胎膜感染率与<12 h分娩的胎膜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产阴道炎的发生率与足月分娩的阴道炎发生率比较,P<0.01.胎盘组织形态异常改变的B、C组与D组相比,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羊水混浊、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其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胎膜感染互为因果关系,孕期合并阴道炎、破膜时间长者其胎膜感染率增加;胎膜早破合并胎盘胎膜感染是早产、胎儿窘迫、母儿感染的主要因素.胎盘发生绒毛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绒毛间质血管增多等病理学改变时,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增加.提示该病理改变是胎盘组织缺氧、胎儿窘迫的病理标志.
作者:罗彩红;卢海英;刘正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儿童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先大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是两种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由于早期不易发现常常被误诊,待症状明显时则已错过佳治疗时机,患儿神经系统的损害已不可逆,造成终身智力残疾.
作者:崔岚;姚静怡;谢晓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评价骶管注射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CPP)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1月~2008年6月86例CPP患者采用骶管注射法治疗,分别于治疗6~12个月(22例)、1~2年(18例)、2~3年(16例)后通过复诊和电话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结果:随访6~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94%(81/86)患者疼痛消失或显著改善,5例部分缓解.结论:骶管注射法治疗CPP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显著的特点,是治疗CPP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彦志;宋劼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婚前医学检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预防先天性疾病的第一道防线.自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使得我市婚检率从75%减至3%左右.现对2004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我院参加婚前检查的504例婚检者的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李洁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我市原发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查体相结合的方法.结果:3903例原发不孕妇女中,生殖道感染2057例,感染率为52.70%,宫颈炎发病率高,占33.05%,其余依次为附件炎,占27.39%;宫颈炎合并附件炎,占11.22%;盆腔炎,占9.71%.按年龄≤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分组比较生殖道感染率,25岁以下发病率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按不孕年限1~3年、4~6年、7~9年分组比较生殖道感染率,以不孕1~3年患病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原发不孕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趋于年轻化,应从青春期开始加强卫生保健教育,加强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和生殖健康咨询,针对患者不孕不育的特点开展生殖健康服务项目.
作者:王县;杜艳;王月强;朱文乔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肥胖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美国Stryker公司生产的27F被动式连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8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46例,子宫内膜息肉36例.结果:82例均1次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45 min,术后随访5~36个月,月经改善率96.5%,其中无月经18.8%,月经减少45.4%.月经正常31.6%.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肥胖患者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评估充分、准备完善,可降低此类患者的手术及麻醉风险.
作者:王海波;周艾琳;闫西红;逯彩虹;高丽彩;李秀娟;赵金荣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动静脉留置针在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婴幼儿应用动静脉留置针行右侧中、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位穿刺20例,低位穿刺22例,穿刺1次成功21例,2次穿刺成功15例,3次穿刺成功4例,4次成功1例,1例未成功改穿股静脉,中位误穿动脉例2例,无1例血气胸.结论:应用动静脉留置针行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颖红;周期;李敏仙;符少川;马乃全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实施引导下导丝定位乳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患者超声检查发现的64个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采用高频超声引导下置入定位导丝后进行手术切除.结果:定位准确率100%,64个病灶均被准确切除,其中恶性7个均为早期乳腺癌,良性57个.结论:超声引导下术前导丝定位对触诊阴性的乳腺病变的切除准确可靠,操作安全方便,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一条途径,具有实用意义.
作者:黄瑞雪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北京市6~13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6~8月采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父母问卷)及自编问卷对北京市1270名6~13岁学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6.4%,男、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8.4%、14.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男童A行为(45.1%)明显多于女童(16.3%),女童N行为(60.5%)明显多于男童(35.3%).行为问题以3、4年级的检出率高.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文化程度、儿童伙伴关系、家庭暴力、父母花在子女身上的时间、父母对儿童期望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显著相关.结论: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儿童行为问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家庭的关系密切.
作者:汪毅;甘明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企事业单位女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开展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来本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1 987例女职工通过询问病史、妇科检杳、盆腔B超检查及乳腺检查,并分析体检结果.结果: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的前3位是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及乳腺囊性增生病.其中同时患2种或以上妇科疾病者563例,占受检者28.33%.结论:妇女病是影响妇女健康的首要问题,生殖道感染是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强化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殖健康水平,乃是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作者:曾丽敏;范文蕾;周洁琼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与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病理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17例.LCT阳性病例与阴道镜下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活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LCT阳性结果中ASC 285例(ASCUS 275例,ASC-H 10例),占89.9%.活检显示:慢性炎症(包括合并湿疣)259例,CIN Ⅰ 18例,CIN Ⅱ2例,鳞状细胞癌6例.结论:对ASCUS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作者:张海雁;张瑜;张红丽;杜红雁;薛京华;朱海涛;王佳;王巧鸽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小儿止哮胶囊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为开发新药奠定基础.方法:将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24±3.31)天,对照组(33±6.72)天(P<0.05);临床症状与体征、肺功能、血气分析有明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5,P<0.05).结论:小儿止哮胶囊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作者:梁伍今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了解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膳食摄入状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厦门等9个县市儿童膳食和血清维生素A进行调查.结果:全省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视黄醇当量)平均摄入量为365.09 μgRE,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NI)的87.02%.9个不同县市5岁以下儿童膳食中维生素A摄入情况各不相同,高为厦门,占RNI标准的258.57%;山区儿童膳食中维生素A摄入情况占RNI标准高,为126.88%;城市居中(80.81%);沿海低(44.96%);各个年龄组维生素A摄人情况以0岁组低,占RNI标准的63.19%,其次为1岁组(79.3%),2~5岁后基本相近(116.17%).结论:婴儿早期开始服用鱼肝油,增加与多食胡萝卜、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是预防和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有效、迅速、经济的手段.
作者:邱行光;陈曦;杨式薇;黄艳春;欧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妊娠期间女性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心理和情感上适应性的变化,若这种适应性的变化调解不当就会引发女性不良的心理反应.
作者:章景丽;郝加虎;陶芳标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中tPA、PAI的表达.方法: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标本70例,根据临床有无异常子宫出血的症状分为两组,A组(症状性子宫肌瘤)45例,其中增生期15例,分泌期13例,单纯增生过长10例,复杂增生过长7例;B组(无症状性子宫肌瘤)25例,其中增生期12例,分泌期13例.对照组分为C组和D组,C组:正常子宫内膜28例,其中增生期15例,分泌期13例;D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其中增生期11例,分泌期8例,单纯增生过长8例,复杂增生过长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中的tPA、PAI表达水平.结果:A组tPA的表达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01,P<0.001),但PAI水平明显降低(P<0.001,P<0.001);A组与D组子宫内膜tPA、PAI的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子宫内膜tPA、PAI表达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与B组和C组比较,tPA表达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01),而PAI水平降低(P<0.001,P<0.001).结论: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中存在tPA、PAI的表达异常,且这种异常变化趋势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内膜变化趋势一致.tPA、PAI的表达异常是临床上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
作者:杜建层;杨峥莉;王建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了解豫东农村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拥有程度,以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服务措施.方法:随机选择豫东4市13县110个行政村已婚育龄妇女2 56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月经知识掌握较好,对性知识、计生知识掌握较差,生殖卫生、自我防护较差.结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存在问题较多,妇女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政府应加大资源的投入.
作者:惠爱玲;白振京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孕期及临产后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产期心理干预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一个有效措施.
作者:宋青;陈叔平;李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7年7月~2008年6月对同一时期在该院产科进行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中首次感染的阴道炎病例进行UU检查,跟踪随访至分娩,探讨妊娠结局母婴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妊娠晚期孕妇中单独感染支原体检出率为19.30%,合并双重感染细菌性支原体感染的为9.90%.结论:妊娠晚期妇女应行UU或同时行BV筛查,妊娠合并支原体或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应及时治疗跟踪随访,以减少胎膜早破、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郭晓俭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