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容
总结98例患者产后出血及急救的护理对策.包括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妊娠各期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以及抗休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等急救护理,认为预防性做好妊娠各期及急救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张云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综述了心理社会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情绪反应、心理应激、神经免疫、饮食、经济等方面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
作者:张慧琳;李乐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27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中护理配合.认为术前完善的准备,术中熟练默契的配合,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手术体位的正确放置,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保证术中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郑荣;郭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利福平治疗鼻咽癌Ⅱ、Ⅲ度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82例Ⅱ、Ⅲ度放射性皮炎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应用利福平外敷,对照组用金因肽喷雾,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利福平治疗Ⅱ、Ⅲ度放射性皮炎可防止感染,加快创面愈合.
作者:易谢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30例口服希罗达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放、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认为精心的观察与护理可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胡淑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扩大性自杀行为或企图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55例抑郁症有扩大性自杀行为或企图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28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针对个体具体情况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HAMD7项因子分值低于对照组(均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控制和消除患者扩大性自杀行为或企图,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王红;曾海波;冯妙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高压氧和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出血后脑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2004年1月~2006年12月的18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加随意自我锻炼;治疗组9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高压氧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62.2%(p<0.05).结论 高压氧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出血后脑功能障碍有显著效果.
作者:廖莲凤;朱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27例接受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认为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是确保患者安全、顺利接受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孟兆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不同届护生对照试验,对照组87人按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94人按教学路径带教,将2组带教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理论、操作、综合素质、带教满意度、带教管理质量诸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在提高带教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印爱珍;石绍南;李昃;尹娟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局部麻醉下乳腺肿物切除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血压、心率、焦虑程度、手术配合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血压、心率、焦虑值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手术配合程度,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局部麻醉下乳腺肿物切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手术整体护理的质量,让患者在温馨、愉快、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手术.
作者:阳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效果.方法 8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2组护生带教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功、操作成绩、能力各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有助于提高手术室带教质量,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
作者:周叔霖;陶琼;刘荷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组循环健康教育在缓解乳腺癌患者焦虑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06年9月~2007年10月经针吸活检或脱落细胞学检查后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70例,均采取分组循环健康教育,通过评估将处于相同治疗阶段的患者分在同一组别,分别进行术前、术后、化疗、放疗及出院指导,循环进行,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焦虑程度与入院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对比,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满意度和知晓率的评估.结果 通过分组循环健康教育处于高度焦虑的患者明显减少(p<0.05),且满意度与知晓率均>97%.结论 分组循环健康教育使支持--教育模式在临床中得以有效实施,使处于高度焦虑的患者明显减少,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知晓率,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了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严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配置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 比较20例肿瘤科护士采用正规防护措施前后的白细胞下降、脱发、月经紊乱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正规防护措施前后肿瘤科护士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45%(9/20)与10%(2/20),脱发的发生率分别为75%(15/20)与15%(3/20),月经紊乱的发生率分别为60%(12/20)与10%(2/20),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采用正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脱发、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
作者:黎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晨起空腹服用蜂蜜、肛周按揉对影响骨折患者排便的观察.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96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各32例,A组:常规护理组;B组:常规护理+晨起空腹服用蜂蜜组;C组:空腹服用蜂蜜+肛周按揉+常规护理组;比较3组的排便情况.结果 首次排便时间C组早于B、A组,首次排便情况C组优于B、A组.结论 晨起空腹服用蜂蜜+肛周按揉有助骨折患者的排便.
作者:唐晓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采用Y型与直型留置针留置效果.方法 98例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儿应用直型留置针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观察组50例患儿应用Y型留置针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比留置天数.结果 现察组患儿留置导管部分滑出折叠、被患儿用手拔掉导管或被患儿头部摩擦滑脱导管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婴幼儿应用Y型留置针可减少患儿再穿刺次数,减少患儿及家属痛苦,提高医护质量,减少纠纷.
作者:杨育燕;陈自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了158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相关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心理疏导和交流、环境和体位的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安全防范、并发症的观察和对策等.认为护士的认真配合、密切观察、有效的心理疏通,对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检查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素琴;廖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音乐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0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给予音乐运动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心理评估.结果 治疗4周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和心理评估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音乐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心理障碍治疗有明显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乔艳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总结本县各乡镇中心卫生院护理工作质量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包括非法执业现象普遍、制度不完善、法制观念淡薄,存在潜在感染等,认为乡镇中心卫生院护理工作质量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护理工作亟待上级护理专家进行指导、规范,乡镇卫生院护士的知识更新迫在眉睫.
作者:李烨;黄翠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对中年教师高脂血症效果的现察.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2005年3所中学80名体检中发现高脂血症的中年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高脂血症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掌握的相关知识、自我保健能力、疾病防治知识、不良生活方式及血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中年教师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较健康教育后改善,血脂水平低于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地控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中年教师高脂血症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彭玉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针对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患者术后减轻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60例义眼座植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镇痛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疼痛综合护理措施,采用NRS疼痛评价量表评估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疼痛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义眼座植入患者术后眼痛.
作者:刘新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