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脂肪组织中NYGGF4基因转录本检测

邱洁;王玢;朱春;朱金改;秦大妮;寇春兆;郭锡熔

关键词:肥胖, NYGGF4基因, 转录本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相关新基因NYGGF4在人脂肪组织中转录本的大小及是否存在剪切异构体.方法:采用Northernblot技术检测NYGGF4基因在人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检测到一条大小1.5 kb左右的条带,与数据库中NYGGF4 mRNA长度一致,未检测到其他转录本.结论:NYGGF4基因在人脂肪组织中的转录本大小约为1.5 kb,并不存在剪切异构体.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腹壁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其寻找佳的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可能与切口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取同一时间感染与未感染的产妇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剖宫产切口感染组产妇多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增加等因素,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与产前感染、产妇体质差是密切相关的,应及时干预有高危因素的产妇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爽;甄学慧;王义;郑桂英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腹腔镜联合纤维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在诊断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105例,住院行腹腔镜联合纤维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并视术中所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105例患者,共206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不通150条,经插管疏通术后,成功率76.7%.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娟;贺彩军;王君;周魏军;郑冬梅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高原地区藏族学龄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体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测量泽库县1 356例6~13岁藏族学龄儿童身高、体重等指标,用标准身高体重法评价小学生营养及发育状况.结果:泽库县藏族学龄儿童各年龄阶段身高体重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值.营养不良患病率26.2%(男生22.6%,女生31.2%),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χ2=11.945,P<0.01);肥胖患病率为1.4%(男生1.1%,女生1.8%),男生与女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1,P>0.05).结论:高原地区藏族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存在明显迟滞现象,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饮食结构单一,家长营养意识淡薄.

    作者:朱艳芳;律鹏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长沙市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调查

    营养不良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降低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是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解长沙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制定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我们于2003年7~9月对长沙市0~4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唐小玲;胡凌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宫腔残留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目的:研究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出现宫腔残留的成因及防范措施.方法:研究近5年来,我院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出现宫腔残留的病例24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出现宫腔残留可分为术中宫腔残留和术后宫腔残留.术中B超监测下人流或微管可视人流等可视手术,仅能减少术中宫腔残留的可能性和对子宫的伤害程度,不能防止术后宫腔残留的可能性.结论: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出现宫腔残留是很难完全避免的.人工流产术的术式选择要因人而异,对于人工流产手术容易出现宫腔残留的原因和部位,应该有针对性的加以防范,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作者:徐金陵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超声在女性盆腔肿块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女性盆腔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经腹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58例女性盆腔肿块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女性盆腔肿块超声诊断准确率93.6%(335/358).结论:超声检查对女性盆腔肿块有很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是女性盆腔肿块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马彩叶;李星云;陈兴美;王肖琴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早产儿气质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对婴儿气质特征的影响,为早产儿的早期医疗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4月婴儿气质问卷,分别对28名2月龄的早产儿及足月儿进行气质评定.结果:两组婴儿气质类型分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均以易养型及中间偏易养型为主.9个气质维度中,早产儿组情绪本质及坚持性得分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儿具有一定的气质特征,应根据其气质特征早期适当干预.

    作者:吴玫瑰;李桦;宋燕燕;朱丽莎;吴志华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对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盆腔粘连者同时行粘连松解术,观察术后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47±17)%,30例(60%)痛经完全消失,13例(26%)痛经明显缓解,7例(14%)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2.8%.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是一种易被患者接受的、有效、安全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

    作者:韩文玲;罗红凤;周洁莉;丰靖卿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预防价值.方法: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住医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3例按是否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分为预防组(33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其NRDS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预防组的NRDS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使用PS并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NRDS的发病率,并改善NRDS的治疗效果.

    作者:倪艳;于鸿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孕妇焦虑和抑郁调查

    目的:了解产前孕妇焦虑及抑郁情绪反应,为做好产前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18例孕晚期住院待产的孕妇的心理状态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将标准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各分组之间相互比较.结果:孕妇焦虑,抑郁群体标准均分高于正常人群(P<0.05).产前有焦虑症状者占27.1%,有抑郁症状者占44.5%.抑郁与文化程度,职业,生育史,病史,倾向产式等因素均无关.焦虑与孕妇的文化程度有关.孕妇的文化程度越低,发生率越高(P<0.05),反之越低.焦虑与孕妇的职业因素有关(P<0.05),其中,干部焦虑的发生率低,而家庭妇女和农民发生率则较高,焦虑与生育史,病史,倾向产式等因素均无关.结论:产前应该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加强孕晚期健康教育工作,疏导孕妇心理压力,以提高孕产妇心理健康,减少产后焦虑,抑郁的发生.

    作者:文翔;陈静;郭慧明;双敏;周淑;王红静;熊庆;熊丁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羊水产前诊断2 44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448例唐筛孕妇的羊水产前诊断临床情况,探讨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的意义及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5月沈阳地区参加唐筛的高危孕妇共计2 448例进行了羊水产前诊断.结果:唐筛高危孕妇的羊水产前诊断依从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 448例羊水产前诊断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94例,发病率3.84%.94例染色体异常核型中结构异常62例占65.96%,数目异常32例占34.04%.唐氏和18三体占全部异常核型的28.72%,其它染色体异常占71.28%.高龄孕妇唐氏儿发病率1.38%,非高龄孕妇唐氏儿发病率0.16%.结论:唐筛不仅对唐氏、18三体综合症筛查有效,而且对胎儿其它的染色体异常也有良好的相关性和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对唐筛检测的甲胎蛋白、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中位数倍数高于或低于实验室正常参考范围的情况也应值得高度重视.从优生及经济角度出发,高龄孕妇无须唐筛即可在孕中期直接羊水产前诊断.

    作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出生缺陷监测和干预的相关法律与伦理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时存在结构或功能上的各种缺陷和异常,严重影响着出生人口素质.进行出生缺陷监测能有效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减轻家庭的精神、生理及心理负担[1],降低社会压力,提高综合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发展.但在监测和干预过程中必须在不违背法律和伦理的前提下进行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

    作者:张广鑫;刘睿智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人脂肪组织中NYGGF4基因转录本检测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新基因NYGGF4在人脂肪组织中转录本的大小及是否存在剪切异构体.方法:采用Northernblot技术检测NYGGF4基因在人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检测到一条大小1.5 kb左右的条带,与数据库中NYGGF4 mRNA长度一致,未检测到其他转录本.结论:NYGGF4基因在人脂肪组织中的转录本大小约为1.5 kb,并不存在剪切异构体.

    作者:邱洁;王玢;朱春;朱金改;秦大妮;寇春兆;郭锡熔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喉罩技术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泌尿科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Ⅰ组)和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术中不使用气管导管和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用药为异丙酚5~10 mg·kg-1·h-1和氯胺酮1~2 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不与氯胺酮混合.Ⅱ组使用喉罩维持呼吸道通畅,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用药为2%~3%七氟醚.记录两组的麻醉质量(术中强手术刺激时摇头、肢体活动、SpO2<95%的发生例数和术后呕吐发生例数).结果:Ⅱ组病人术中摇头、肢体活动、SpO2<95%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1),但Ⅱ组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相比,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能维持术中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保证麻醉质量,是一优点较多的可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方法,但需注意术后呕吐的防治.

    作者:张春城;许桂红;宋智敏;刘铁成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产科医疗缺陷成因与孕产妇死亡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以改进产科医疗服务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2008年达州市乡(镇)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执业及人员现状调查,2005~2008年孕产妇死亡评审分析,并结合近几年来的孕产妇死亡漏报调查和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死亡纠纷的原因分析及病历的审查.结果:7个县、市(区)中心乡(镇)、普通乡(镇)(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其他医疗机构没有产科共336个,中心乡(镇)无证率为1.33%.普通乡(镇)无证率为47.50%,其他机构无证率为33.33%.普通乡(镇)无助产资格人员率占50.42%.结论:产科技术力量薄弱,产科建设滞后,执业产科人员分布不合理等,存在诸多产科方面的医疗缺陷.并针对产科方面的医疗缺陷与孕产妇死亡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吴克臣;刘伟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通管冲剂治疗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通管冲剂治疗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8年3月因衣原体感染导致输卵管性不孕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的患者16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8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通管冲剂(成药)治疗;另外8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中药灌肠方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与宫外孕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管冲剂治疗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疗效显著.

    作者:梁琦;李静;闻姬;崔薇;孙伟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向基层医院推广模式的探讨

    目的:推广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方法,探讨复苏管理要点,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北京市朝阳区19家助产机构推广新法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建立高危儿转诊网络.结果:全区新生儿窒息率由3.40%降低到2.22%,围产儿死亡率由10.22‰降低到7.93‰;分析2008年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和民营医院3个级别助产机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02%、1.87%、3.38%.结论:建立培训基地,定期复训,将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纳入产科质量管理,行政干预,注重基层医院培训与管理是降低全区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关键.

    作者:李杰;苗秀芳;张兆兰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人畸胎瘤衍化生长因子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人畸胎瘤衍化生长因子(teratocarcinoma-derived growth factor-1,TDGF-1)原核表达载体,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作用及机制.方法: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提取总RNA,利用TDGF-1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TDGF-1 cDNA,克隆入pHB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pHB-TDGF-1.将重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并通过SDS-PAGE及免疫印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及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所构建的重组载体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TDGF-1.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人TDGF-1原核表达载体,并能够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TDGF-1,为进一步研究TDGF-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宏丽;石莹;石晶;杨媚婷;鲍永利;于春雷;孙颖;乌垠;李玉新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肝内胆汁淤积症分度处理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度管理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月确诊ICP患者324例,按照血清胆红素、肝酶和CG水平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组分别为202例和84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羊水污染程度,新生儿窒息情况,产后出血及分娩方式等.结果:ICP轻、重两组羊水Ⅱ度以上污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重度ICP组明显高于轻度ICP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轻、重两组早产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和轻度组剖宫产率分别为95.23%和73.65%,较正常组剖宫产率3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肝酶和CG的升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升高.结论:对ICP患者进行轻度和重度分度管理及处理后发现对围生儿预后是有影响的,尤其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罗钰铭 刊期: 2009年第35期

  • VEGF及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VEGF及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35例在位内膜及30例正常内膜组织中VEGF和nm2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VEGF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率达82.5%,显著高于在位内膜(62.8%)及正常内膜(36.67%);且两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m23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率为42.5%,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在位内膜(77.14%)及正常内膜(93.33%);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与nm23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无相关(γ=-0.136,P>0.05).结论:VEGF与nm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冷维春;张爱臣;刘俊宝;成荣杰 刊期: 2009年第35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