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祖文;陆洁
总结了245例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新生儿环境的改变、体温的改变、哺乳方式的改变、皮肤损伤的危险、体液不足及对光疗知识缺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认为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观察和巡视,满足新生儿的需要,做好皮肤护理,合理喂养等措施,能有效地防止护理并发症发生,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瑾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实践解决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防治护理问题.方法 对64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失衡综合征的病人,进行原因分析,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确定结论 ,制定防治对策,再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64例病人循证护理前后1个月透析失衡综合征总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不但为临床护理实践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对病人有益,而且进一步提高了血透室护士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作者:马行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改进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 ,进一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出血面积.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将每例患者的10次皮下注射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 改进组不仅局部出血例次明显减少,而且未发生较大面积的瘀斑(小于0.2cm×0.2cm),p<0.01.结论 采取改进的注射方法 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避免较大面积的出血.
作者: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50%硫酸镁冷湿敷对会阴水肿早期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52例会阴水肿产妇随机分为冷、热湿敷2组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冷湿敷治疗在减轻疼痛、控制组织肿胀、利于水肿消退方面明显优于热湿敷治疗(p<0.05).结论 会阴水肿早期采用硫酸镁冷湿敷效果更好.
作者:钟卫平;邓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指导术后康复训练等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使用SPSS1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兰艳平;胡群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教育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作者:金益芝;尹满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了20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急救护理措施.包括反复洗胃,正确使用镇静止痉药物和解毒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血液净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措施.认为毒鼠强中毒宜采取综合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抽搐和尽快地排除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熊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75例联合瓣膜病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认为做好联合瓣膜病变患者手术后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范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90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其原因包括摄入的食物中含钠较低、机体排钠增多、稀释性低钠血症等.认为及时动态监测肝功能及电解质变化、进行饮食指导,补充高渗氯化钠溶液,及时纠正低血钠,对提高重症肝炎的治愈好转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彩丽;王翠玉;周莹;陈瑾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恢复操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恢复操锻炼,比较2组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便秘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便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恢复操能有效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张元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了药理实验室的安排经验.包括合理安排实验动物、实验时间、实验项目等.认为根据药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合理安排卫校各专业药理实验课,既能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培养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冒爱红;隆更初;朱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截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实施和效果.方法 将142例截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组,健康教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根据手术后天数和康复疗效进行比较,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住院日期明显缩短,p<0.05;康复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截瘫患者的早期康复中起关键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应该积极应用.
作者:王卫星;谭晓菊;王金文;蒋河清;刘亚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病人服是病人的外在标志,与病人的种种不便及繁多的治疗护理相比,就显得过于简单呆板而缺乏与各项医疗操作相匹配的灵活性与功能性,常导致病人和医务人员的不便与尴尬.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1],我们在促使病人生理疾病康复的同时,更应注重其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整[2],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应尽量避免过多暴露病人身体,尊重其隐私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作者:石艳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了新上岗护士上岗初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不熟悉制度、职责、常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三基理论和操作与实践联系不够,专科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操作知识缺乏,护理文书书写知识缺乏等,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集中培训、个别指导、放手锻炼等.认为科学合理的带教,能提高带教质量,缩短带教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王志琴;袁琼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上住院病人根据病情,医生往往需开出多组静脉输液药物,在病人多、护理人员少的情况下,为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方便病人,利于工作,我们将输液卡按序号排列,应用于多组静脉输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立新;曾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984例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护程.主要包括转运前准备,转运中护理,转运后护理等.认为配备有专业素质高的新生儿专科医生护士,转运前的病情稳定及转运中的密切监护,是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月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从更新观念、提升素质、强化管理等3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提出更新观念要引入现代化护理管理新理论、树立人性化星级护理服务新理论、拓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内涵;提升素质要着重提升思想、业务和心理素质;强化管理要注重在科学管理、运用管理艺术和率先垂范.
作者:龚红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足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患者情绪变化,同时观察皮肤皲裂、麻木感、疼痛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足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但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干预组干预后足部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血糖控制,改善足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卢宜芳;余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比较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硫酸镁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门诊120例需做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50%硫酸镁溶液,B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分析和比较末次清水样便率、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依从率.结果 B组患者末次清水样便发生率为88.3%,肠道清洁率为70.0%和依从率为98.3%,明显高于A组的71.6%、51.6%和86.7%(均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A组的41.7%(p<.005).结论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效果好,是一种较好的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药物.
作者:蒋水英;刘伟;刘尚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Ⅱ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4例Ⅱ型糖尿病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比较进行调查评定.结果 124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
作者:白焕峰;韩红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