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芳;李燕;冯辉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Ⅱ型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4例Ⅱ型糖尿病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比较进行调查评定.结果 124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
作者:白焕峰;韩红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了49例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循证护理方法 ,包括针对术后存在的问题,查阅文献,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 ,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认为循证护理运用可利用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愿望,对支架置入术患者采取佳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支架置入的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使护理人员主动学习,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芬;艾俊梅;丁月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病人服是病人的外在标志,与病人的种种不便及繁多的治疗护理相比,就显得过于简单呆板而缺乏与各项医疗操作相匹配的灵活性与功能性,常导致病人和医务人员的不便与尴尬.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1],我们在促使病人生理疾病康复的同时,更应注重其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整[2],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应尽量避免过多暴露病人身体,尊重其隐私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作者:石艳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方法 将38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0例)在产妇出院后第3天,产后第10~14天,产后第28天对产妇及婴儿进行3次产后访视.对照组(188例)仅在产妇出院后第3天进行1次产后访视.结果 实验组母婴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婴儿进奶量及体重的增加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产后访视有利于降低母婴患病率.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作者:彭年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从更新观念、提升素质、强化管理等3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提出更新观念要引入现代化护理管理新理论、树立人性化星级护理服务新理论、拓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内涵;提升素质要着重提升思想、业务和心理素质;强化管理要注重在科学管理、运用管理艺术和率先垂范.
作者:龚红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妇科病人手术前一般须常规清洁肠道,而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也是有效的清洁肠道措施.以前我科护理人员曾用一次性输液瓶接一次性输液管来制作灌肠器并应用于临床多年,但该方法存在操作繁琐、插管不易和流速较慢、清洁肠道不彻底等缺点,后来本院引进的一次性灌肠袋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成本上升,每人次增加成本6元,而我科灌肠器用量较大,故未能广泛使用.
作者:覃曼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1例高血钾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病人的抢救和护理经过.抢救护理措施包括:住确评估、准确给药、血液透析以及机械通气、生活及心理护理等.认为准确评估病情,黄金时段内进行心肺脑复苏,加上有效的治疗措施及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毛艳君;陈月媚;黄艺仪;刘向群;黄婉兰;岑美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90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护理体会.其原因包括摄入的食物中含钠较低、机体排钠增多、稀释性低钠血症等.认为及时动态监测肝功能及电解质变化、进行饮食指导,补充高渗氯化钠溶液,及时纠正低血钠,对提高重症肝炎的治愈好转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彩丽;王翠玉;周莹;陈瑾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教育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作者:金益芝;尹满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指导术后康复训练等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使用SPSS12.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作者:兰艳平;胡群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582例骨科病人在长途转诊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包括转运前做好急救物品准备和病人病情交接,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完善相应转诊工作制度,制定系统和专科风险防范措施与预案,加大风险监控.认为加强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
作者:梁启玲;黎裕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25008人次骨科患者外出检查时的安全管理对策.包括注重陪同检查人员素质培训,合理选择和使用运输工具,及时启动陪同检查程序,抓好核心制度的落实,动态掌握病情变化,准确搬运与救治.认为加强骨科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安全管理,可有效地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是确保骨科患者安全的关键.
作者:彭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21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认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要强调因人而异,选择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具备多学科护理经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改进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 ,进一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减少出血面积.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将每例患者的10次皮下注射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进行自身对照.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 改进组不仅局部出血例次明显减少,而且未发生较大面积的瘀斑(小于0.2cm×0.2cm),p<0.01.结论 采取改进的注射方法 可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避免较大面积的出血.
作者: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984例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护程.主要包括转运前准备,转运中护理,转运后护理等.认为配备有专业素质高的新生儿专科医生护士,转运前的病情稳定及转运中的密切监护,是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月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进入临床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焦虑的特点,为做好实习前的焦虑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9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焦虑的占57.93%,实习前焦虑与个人经济条件、生活自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专业发展、就业压力、学习态度及能力等因素相关.结论 实习前焦虑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积极应对能缓解实习前焦虑,消极应对则反之.
作者:李毓琴;刘枫;吴燕;程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292份中医护理病历中存在的缺陷原因,包括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三测单中存在的记录缺陷.认为应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强化专业知识,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加强医护沟通,可有效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张彩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了14例登革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包括一般护理,即休息、饮食、消毒隔离等;对症护理,即对发热、皮疹、腹痛、口腔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加强临床护理,协助医生早期诊治,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对病人的痊愈十分重要.
作者:储云艳;换英;桂依;张金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总结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包括损伤患者在入院初期、术前准备期、术后康复期及出院前期,针对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健康需要,采取阶段性强、目的 性明确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于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并向出院后延续.认为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认识,增强了遵医行为,强化了康复能力和自查能力,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对患者的追踪和提供连续性的服务,保留就医人群.
作者:李建群;唐四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导尿是一种基本的诊疗手段之一,广大医护人员通过临床实践对导尿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改进,如在导尿管的改良、导尿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近年来,随着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相关问题已引起广大护理同仁及有关学科的重视.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