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刘芬;艾俊梅;丁月华

关键词:循证护理, 食管支架置入术, 术后并发症
摘要:总结了49例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循证护理方法 ,包括针对术后存在的问题,查阅文献,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 ,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认为循证护理运用可利用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愿望,对支架置入术患者采取佳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支架置入的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使护理人员主动学习,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护理质量.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腹部手术后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的问题与需求,提高镇痛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 对105例腹部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其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它常见问题与需求.结果 97%的患者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腹部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其次是腹胀、嗜睡.结论 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有关自控镇痛泵知识的再培训,在自控镇痛泵应用前对患者进行正确宣教;在自控镇痛泵应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自控镇痛泵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慧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会阴水肿早期应用硫酸镁冷湿敷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50%硫酸镁冷湿敷对会阴水肿早期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52例会阴水肿产妇随机分为冷、热湿敷2组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冷湿敷治疗在减轻疼痛、控制组织肿胀、利于水肿消退方面明显优于热湿敷治疗(p<0.05).结论 会阴水肿早期采用硫酸镁冷湿敷效果更好.

    作者:钟卫平;邓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气道灌洗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气道灌洗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8例气道切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采用气道灌洗加传统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B组18例采用传统间断滴注湿化法.结果 A组患者刺激性咳嗽、脓痰、痰痂形成、气道出血,以及肺部感染率的发生均低于B组,均p<0.01.结论 气道灌洗对保持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优于传统的间断滴注湿化法.

    作者:雷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护理风险管理与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影响.方法 2年内规范8个临床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包括比较2006、2007年1620例病人与2004、2005年1620例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护士长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后2年较前2年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护理质量与安全得到了保障.结论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与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可以减少护理纠纷与差错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打造护理文化品牌.

    作者:郭宇宏;冯术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围手术期全麻患者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生协会麻醉评估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定麻醉开始时、麻醉后30min、60min、90min、120min、手术结束时的肛温值,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中体温未降低,对照组体温下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使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增多,术中监测体温,实施患者保温措施,维持术中体温的恒定,能有效地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汤寿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医嘱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结2004年6月~2006年6月临床医护人员在开具及执行治疗性医嘱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包括电脑医嘱与病历不一致、电脑医嘱执行后而病历未签名、电脑有医嘱而病历未开医嘱、开写医嘱时间与实际不符、执行时间不一致或未执行、错执行等.认为要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及风险意识,才能有效防范医疗差错和事故.

    作者:蔡妮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结了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认为做好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是促进其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胡林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技术的改进

    目的 为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5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头低臀高侧卧位,使用无茵生理盐水作为灌肠液,一次性输液管代替橡胶管,吸痰管代替肛管,插入深度延长至30~50cm;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普通肥皂水灌肠法清洁肠道.结果 观察组灌肠后的灌肠次数、每次灌肠量、有便意的时间、腹痛情况、术中效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洁灌肠时采用头低臀高侧卧位和增加导管的插入深度,可以提高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顾祖文;陆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恢复操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恢复操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恢复操锻炼,比较2组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便秘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便秘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恢复操能有效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张元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45例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结了245例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新生儿环境的改变、体温的改变、哺乳方式的改变、皮肤损伤的危险、体液不足及对光疗知识缺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认为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观察和巡视,满足新生儿的需要,做好皮肤护理,合理喂养等措施,能有效地防止护理并发症发生,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瑾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护理

    总结984例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护程.主要包括转运前准备,转运中护理,转运后护理等.认为配备有专业素质高的新生儿专科医生护士,转运前的病情稳定及转运中的密切监护,是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月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臀肌挛缩症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51例臀肌挛缩症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认为精心护理,正确指导患儿进行早期、系统、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戴冬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教育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作者:金益芝;尹满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专卫校药理实验课的合理安排

    总结了药理实验室的安排经验.包括合理安排实验动物、实验时间、实验项目等.认为根据药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合理安排卫校各专业药理实验课,既能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培养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冒爱红;隆更初;朱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卧床时间与下床再次产生腰腿痛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90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的患者,分成A、B、C 3组(n=30),A组为术后7~10d内下床,B组为术后11~15d内下床,C组为术后16~21d下床.比较3组患者腰腿痛发生情况.结果 在腰椎间盘摘除术10d内下床活动的患者有43%可能再次出现腰腿痛.而在手术后11~15d与术后16~21d下床活动者,再次发生腰腿痛者较A组明显减少,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生率分别为10%和6.7%(p<0.0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绝对卧床3周以上.

    作者:冯芳;刘社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硫酸镁湿热敷加同步远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

    目的 观察硫酸铁湿热敷协同同步远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乳房胀痛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温热水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15~20min.实验组采用硫酸镁湿热敷协同同步远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15~20min.观察2组产妇产后第4天乳房硬度及胀病情况.结果 2组产妇产后第4天乳房硬度及胀痛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硫酸镁湿热敷协同同步远红外线照射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温热水湿热敷,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姚宗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21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认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要强调因人而异,选择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需具备多学科护理经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31例)和晚期康复组(28例).早期康复组是指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48h~14d开始予以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15~30d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早期进行康复组与晚期康复组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唐颖;石跃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重症胆管炎病人中的应用

    根据13例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临床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将实证与患者实际情况、病房实际人力、物力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经过循证护理,为重症胆管炎病人提供全面、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有效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治愈率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认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胆管炎病人的护理中,可提高治疗与护理质量.

    作者:焦红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例高血钾致心跳呼吸停止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总结1例高血钾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病人的抢救和护理经过.抢救护理措施包括:住确评估、准确给药、血液透析以及机械通气、生活及心理护理等.认为准确评估病情,黄金时段内进行心肺脑复苏,加上有效的治疗措施及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毛艳君;陈月媚;黄艺仪;刘向群;黄婉兰;岑美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