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小切口输卵管吻合术36例临床观察

严娟英

关键词:腹部小切口, 输卵管吻合术, 输卵管结扎术后, 复孕效果, 现报道如下, 可吸收缝线, 端端吻合术, 早婚早育, 手术难度, 计划生育, 无创伤, 吻合口, 离婚率, 缝合法, 第二胎, 再婚, 功能, 疤痕
摘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既往10余年早婚早育和第二胎生育后输卵管的结扎率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离婚率增加,再婚要求复孕者增多,输卵管吻合术也增多,其中输卵管端端吻合术适用于输卵管结扎术后要求复孕者.我院采用腹部小切口6-0无创伤可吸收缝线4针缝合法,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吻合口疤痕,恢复了输卵管的功能,术后复通及复孕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脑瘫康复疗效的评估

    目的:探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痉挛型脑瘫康复疗效的评估.方法: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2周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测试对照分析.结果:脑瘫患儿康复治疗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智力发育指数(MD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可以作为婴幼儿痉挛型脑瘫康复疗效评估的一种方法,但有一定局限性.

    作者:赖燕全;陈敬华;龙凤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丹参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对过敏牲紫癜肾炎(HSPN)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其对HSPN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6例HSP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丹参+一般治疗组)、治疗Ⅱ组(一般治疗组),观察各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设20例无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参数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过治疗后发现治疗Ⅰ组血小板参数比治疗Ⅱ组恢复较快,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有调节HSPN患儿血小板参数的作用,从而可使血尿、蛋白尿减少,起到治疗HSPN的作用.

    作者:卫荣江;张岚;易晓青;毛云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气腹单针腹壁皮下悬吊法腹腔镜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自从应用以来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医疗人员不仅可以应用气腹法熟练地进行各类手术操作,还进一步开展了无气腹技术,该技术包括腹壁皮下悬吊和腹壁全层悬吊,我院妇科自2005年1月开展了单针腹壁皮下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刘凛;林琳;王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了解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提供的国际通用抚触法对2005年7月~2005年8月2个月内出生的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 500~4 000 g、无窒息的新生儿141例进行随机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观察随访半年.结论:抚触对6个月内婴儿的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及睡眠均有促进作用,且可减少急性呼吸道感染与腹泻病发生.

    作者:潘玉泉;宋智华;李红宇;郝彦清;韩培卿;段淑红;李虹;白月琴;李晓萍;单进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72例围产儿死因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降低我市围产儿死亡率,为主管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市2003~2005年度172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市2003~2005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9.35‰,围产儿死因排位依次为脐带因素、先天畸形、缺氧窒息、早产、死因不明等,而且围产儿死亡与孕母户口地址、计生状况、高危及孕期保健情况相关.结论:加大孕期保健宣教力度,提高婚检和产检质量,加强流动人口保健管理和高危三级转诊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敬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渝水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健康检查结果比较

    目的:了解渝水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健康状况与差别,以提高集体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方法:收集2006年3~7月集体儿童体检表进行分析,按照我国9市同年龄组男女儿童体重、身高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龋齿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城区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70%,农村为22.15%;体重低下城区为1.76%,农村为3.96%;龋齿患病率城区为23.63%,农村为17.93%.结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重低下、龋齿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5).

    作者:傅小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产后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不同的喂养方式对产妇产后康复及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的自然分娩的产妇339名,按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两组分别于产后6周、3个月使用肌肉关节功能仪监测两组产妇全身脂肪分布、下肢肌肉分布、全身脂肪百分比、下肢大肌力、股骨颈抗骨折能力、膝关节损伤程度、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指定的儿科医师产后6周、3个月测量两组婴儿的身高、体重等发育情况.结果:产后6周,两组除股骨颈抗骨折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其余监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产后3个月,两组产妇全身脂肪分布、全身脂肪百分比、股骨颈抗骨折能力、下肢大肌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肌肉分布、膝关节损伤程度、膝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婴儿的体重也有明显差异.结论: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于珊;杨秋红;郑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孕期保健与并发症之间、治疗方案选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措施,从而改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87例,分析其高危因素、孕期产检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的比例,妊高征治疗方案选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多为肥胖、高龄、精神紧张、双胎、营养差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产检次数成反比,产检越正规、次数越多,并发症发生机会越少,正规产检与不正规产检及从不产检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82%、37.41%、63.38%,三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实施规范治疗方案与否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早期新生儿死亡、子痫、心衰、胎盘早剥,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力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倡正规产检,严格执行妊高征处理规范及三级转诊制度,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蔡凤娥;万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探讨有关防治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相应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对2 996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的危险因素中,学历以文盲为1.0作基线,小学、初中、高中的OR分别是0.505、0.397与0.404;在家中分娩为在医院分娩的1.65倍;初婚年龄以≤22岁为基线组,22~24组、≥25组的OR分别为0.53、0.59;家中无洗澡设备为1.0作基线,有洗澡设备的OR为0.62.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的危险性随着文化水平增高和怀孕、足产次数的减少而降低;剖腹产较顺产减低了患病危险性;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卫生知识知晓率的高低是宫颈糜烂的保护因素.应采取综合性防治策略以降低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率.

    作者:赵新平;袁绿化;孙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康妇特栓不同疗法对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康妇特栓不同用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每天用药2次,每次1枚,连用3天;对照组每天用药1次,每次1枚,连用6天.观察两组不同时间阴道念珠菌转阴情况、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该疗法的依从性和主观感受.结果:用药72 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及阴道念珠菌转阴率均有好转,实验组更明显(P<0.01);但至停药后第4天,两组效果已趋于一致(P>0.05).实验组症状的缓解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用药的方便性和主观感受的评价方面,实验组患者均给予了较优的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康妇特栓三日疗法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方法简便、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能明显缩短病程,患者更乐于接受.

    作者:徐又先;濮德敏;黄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延庆县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延庆县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方法:对1997~2005年延庆县妇女病普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高的为慢性宫颈炎,患病率达26.54%,其次为子宫肌瘤,患病率为4.84%.子宫肌瘤、乳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慢性宫颈炎低年龄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子宫肌瘤高年龄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结论:妇女病普查是对妇科常见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赵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聚焦超声治疗311例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焦聚超声治疗技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398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次性治愈率为58.84%,总有效率达到96.14%.宫颈糜烂程度越轻痊愈率越高,轻度、中度糜烂治愈率明显高于重度糜烂.宫颈糜烂单纯型治愈率明显高于颗粒型和乳头型.术后阴道流液和血性分泌物量少、时间短,治愈后宫颈恢复常态,无瘢痕形成.结论:聚焦超声治慢性宫颈炎具有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创伤小、副作用小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均;罗秀珍;何元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所幼儿园儿童血色素和微量元素铁的检测结果及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和昌平区两所幼儿园儿童血色素(Hb)及微量元素铁(Fe)含量的现状,为托幼机构对学龄前儿童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两个离市中心相对偏远和在园儿童数目较大的丰台一幼和昌平一幼共1218人作为检查对象,时间为2006年4月.样品分析分别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光电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所得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两所幼儿园体检结果总体水平较好,贫血仅1人,铁缺乏率均低于0.6%.昌幼两项结果水平均高于丰幼(均P<0.001),铁含量水平高对应着血色素水平也高;各园内男女间两项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铁含量在不同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4~6岁组高于2~3岁组,表明随年龄增大有升高趋势;4~6岁组中,铁含量水平男高于女(P<0.05),表明随年龄增大,铁含量水平的差异在性别方面开始显现.结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低,其中幼儿园的集体儿童保健起了重要的作用,儿童体检制度要长抓下去,通过把结果和分析及时地反馈给托幼机构,可以更有效的预防儿童疾病的发生和提高保健水平.

    作者:刘伟;李艳霞;胡锦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锡市惠山区2001~2005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妇女的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状况的水平,育龄妇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的死亡情况是反映妇女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2001~2005年无锡市惠山区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我区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及规律,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区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金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淋巴细胞凋亡与血浆游离钙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淋巴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血浆游离钙和淋巴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凋亡,采用I-STAT1-Analyzer测定血浆游离钙,并以同期在新生儿科住院的30例足月早期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为羊水吸入综合征和咽下综合征患儿.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24h后,其大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血浆游离钙和淋巴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血浆游离钙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加速.

    作者:王鑫;张小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国13城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13城市新生儿CH筛查情况,总结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发病率,寻找规律,探讨对策.方法:筛查对象为出生72 h后的新生儿,采足跟末梢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FEIA法、EIA法、ELISA法或DELFIA法检测干血片中TSH含量,将初筛阳性儿召回确诊.结果:13城市共对3 351 818例新生儿进行了CH筛查,确诊CH患儿975例,CH发病率为0.291‰,总体来看,中国北部和南部地区CH发病率低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讨论:CH高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认真研究本地区CH发病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CH发病率,同时,对初筛阳性儿,在诊断时要注意高TSH血症儿的误诊问题.CH低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审视标本采集、递送、实验室质量和诊断等各环节,以避免漏检和漏诊.

    作者:索庆丽;胡晞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12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结果:126例中发现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58.73%),继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第2位病因(20.63%)、多囊卵巢综合征占14.29%,两者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手术后妊娠率为44.23%,4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严冬梅;童亚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江门市新会城区2000~2005年集体儿童体格发育变化趋势

    目的:了解新会城区集体儿童六年来体格发育变化情况及存在问题,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纵向比较方法,回顾新会城区2000~2005年集体儿童体格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0~2005年城区集体儿童身高(身长)达均值率和达标率呈上升趋势;体重达均值率、达标率呈下降趋势;低体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发育迟缓呈下降趋势;龋齿患病率逐年下降;贫血患病率呈下降后又上升趋势.结论:新会城区集体儿童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有下降趋势,必须建立有效的托幼机构管理制度,规范幼儿园办园标准,依法加强管理监督,加强卫生业务培训,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黎艳梅;李育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承德市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癌发病率调查

    目的:通过对已婚育龄妇女较大范围的妇科普查,达到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方法:应用宫颈涂片巴氏分级、妇科双合诊(三合诊)、B型超声、阴道镜及必要的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方法,统计了解本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结果:承德地区已婚育龄妇女757 721人,接受妇科普查人数为329 247人,患妇科病的人数为88 769人,患病率为26.96%;患宫颈糜烂人数为32 840人,患病率为9.97%;患宫颈癌人数为53人,患病率为16.10/10万.结论:宫颈疾病各项患病率与国内不同地区相比较,居中等水平.

    作者:狄荣军;王志萍;李景艳;马晔;董丽娟;黎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行阴道镜下点状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分析并发症的防治及随诊结果.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等级者32例(47.1%),升级者16例(23.5%),降级者20例(29.4%),术中出血及术后阴道出血11例(16.2%),14例CIN Ⅲ级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术后随诊6~20个月,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早孕行人工流产术2例.结论:Leep术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CIN Ⅲ级患者也是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董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