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渝水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健康检查结果比较

傅小艺

关键词:城区, 农村, 集体儿童, 健康状况
摘要:目的:了解渝水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健康状况与差别,以提高集体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方法:收集2006年3~7月集体儿童体检表进行分析,按照我国9市同年龄组男女儿童体重、身高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龋齿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城区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70%,农村为22.15%;体重低下城区为1.76%,农村为3.96%;龋齿患病率城区为23.63%,农村为17.93%.结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重低下、龋齿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5).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淋巴细胞凋亡与血浆游离钙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淋巴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血浆游离钙和淋巴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凋亡,采用I-STAT1-Analyzer测定血浆游离钙,并以同期在新生儿科住院的30例足月早期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为羊水吸入综合征和咽下综合征患儿.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24h后,其大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血浆游离钙和淋巴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血浆游离钙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加速.

    作者:王鑫;张小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孕妇肝功能指标、S/D值及NST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孕妇肝功能指标、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及产前胎心监护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肝功能指标、超声多普勒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non-stress test,S/D)及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率(NST),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等.结果:随着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升高,异常S/D值和NST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当伴有异常肝功能指标、S/D值或NST结果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因胎儿宫内窘迫而施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结论:肝功能、S/D值及NST结果与围产儿缺氧密切相关,是判断新生儿预后的可靠和重要的指标.

    作者:徐博;黄作香;张小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渝水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健康检查结果比较

    目的:了解渝水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健康状况与差别,以提高集体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方法:收集2006年3~7月集体儿童体检表进行分析,按照我国9市同年龄组男女儿童体重、身高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龋齿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城区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70%,农村为22.15%;体重低下城区为1.76%,农村为3.96%;龋齿患病率城区为23.63%,农村为17.93%.结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重低下、龋齿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5).

    作者:傅小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延庆县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延庆县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方法:对1997~2005年延庆县妇女病普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高的为慢性宫颈炎,患病率达26.54%,其次为子宫肌瘤,患病率为4.84%.子宫肌瘤、乳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慢性宫颈炎低年龄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子宫肌瘤高年龄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结论:妇女病普查是对妇科常见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赵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黄疸为表现的新生儿尿路感染25例临床分析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儿童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门诊及住院患儿极为常见,常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发病率高达30%~50%[1].新生儿尿路感染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致漏诊或误诊,因UTI有引起肾脏瘢痕形成致不可预见性肾损伤的严重危害,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很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9月~2006年6月25例以病理性黄疸为表现的新生儿尿路感染作如下分析.

    作者:王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及探讨治疗时间窗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和探讨治疗时间窗.方法:选择60例中重度HIE,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为2组,治疗Ⅰ组生后3天开始应用NGF,治疗Ⅱ组生后14天开始应用NGF,隔日1次,均应用3个疗程,以未应用NGF治疗的HIE患儿为对照组,以生后3天、7天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SF-NSE)浓度的变化和脑彩超脑水肿的变化作为急性期观察指标,生后14天、28天NBNA评分、生后4月CDCC测试作为恢复期观察指标.结果: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NGF,可使HIE患儿CSF-NSE下降、脑彩超脑水肿减轻、NB-NA评分、CDCC测试分数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越早期应用差异越显著.结论:NGF可以减轻HIE急性期脑损伤,可以促进恢复期HIE脑功能恢复;NGF治疗HIE时间窗应选择生后早期开始应用.

    作者:王国华;严超英;武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五华区2002~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五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云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对五华区2002~2004年出生的活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3年来五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2002年5岁以下儿童、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2.57‰、9.93‰、7.94‰,2004年分别降至6.04‰、4.83‰和4.83‰,其中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0.73%,婴儿占82.93%,死因前4位依次为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先天异常.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尤其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死亡率,对能引起先天异常的各种因素要积极干预,提早预防.

    作者:李兰;赵艾兰;徐蓉;杨臻;唐燕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HPV检测、TCT(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1 008例发现宫颈异常(宫颈糜烂、肥大、接触性出血、溃疡及乳头样增生等)的患者进行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对1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病理结果阳性的182例患者,比较3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高度病变和浸润癌的阳性符合率.结果:HPV检测、TCT和宫颈刮片结果阳性分别为158例、149例和98例,敏感度分别为86.8%、81.8%和53.8%,高度病变和浸润癌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1.4%、85.0%和60.0%.宫颈刮片与TCT、HPV检测的敏感度及高度病变和浸润癌的阳性符合率都有明显差异(P<0.01),而TCT和HPV检测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TCT和HPV检测能够提高检出敏感度和高度病变的阳性符合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我们可以用TCT或HPV检测提高检出率.

    作者:王步军;郑飞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康妇特栓不同疗法对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康妇特栓不同用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每天用药2次,每次1枚,连用3天;对照组每天用药1次,每次1枚,连用6天.观察两组不同时间阴道念珠菌转阴情况、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该疗法的依从性和主观感受.结果:用药72 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及阴道念珠菌转阴率均有好转,实验组更明显(P<0.01);但至停药后第4天,两组效果已趋于一致(P>0.05).实验组症状的缓解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用药的方便性和主观感受的评价方面,实验组患者均给予了较优的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康妇特栓三日疗法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方法简便、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能明显缩短病程,患者更乐于接受.

    作者:徐又先;濮德敏;黄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聚焦超声治疗311例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焦聚超声治疗技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398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次性治愈率为58.84%,总有效率达到96.14%.宫颈糜烂程度越轻痊愈率越高,轻度、中度糜烂治愈率明显高于重度糜烂.宫颈糜烂单纯型治愈率明显高于颗粒型和乳头型.术后阴道流液和血性分泌物量少、时间短,治愈后宫颈恢复常态,无瘢痕形成.结论:聚焦超声治慢性宫颈炎具有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创伤小、副作用小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均;罗秀珍;何元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81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481例女性宫颈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481例女性受检患者中检出支原体320例(66.5%),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阳性256例(53.2%),解脲-人型合并阳性57例(11.8%),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7例(1.5%);药敏结果显示单纯解脲支原体阳性的敏感率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高,分别为95.3%、92.2%、90.6%;解脲-人型合并阳性的敏感率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高,分别为89.5%、84.2%、80.7%;7例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者对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全部耐药,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无一例耐药.结论:在温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以单纯解脲支原体多见,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可作为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芳;陈小剑;李绵绵;武新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海淀区宫颈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1~2002年海淀区户籍在北京各大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临床资料77例.按照1∶3病例对照配比原则,对照组进行系统的妇科体检,选择在个人、家庭、生活习惯、职业环境、现患史及既往史等进行条件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对照组体检确诊宫颈癌一例,子宫内膜癌一例,从对照组剔除,重新选对照,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结婚次数、怀孕次数、白带多、白带异味、阴道排液、阴道不规则出血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论:重视高危因素,定期进行妇科体检,为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温;宋世琴;张淞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子阴道镜普查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电子阴道镜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进行大规模的普查,了解该地区宫颈癌及CIN的发病情况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妇科检查初筛、阴道镜检查并在异常阴道镜图像区取活检及病理诊断的3级检查方法,对广西省鹿寨县20~70岁有性生活且自愿要求检查的妇女进行了免费普查.结果:参加检查的人数为120 875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4.76%;经阴道镜检查的人数为58 023人,占妇科检查人数的48%;妇科疾病患病率为81%;阴道镜下做宫颈活检2 094例,病理报告CIN病变231例,占宫颈活检人数的11.03%.结论:阴道镜普查CIN及早期宫颈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王少芳;史艳丽;梁华;匡建明;马巍;廖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永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2 719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 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 ml,或胎儿娩出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定义为产后出血,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结果:在2 719例分娩数中符合产后出血的有69例占2.5%,其中下列一些因素有统计学意义:早吸吮、早接触P<0.05,x2=101.51,胎次P<0.01,x2=7.80,产道损伤P<0.05,x2=17.24,胎盘粘连植入残留P<0.005,x2=90.75,子宫收缩乏力P<0.005,x2=38.29,前置胎盘P<0.005,x2=28.41,剖宫产P<0.005,x2=8.10.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同时做早接触、早吸吮,对于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晓茹;王碧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8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7月~2006年1月28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先天畸形造成的围产儿死亡多,共193例,占70.0%:其中,2个或2个以上系统畸形占26.9%,单系统畸形以水肿胎、骨骼异常、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生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多见;有97例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患者为20例,异常率为20.6%,染色体多态性8例,占8.3%.结论:规范产前检查制度,提倡中孕早期常规行超声波检查,及早发现异常胎儿,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子莲;梁莹莹;陈宝江;方群;杨建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自然流产夫妇78对临床分析

    早期自然流产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在生殖医学领域中是威胁育龄人群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自然流产的原因十分复杂,为临床防治带来一定困难.总结一年内新密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站收治的78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及其丈夫的相关资料,现分析报如下.

    作者:史延超;郭志伟;李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所幼儿园儿童血色素和微量元素铁的检测结果及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和昌平区两所幼儿园儿童血色素(Hb)及微量元素铁(Fe)含量的现状,为托幼机构对学龄前儿童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两个离市中心相对偏远和在园儿童数目较大的丰台一幼和昌平一幼共1218人作为检查对象,时间为2006年4月.样品分析分别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光电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所得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两所幼儿园体检结果总体水平较好,贫血仅1人,铁缺乏率均低于0.6%.昌幼两项结果水平均高于丰幼(均P<0.001),铁含量水平高对应着血色素水平也高;各园内男女间两项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铁含量在不同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4~6岁组高于2~3岁组,表明随年龄增大有升高趋势;4~6岁组中,铁含量水平男高于女(P<0.05),表明随年龄增大,铁含量水平的差异在性别方面开始显现.结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低,其中幼儿园的集体儿童保健起了重要的作用,儿童体检制度要长抓下去,通过把结果和分析及时地反馈给托幼机构,可以更有效的预防儿童疾病的发生和提高保健水平.

    作者:刘伟;李艳霞;胡锦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普贝生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效果的比较

    目的:观察普贝生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效果并进行比较,选择合理、方便、高效的计划分娩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06年2~8月有计划分娩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用普贝生栓剂阴道内用药计划分娩,视需要再用缩宫素静滴;对照组45例仅静滴缩宫素计划分娩.对两组促宫颈成熟及计划分娩效果、用药后至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用药24h后自然临产26例,显效率57.78%,明显高于对照组12例,26.67%(P<0.01).研究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计划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别;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社会因素及计划分娩失败是导致对照组剖宫产率高的主要原因;两组宫缩过度刺激发生率均<4.5%,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及计划分娩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华鹏;范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国13城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13城市新生儿CH筛查情况,总结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发病率,寻找规律,探讨对策.方法:筛查对象为出生72 h后的新生儿,采足跟末梢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FEIA法、EIA法、ELISA法或DELFIA法检测干血片中TSH含量,将初筛阳性儿召回确诊.结果:13城市共对3 351 818例新生儿进行了CH筛查,确诊CH患儿975例,CH发病率为0.291‰,总体来看,中国北部和南部地区CH发病率低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讨论:CH高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认真研究本地区CH发病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CH发病率,同时,对初筛阳性儿,在诊断时要注意高TSH血症儿的误诊问题.CH低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审视标本采集、递送、实验室质量和诊断等各环节,以避免漏检和漏诊.

    作者:索庆丽;胡晞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丹参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对过敏牲紫癜肾炎(HSPN)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其对HSPN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6例HSP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丹参+一般治疗组)、治疗Ⅱ组(一般治疗组),观察各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设20例无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参数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过治疗后发现治疗Ⅰ组血小板参数比治疗Ⅱ组恢复较快,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有调节HSPN患儿血小板参数的作用,从而可使血尿、蛋白尿减少,起到治疗HSPN的作用.

    作者:卫荣江;张岚;易晓青;毛云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