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茹;王碧云
目的:探讨产后不同的喂养方式对产妇产后康复及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的自然分娩的产妇339名,按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两组分别于产后6周、3个月使用肌肉关节功能仪监测两组产妇全身脂肪分布、下肢肌肉分布、全身脂肪百分比、下肢大肌力、股骨颈抗骨折能力、膝关节损伤程度、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指定的儿科医师产后6周、3个月测量两组婴儿的身高、体重等发育情况.结果:产后6周,两组除股骨颈抗骨折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其余监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产后3个月,两组产妇全身脂肪分布、全身脂肪百分比、股骨颈抗骨折能力、下肢大肌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肌肉分布、膝关节损伤程度、膝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婴儿的体重也有明显差异.结论: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于珊;杨秋红;郑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活跃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产妇260例为观察组,将元镇痛的产妇260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失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90.77%;与对照组比较,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孙秀静;宋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既往有开腹手术史的妇科患者在再次手术中应用腹腔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9例既往有非复杂开腹手术史而此次须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妇科疾病患者.征求同意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行子宫切除术或附件手术.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腹腔镜手术,无手术副损伤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在既往有非复杂开腹手术史的妇科患者的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胡友斌;汪小林;黄若;胡兴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五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云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对五华区2002~2004年出生的活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3年来五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2002年5岁以下儿童、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2.57‰、9.93‰、7.94‰,2004年分别降至6.04‰、4.83‰和4.83‰,其中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0.73%,婴儿占82.93%,死因前4位依次为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先天异常.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尤其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死亡率,对能引起先天异常的各种因素要积极干预,提早预防.
作者:李兰;赵艾兰;徐蓉;杨臻;唐燕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胎儿四肢的超声影像特征、检查手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B超检查中晚期妊娠孕妇800例,共807人胎儿的四肢显像情况,分析不显示或部分显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结果:①从孕12周~18周胎儿四肢显示率逐渐升高,孕19周~26周的显示率为100%,27周~42周随孕周的增大,显示率逐渐降低.②四肢不显示或部分显示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羊水、四肢位置、孕周过大或过小、握拳不松、手脚合抱成团、孕妇肥胖,判定胎位有助于寻找胎儿肢体,但不影响肢体的显示率.结论:①孕19周~26周为观察胎儿四肢发育的佳时期,孕12周~15周一般经腹部超声检查仪无法完全分辨手指及脚趾.②影响胎儿肢体观察的主要因素为羊水及胎儿肢体在宫内的放置位置.③根据不同的胎位综合使用多种扫查方法,选择分辨率较高的超声诊断仪,可提高胎儿的肢体显示率.
作者:王少峰;赵冠华;张菊梅;王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应用电子阴道镜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进行大规模的普查,了解该地区宫颈癌及CIN的发病情况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妇科检查初筛、阴道镜检查并在异常阴道镜图像区取活检及病理诊断的3级检查方法,对广西省鹿寨县20~70岁有性生活且自愿要求检查的妇女进行了免费普查.结果:参加检查的人数为120 875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4.76%;经阴道镜检查的人数为58 023人,占妇科检查人数的48%;妇科疾病患病率为81%;阴道镜下做宫颈活检2 094例,病理报告CIN病变231例,占宫颈活检人数的11.03%.结论:阴道镜普查CIN及早期宫颈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王少芳;史艳丽;梁华;匡建明;马巍;廖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丹参对过敏牲紫癜肾炎(HSPN)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其对HSPN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6例HSP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丹参+一般治疗组)、治疗Ⅱ组(一般治疗组),观察各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设20例无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参数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过治疗后发现治疗Ⅰ组血小板参数比治疗Ⅱ组恢复较快,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有调节HSPN患儿血小板参数的作用,从而可使血尿、蛋白尿减少,起到治疗HSPN的作用.
作者:卫荣江;张岚;易晓青;毛云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状况、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塔城市属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因素影响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率,导致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现将塔城市10年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如下,为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吴桂香;马吉利;曹自力;梅兰;杨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既往10余年早婚早育和第二胎生育后输卵管的结扎率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离婚率增加,再婚要求复孕者增多,输卵管吻合术也增多,其中输卵管端端吻合术适用于输卵管结扎术后要求复孕者.我院采用腹部小切口6-0无创伤可吸收缝线4针缝合法,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吻合口疤痕,恢复了输卵管的功能,术后复通及复孕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娟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几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药物终止早孕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又做为早孕终止妊娠的首选方式,尤其适用于近期有剖宫术史、子宫畸形、子宫极度屈曲而吸宫困难及其他疤痕子宫等患者.但是药物流产仍存在着阴道流血量多、流血时间长、不全流产等缺点.根据药物流产的这一不足,我们在药物流产中应用蒙药止血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凤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1 386例孕妇血红蛋白结果及贫血孕妇红细胞参数结果,了解孕妇贫血情况及贫血类型,探讨预防和降低孕妇贫血的有效途径.方法:采集孕妇及健康女性静脉血用五分类血液细胞仪进行Hb及红细胞参数检测.结果:1 386例孕妇中有15例重度贫血(Hb<60 g/L),占1.08%;有188例中度贫血(Hb结果61~90 g/L),占13.56%;有312例轻度贫血(Hb结果91~110 g/L),占22.51%;共515例孕妇贫血,占37.15%.贫血孕妇与正常女性的红细胞参数比较,孕妇的MCV、MCH、MCHC小于正常值,RDW高于正常值,孕妇的贫血种类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结论:提示孕妇合并贫血百分率很高(高达37.15%),孕妇合并贫血对胎儿和孕妇健康影响很大,加强孕妇怀孕期间的营养(特别是含铁丰富的食物),定期检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参数,对孕妇贫血的早发现,及时治疗很重要.
作者:金伟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LEEP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5例LEEP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单纯宫颈糜烂者行超高频射频术107例,治愈100%;对难治性宫颈糜烂65例,宫颈息肉8例,纳氏囊肿15例,总88例行LEEP小型环切术,治愈98%;CIN Ⅰ 6例、CINⅡ3例、CINⅢ1例共10例行LEEP标准锥切术,9例半年内复查CCT正常,1例术后诊断原位癌再行子宫切除术.结论:LEEP电波刀治疗各类宫颈病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作者:赖民园;郭晓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对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较高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已不适应患者需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方法,其制片薄且均匀,细胞结构清晰易辨,可大程度发现异常细胞,并进行病变分类和诊断[1].笔者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1 087例妇科病人进行TCT检查,并比对病理组织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安志斌;陈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康妇特栓不同用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组每天用药2次,每次1枚,连用3天;对照组每天用药1次,每次1枚,连用6天.观察两组不同时间阴道念珠菌转阴情况、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该疗法的依从性和主观感受.结果:用药72 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及阴道念珠菌转阴率均有好转,实验组更明显(P<0.01);但至停药后第4天,两组效果已趋于一致(P>0.05).实验组症状的缓解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用药的方便性和主观感受的评价方面,实验组患者均给予了较优的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康妇特栓三日疗法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方法简便、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能明显缩短病程,患者更乐于接受.
作者:徐又先;濮德敏;黄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早期监测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量血糖仪测定180例不同窒息程度的新生儿入院48 h内4个不同阶段的血糖水平,并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入院即刻与12 h的微量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76.7%,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33.6%,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24.76,P<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发生率为65.1%,高血糖持续时间长,临床不易纠正;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发生率为26.3%,低血糖持续时间短.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易出现糖代谢紊乱,窒息程度越重血糖水平增高越明显,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水平的监测对判断病情和提高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建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481例女性宫颈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481例女性受检患者中检出支原体320例(66.5%),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阳性256例(53.2%),解脲-人型合并阳性57例(11.8%),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7例(1.5%);药敏结果显示单纯解脲支原体阳性的敏感率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高,分别为95.3%、92.2%、90.6%;解脲-人型合并阳性的敏感率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高,分别为89.5%、84.2%、80.7%;7例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者对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全部耐药,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无一例耐药.结论:在温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以单纯解脲支原体多见,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可作为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芳;陈小剑;李绵绵;武新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为进一步降低我市围产儿死亡率,为主管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市2003~2005年度172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市2003~2005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9.35‰,围产儿死因排位依次为脐带因素、先天畸形、缺氧窒息、早产、死因不明等,而且围产儿死亡与孕母户口地址、计生状况、高危及孕期保健情况相关.结论:加大孕期保健宣教力度,提高婚检和产检质量,加强流动人口保健管理和高危三级转诊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敬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永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2 719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 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 ml,或胎儿娩出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定义为产后出血,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结果:在2 719例分娩数中符合产后出血的有69例占2.5%,其中下列一些因素有统计学意义:早吸吮、早接触P<0.05,x2=101.51,胎次P<0.01,x2=7.80,产道损伤P<0.05,x2=17.24,胎盘粘连植入残留P<0.005,x2=90.75,子宫收缩乏力P<0.005,x2=38.29,前置胎盘P<0.005,x2=28.41,剖宫产P<0.005,x2=8.10.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同时做早接触、早吸吮,对于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晓茹;王碧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焦聚超声治疗技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398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次性治愈率为58.84%,总有效率达到96.14%.宫颈糜烂程度越轻痊愈率越高,轻度、中度糜烂治愈率明显高于重度糜烂.宫颈糜烂单纯型治愈率明显高于颗粒型和乳头型.术后阴道流液和血性分泌物量少、时间短,治愈后宫颈恢复常态,无瘢痕形成.结论:聚焦超声治慢性宫颈炎具有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创伤小、副作用小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均;罗秀珍;何元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VB(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方案、FP(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对宫颈癌Ⅱb的疗效,安全性及可手术切除率的比较.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宫颈癌Ⅱb 9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PVB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组)30例,B组(FP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组)30例,C组(单纯术前腔内治疗组)30例.将3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可手术率进行比较.结果:A,B,C 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50%,20%.A组和B组与C组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9.9,P<0.01;χ2=4.99,P<0.05);A组和B组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7.66,P<0.01).A,B,C 3组可手术切除率相比,A组和B组有显著性差异(χ2=5.48,P<0.05).A组和B组与C组可手术切除率比较,A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性(χ2=9.32,P<0.0)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χ2=0.74,P>0.05).A,B,C 3组Ⅲ-Ⅳ度骨髓抑制:13%,10%,6%.A组,B组引起的Ⅲ-Ⅳ度骨髓抑制较C组有差异性(P<0.01),A组与B组比较,化疗不良反应较著,但是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PVB和FP是治疗宫颈癌Ⅱb有效安全的同步放化疗方案,PVB方案与FP方案比较,PVB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与可手术切除率更高,毒副作用无差异性.
作者:朴金霞;高春英;刘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