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香;马吉利;曹自力;梅兰;杨丽
目的:探讨既往有开腹手术史的妇科患者在再次手术中应用腹腔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9例既往有非复杂开腹手术史而此次须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妇科疾病患者.征求同意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行子宫切除术或附件手术.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腹腔镜手术,无手术副损伤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在既往有非复杂开腹手术史的妇科患者的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胡友斌;汪小林;黄若;胡兴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新会城区集体儿童六年来体格发育变化情况及存在问题,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纵向比较方法,回顾新会城区2000~2005年集体儿童体格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0~2005年城区集体儿童身高(身长)达均值率和达标率呈上升趋势;体重达均值率、达标率呈下降趋势;低体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发育迟缓呈下降趋势;龋齿患病率逐年下降;贫血患病率呈下降后又上升趋势.结论:新会城区集体儿童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有下降趋势,必须建立有效的托幼机构管理制度,规范幼儿园办园标准,依法加强管理监督,加强卫生业务培训,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黎艳梅;李育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既往10余年早婚早育和第二胎生育后输卵管的结扎率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离婚率增加,再婚要求复孕者增多,输卵管吻合术也增多,其中输卵管端端吻合术适用于输卵管结扎术后要求复孕者.我院采用腹部小切口6-0无创伤可吸收缝线4针缝合法,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吻合口疤痕,恢复了输卵管的功能,术后复通及复孕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娟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HPV检测、TCT(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1 008例发现宫颈异常(宫颈糜烂、肥大、接触性出血、溃疡及乳头样增生等)的患者进行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对1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病理结果阳性的182例患者,比较3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高度病变和浸润癌的阳性符合率.结果:HPV检测、TCT和宫颈刮片结果阳性分别为158例、149例和98例,敏感度分别为86.8%、81.8%和53.8%,高度病变和浸润癌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1.4%、85.0%和60.0%.宫颈刮片与TCT、HPV检测的敏感度及高度病变和浸润癌的阳性符合率都有明显差异(P<0.01),而TCT和HPV检测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TCT和HPV检测能够提高检出敏感度和高度病变的阳性符合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我们可以用TCT或HPV检测提高检出率.
作者:王步军;郑飞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13城市新生儿CH筛查情况,总结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发病率,寻找规律,探讨对策.方法:筛查对象为出生72 h后的新生儿,采足跟末梢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FEIA法、EIA法、ELISA法或DELFIA法检测干血片中TSH含量,将初筛阳性儿召回确诊.结果:13城市共对3 351 818例新生儿进行了CH筛查,确诊CH患儿975例,CH发病率为0.291‰,总体来看,中国北部和南部地区CH发病率低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讨论:CH高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认真研究本地区CH发病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CH发病率,同时,对初筛阳性儿,在诊断时要注意高TSH血症儿的误诊问题.CH低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审视标本采集、递送、实验室质量和诊断等各环节,以避免漏检和漏诊.
作者:索庆丽;胡晞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7月~2006年1月28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先天畸形造成的围产儿死亡多,共193例,占70.0%:其中,2个或2个以上系统畸形占26.9%,单系统畸形以水肿胎、骨骼异常、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生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多见;有97例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患者为20例,异常率为20.6%,染色体多态性8例,占8.3%.结论:规范产前检查制度,提倡中孕早期常规行超声波检查,及早发现异常胎儿,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子莲;梁莹莹;陈宝江;方群;杨建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方法:1 0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开窗术及挤压法排出输卵管妊娠物和(或)术后配合甲氨蝶呤(MTX)单次肌注或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术后行B超下输卵管通液术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1 06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不需用药组血HCG平均7天下降至正常,术后需用药组血HCG平均12天下降至正常.输卵管通畅率达80.5%.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并且术后配合及时必要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马秀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几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药物终止早孕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又做为早孕终止妊娠的首选方式,尤其适用于近期有剖宫术史、子宫畸形、子宫极度屈曲而吸宫困难及其他疤痕子宫等患者.但是药物流产仍存在着阴道流血量多、流血时间长、不全流产等缺点.根据药物流产的这一不足,我们在药物流产中应用蒙药止血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凤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应用电子阴道镜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进行大规模的普查,了解该地区宫颈癌及CIN的发病情况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妇科检查初筛、阴道镜检查并在异常阴道镜图像区取活检及病理诊断的3级检查方法,对广西省鹿寨县20~70岁有性生活且自愿要求检查的妇女进行了免费普查.结果:参加检查的人数为120 875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4.76%;经阴道镜检查的人数为58 023人,占妇科检查人数的48%;妇科疾病患病率为81%;阴道镜下做宫颈活检2 094例,病理报告CIN病变231例,占宫颈活检人数的11.03%.结论:阴道镜普查CIN及早期宫颈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王少芳;史艳丽;梁华;匡建明;马巍;廖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结果:126例中发现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58.73%),继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第2位病因(20.63%)、多囊卵巢综合征占14.29%,两者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手术后妊娠率为44.23%,4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严冬梅;童亚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永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2 719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 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 ml,或胎儿娩出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定义为产后出血,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结果:在2 719例分娩数中符合产后出血的有69例占2.5%,其中下列一些因素有统计学意义:早吸吮、早接触P<0.05,x2=101.51,胎次P<0.01,x2=7.80,产道损伤P<0.05,x2=17.24,胎盘粘连植入残留P<0.005,x2=90.75,子宫收缩乏力P<0.005,x2=38.29,前置胎盘P<0.005,x2=28.41,剖宫产P<0.005,x2=8.10.结论: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同时做早接触、早吸吮,对于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晓茹;王碧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行阴道镜下点状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分析并发症的防治及随诊结果.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等级者32例(47.1%),升级者16例(23.5%),降级者20例(29.4%),术中出血及术后阴道出血11例(16.2%),14例CIN Ⅲ级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术后随诊6~20个月,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早孕行人工流产术2例.结论:Leep术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CIN Ⅲ级患者也是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董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VB(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方案、FP(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对宫颈癌Ⅱb的疗效,安全性及可手术切除率的比较.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宫颈癌Ⅱb 9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PVB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组)30例,B组(FP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组)30例,C组(单纯术前腔内治疗组)30例.将3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可手术率进行比较.结果:A,B,C 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50%,20%.A组和B组与C组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9.9,P<0.01;χ2=4.99,P<0.05);A组和B组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7.66,P<0.01).A,B,C 3组可手术切除率相比,A组和B组有显著性差异(χ2=5.48,P<0.05).A组和B组与C组可手术切除率比较,A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性(χ2=9.32,P<0.0)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χ2=0.74,P>0.05).A,B,C 3组Ⅲ-Ⅳ度骨髓抑制:13%,10%,6%.A组,B组引起的Ⅲ-Ⅳ度骨髓抑制较C组有差异性(P<0.01),A组与B组比较,化疗不良反应较著,但是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PVB和FP是治疗宫颈癌Ⅱb有效安全的同步放化疗方案,PVB方案与FP方案比较,PVB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与可手术切除率更高,毒副作用无差异性.
作者:朴金霞;高春英;刘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渝水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健康状况与差别,以提高集体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方法:收集2006年3~7月集体儿童体检表进行分析,按照我国9市同年龄组男女儿童体重、身高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龋齿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城区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70%,农村为22.15%;体重低下城区为1.76%,农村为3.96%;龋齿患病率城区为23.63%,农村为17.93%.结论:城区与农村集体儿童贫血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重低下、龋齿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5).
作者:傅小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探讨有关防治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相应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对2 996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的危险因素中,学历以文盲为1.0作基线,小学、初中、高中的OR分别是0.505、0.397与0.404;在家中分娩为在医院分娩的1.65倍;初婚年龄以≤22岁为基线组,22~24组、≥25组的OR分别为0.53、0.59;家中无洗澡设备为1.0作基线,有洗澡设备的OR为0.62.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的危险性随着文化水平增高和怀孕、足产次数的减少而降低;剖腹产较顺产减低了患病危险性;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卫生知识知晓率的高低是宫颈糜烂的保护因素.应采取综合性防治策略以降低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率.
作者:赵新平;袁绿化;孙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10例.结果:宫内有明显病变的有103例,其中44例是宫内占位性病变,但B超能提示的只有25例.结论:宫腔镜检联合B超检查术,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诊断率.
作者:叶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对促进婴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为婴儿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对照研究.抚触组在出生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抚触至42天,2次/d,15 min/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新生儿进行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和智能发育指标(运动能区、智力能区、社会适应能区)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新生儿第30天和第42天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抚触能促进婴儿体格和智能的发育.
作者:唐宏岩;宋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已婚育龄妇女较大范围的妇科普查,达到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方法:应用宫颈涂片巴氏分级、妇科双合诊(三合诊)、B型超声、阴道镜及必要的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方法,统计了解本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结果:承德地区已婚育龄妇女757 721人,接受妇科普查人数为329 247人,患妇科病的人数为88 769人,患病率为26.96%;患宫颈糜烂人数为32 840人,患病率为9.97%;患宫颈癌人数为53人,患病率为16.10/10万.结论:宫颈疾病各项患病率与国内不同地区相比较,居中等水平.
作者:狄荣军;王志萍;李景艳;马晔;董丽娟;黎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和昌平区两所幼儿园儿童血色素(Hb)及微量元素铁(Fe)含量的现状,为托幼机构对学龄前儿童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两个离市中心相对偏远和在园儿童数目较大的丰台一幼和昌平一幼共1218人作为检查对象,时间为2006年4月.样品分析分别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光电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所得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两所幼儿园体检结果总体水平较好,贫血仅1人,铁缺乏率均低于0.6%.昌幼两项结果水平均高于丰幼(均P<0.001),铁含量水平高对应着血色素水平也高;各园内男女间两项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铁含量在不同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4~6岁组高于2~3岁组,表明随年龄增大有升高趋势;4~6岁组中,铁含量水平男高于女(P<0.05),表明随年龄增大,铁含量水平的差异在性别方面开始显现.结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低,其中幼儿园的集体儿童保健起了重要的作用,儿童体检制度要长抓下去,通过把结果和分析及时地反馈给托幼机构,可以更有效的预防儿童疾病的发生和提高保健水平.
作者:刘伟;李艳霞;胡锦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TCT对1 926例妇产科门诊和妇检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初筛,检出宫颈病变139例,之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结果:TCT和阴道镜检查对LSIL的检出率分别为55.17%和93.10%,对HSIL的检出率分别为54.54%、90.90%,对CC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10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CT和阴道镜诊断CIN以上的敏感性分别为46.51%和82.25%,特异性为95.91%和93.07%(P>0.05),TCT和阴道镜的符合率分别为44.74%和82.25%(P=0.000).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能明显提高涂片满意率和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联合阴道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刘睦宇;彭春香;陈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