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CT及阴道镜病理学对宫颈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刘睦宇;彭春香;陈冬梅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检查, 阴道镜, 宫颈病变
摘要: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TCT对1 926例妇产科门诊和妇检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初筛,检出宫颈病变139例,之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结果:TCT和阴道镜检查对LSIL的检出率分别为55.17%和93.10%,对HSIL的检出率分别为54.54%、90.90%,对CC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10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CT和阴道镜诊断CIN以上的敏感性分别为46.51%和82.25%,特异性为95.91%和93.07%(P>0.05),TCT和阴道镜的符合率分别为44.74%和82.25%(P=0.000).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能明显提高涂片满意率和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联合阴道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流产中应用蒙药止血宁的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药物终止早孕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又做为早孕终止妊娠的首选方式,尤其适用于近期有剖宫术史、子宫畸形、子宫极度屈曲而吸宫困难及其他疤痕子宫等患者.但是药物流产仍存在着阴道流血量多、流血时间长、不全流产等缺点.根据药物流产的这一不足,我们在药物流产中应用蒙药止血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凤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聚焦超声治疗311例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焦聚超声治疗技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398例,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次性治愈率为58.84%,总有效率达到96.14%.宫颈糜烂程度越轻痊愈率越高,轻度、中度糜烂治愈率明显高于重度糜烂.宫颈糜烂单纯型治愈率明显高于颗粒型和乳头型.术后阴道流液和血性分泌物量少、时间短,治愈后宫颈恢复常态,无瘢痕形成.结论:聚焦超声治慢性宫颈炎具有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创伤小、副作用小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均;罗秀珍;何元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73例孕妇膳食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孕妇膳食摄入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利于胎儿生长发育.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373例孕妇为调查对象,对孕妇的膳食摄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妇膳食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基本适宜,但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量较低.结论:孕妇的膳食结构比较合理,但要增加钙、铁及B族维生素的摄入,加强孕妇的营养指导.

    作者:杨桂莲;刘建建;龚灿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NBNA加分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

    目的:探讨NBNA加分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6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HIE患儿分别于生后5~7天、12~14天、28天进行NBNA加分法评估,定期随访至2岁,观察其与智能发育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的NBNA加分法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程度越重,NBNA加分法评分越低,行为能力6项是扣分主项,其中主要是对红球、对说话人脸和对咯咯声的反应,其次扣分的是主动肌张力中的直立位和头竖立;预后正常和预后不良两组之间NBNA加分法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BNA加分法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分度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作者:黎淑芬;潘永晃;谢容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10例.结果:宫内有明显病变的有103例,其中44例是宫内占位性病变,但B超能提示的只有25例.结论:宫腔镜检联合B超检查术,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诊断率.

    作者:叶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国13城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13城市新生儿CH筛查情况,总结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发病率,寻找规律,探讨对策.方法:筛查对象为出生72 h后的新生儿,采足跟末梢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FEIA法、EIA法、ELISA法或DELFIA法检测干血片中TSH含量,将初筛阳性儿召回确诊.结果:13城市共对3 351 818例新生儿进行了CH筛查,确诊CH患儿975例,CH发病率为0.291‰,总体来看,中国北部和南部地区CH发病率低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讨论:CH高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认真研究本地区CH发病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CH发病率,同时,对初筛阳性儿,在诊断时要注意高TSH血症儿的误诊问题.CH低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审视标本采集、递送、实验室质量和诊断等各环节,以避免漏检和漏诊.

    作者:索庆丽;胡晞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无气腹单针腹壁皮下悬吊法腹腔镜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自从应用以来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医疗人员不仅可以应用气腹法熟练地进行各类手术操作,还进一步开展了无气腹技术,该技术包括腹壁皮下悬吊和腹壁全层悬吊,我院妇科自2005年1月开展了单针腹壁皮下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刘凛;林琳;王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细菌性阴道病调查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Bacteirial Vaginosis,简称BV)为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阴道加德纳菌引起的一种无阴道粘膜炎症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腥味,阴道及宫颈检查无明显异常,感染率高,且易复发.近年来患者有上升趋势,国内感染率在15%~50%[1],国外则高达33%~64%[2].本文对530例门诊妇科和产科就诊患者进行了BV快速检测,同时检测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子阴道镜普查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电子阴道镜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进行大规模的普查,了解该地区宫颈癌及CIN的发病情况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妇科检查初筛、阴道镜检查并在异常阴道镜图像区取活检及病理诊断的3级检查方法,对广西省鹿寨县20~70岁有性生活且自愿要求检查的妇女进行了免费普查.结果:参加检查的人数为120 875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4.76%;经阴道镜检查的人数为58 023人,占妇科检查人数的48%;妇科疾病患病率为81%;阴道镜下做宫颈活检2 094例,病理报告CIN病变231例,占宫颈活检人数的11.03%.结论:阴道镜普查CIN及早期宫颈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王少芳;史艳丽;梁华;匡建明;马巍;廖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孕期保健与并发症之间、治疗方案选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措施,从而改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87例,分析其高危因素、孕期产检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的比例,妊高征治疗方案选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多为肥胖、高龄、精神紧张、双胎、营养差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产检次数成反比,产检越正规、次数越多,并发症发生机会越少,正规产检与不正规产检及从不产检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82%、37.41%、63.38%,三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实施规范治疗方案与否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早期新生儿死亡、子痫、心衰、胎盘早剥,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力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倡正规产检,严格执行妊高征处理规范及三级转诊制度,可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蔡凤娥;万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B超对胎儿四肢的诊断与评估

    目的:了解胎儿四肢的超声影像特征、检查手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B超检查中晚期妊娠孕妇800例,共807人胎儿的四肢显像情况,分析不显示或部分显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结果:①从孕12周~18周胎儿四肢显示率逐渐升高,孕19周~26周的显示率为100%,27周~42周随孕周的增大,显示率逐渐降低.②四肢不显示或部分显示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羊水、四肢位置、孕周过大或过小、握拳不松、手脚合抱成团、孕妇肥胖,判定胎位有助于寻找胎儿肢体,但不影响肢体的显示率.结论:①孕19周~26周为观察胎儿四肢发育的佳时期,孕12周~15周一般经腹部超声检查仪无法完全分辨手指及脚趾.②影响胎儿肢体观察的主要因素为羊水及胎儿肢体在宫内的放置位置.③根据不同的胎位综合使用多种扫查方法,选择分辨率较高的超声诊断仪,可提高胎儿的肢体显示率.

    作者:王少峰;赵冠华;张菊梅;王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5年围产儿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明确围产期保健重点.方法:对无锡市惠山区2001年~2005年围产儿死因进行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8.92‰,其中出生畸形、早产、缺氧综合征、脐带因素等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分别为13.20‰及6.59‰.结论:加强婚前检查及产前定期检查,加强流动人口的围产保健知识宣教,提高助产技术和产科质量.

    作者:俞荷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了解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提供的国际通用抚触法对2005年7月~2005年8月2个月内出生的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 500~4 000 g、无窒息的新生儿141例进行随机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观察随访半年.结论:抚触对6个月内婴儿的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及睡眠均有促进作用,且可减少急性呼吸道感染与腹泻病发生.

    作者:潘玉泉;宋智华;李红宇;郝彦清;韩培卿;段淑红;李虹;白月琴;李晓萍;单进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12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结果:126例中发现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58.73%),继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第2位病因(20.63%)、多囊卵巢综合征占14.29%,两者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手术后妊娠率为44.23%,4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严冬梅;童亚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妇科再次手术中的应用(附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既往有开腹手术史的妇科患者在再次手术中应用腹腔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9例既往有非复杂开腹手术史而此次须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妇科疾病患者.征求同意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行子宫切除术或附件手术.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腹腔镜手术,无手术副损伤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在既往有非复杂开腹手术史的妇科患者的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胡友斌;汪小林;黄若;胡兴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 087例妇女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分析

    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对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较高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已不适应患者需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方法,其制片薄且均匀,细胞结构清晰易辨,可大程度发现异常细胞,并进行病变分类和诊断[1].笔者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1 087例妇科病人进行TCT检查,并比对病理组织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安志斌;陈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VB和FP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Ⅱb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PVB(博来霉素+长春新碱+顺铂)方案、FP(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对宫颈癌Ⅱb的疗效,安全性及可手术切除率的比较.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宫颈癌Ⅱb 9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组(PVB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组)30例,B组(FP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组)30例,C组(单纯术前腔内治疗组)30例.将3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可手术率进行比较.结果:A,B,C 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50%,20%.A组和B组与C组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9.9,P<0.01;χ2=4.99,P<0.05);A组和B组近期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7.66,P<0.01).A,B,C 3组可手术切除率相比,A组和B组有显著性差异(χ2=5.48,P<0.05).A组和B组与C组可手术切除率比较,A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性(χ2=9.32,P<0.0)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χ2=0.74,P>0.05).A,B,C 3组Ⅲ-Ⅳ度骨髓抑制:13%,10%,6%.A组,B组引起的Ⅲ-Ⅳ度骨髓抑制较C组有差异性(P<0.01),A组与B组比较,化疗不良反应较著,但是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PVB和FP是治疗宫颈癌Ⅱb有效安全的同步放化疗方案,PVB方案与FP方案比较,PVB方案术前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与可手术切除率更高,毒副作用无差异性.

    作者:朴金霞;高春英;刘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丹参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对过敏牲紫癜肾炎(HSPN)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其对HSPN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6例HSPN患儿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丹参+一般治疗组)、治疗Ⅱ组(一般治疗组),观察各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设20例无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参数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过治疗后发现治疗Ⅰ组血小板参数比治疗Ⅱ组恢复较快,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有调节HSPN患儿血小板参数的作用,从而可使血尿、蛋白尿减少,起到治疗HSPN的作用.

    作者:卫荣江;张岚;易晓青;毛云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海淀区宫颈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1~2002年海淀区户籍在北京各大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临床资料77例.按照1∶3病例对照配比原则,对照组进行系统的妇科体检,选择在个人、家庭、生活习惯、职业环境、现患史及既往史等进行条件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对照组体检确诊宫颈癌一例,子宫内膜癌一例,从对照组剔除,重新选对照,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结婚次数、怀孕次数、白带多、白带异味、阴道排液、阴道不规则出血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结论:重视高危因素,定期进行妇科体检,为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温;宋世琴;张淞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黄疸为表现的新生儿尿路感染25例临床分析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儿童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门诊及住院患儿极为常见,常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发病率高达30%~50%[1].新生儿尿路感染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致漏诊或误诊,因UTI有引起肾脏瘢痕形成致不可预见性肾损伤的严重危害,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很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9月~2006年6月25例以病理性黄疸为表现的新生儿尿路感染作如下分析.

    作者:王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