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辉
目的:了解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促进婴儿健康成长.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提供的国际通用抚触法对2005年7月~2005年8月2个月内出生的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 500~4 000 g、无窒息的新生儿141例进行随机分为抚触组与对照组,观察随访半年.结论:抚触对6个月内婴儿的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及睡眠均有促进作用,且可减少急性呼吸道感染与腹泻病发生.
作者:潘玉泉;宋智华;李红宇;郝彦清;韩培卿;段淑红;李虹;白月琴;李晓萍;单进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既往有开腹手术史的妇科患者在再次手术中应用腹腔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9例既往有非复杂开腹手术史而此次须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妇科疾病患者.征求同意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行子宫切除术或附件手术.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腹腔镜手术,无手术副损伤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在既往有非复杂开腹手术史的妇科患者的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胡友斌;汪小林;黄若;胡兴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已婚育龄妇女较大范围的妇科普查,达到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方法:应用宫颈涂片巴氏分级、妇科双合诊(三合诊)、B型超声、阴道镜及必要的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方法,统计了解本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结果:承德地区已婚育龄妇女757 721人,接受妇科普查人数为329 247人,患妇科病的人数为88 769人,患病率为26.96%;患宫颈糜烂人数为32 840人,患病率为9.97%;患宫颈癌人数为53人,患病率为16.10/10万.结论:宫颈疾病各项患病率与国内不同地区相比较,居中等水平.
作者:狄荣军;王志萍;李景艳;马晔;董丽娟;黎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及全乐宁微量泵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3例哮喘病儿应用普米克令舒及全乐宁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2例不用普米克令舒及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51例,总有效率96.23%;对照组有效31例,总有效率73.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及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艳智;杨立彬;鲁继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481例女性宫颈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481例女性受检患者中检出支原体320例(66.5%),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阳性256例(53.2%),解脲-人型合并阳性57例(11.8%),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7例(1.5%);药敏结果显示单纯解脲支原体阳性的敏感率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高,分别为95.3%、92.2%、90.6%;解脲-人型合并阳性的敏感率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高,分别为89.5%、84.2%、80.7%;7例单纯人型支原体阳性者对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全部耐药,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无一例耐药.结论:在温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以单纯解脲支原体多见,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可作为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芳;陈小剑;李绵绵;武新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TCT对1 926例妇产科门诊和妇检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初筛,检出宫颈病变139例,之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结果:TCT和阴道镜检查对LSIL的检出率分别为55.17%和93.10%,对HSIL的检出率分别为54.54%、90.90%,对CC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100.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CT和阴道镜诊断CIN以上的敏感性分别为46.51%和82.25%,特异性为95.91%和93.07%(P>0.05),TCT和阴道镜的符合率分别为44.74%和82.25%(P=0.000).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细胞涂片筛查,能明显提高涂片满意率和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联合阴道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刘睦宇;彭春香;陈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婴幼儿痉挛型脑瘫康复疗效的评估.方法: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对2周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前后的测试对照分析.结果:脑瘫患儿康复治疗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智力发育指数(MD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可以作为婴幼儿痉挛型脑瘫康复疗效评估的一种方法,但有一定局限性.
作者:赖燕全;陈敬华;龙凤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行阴道镜下点状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并对两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分析并发症的防治及随诊结果.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等级者32例(47.1%),升级者16例(23.5%),降级者20例(29.4%),术中出血及术后阴道出血11例(16.2%),14例CIN Ⅲ级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术后随诊6~20个月,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早孕行人工流产术2例.结论:Leep术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CIN Ⅲ级患者也是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董淑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对新疆兵团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一按要求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逐级上报,每年由师(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析.结果:2001~2005年总体孕产妇死亡率为81.25/10万;2001年低,为62.94/10万;2003年高,为105.88/10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001~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逐渐上升,2004年以后开始回落.结论:从死因构成看,内科合并症导致的死亡居于第1位[1],占36.84%.5年中死因排前3位的分别是内科合并症、产科出血、妊高征.从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来看,应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
作者:高宝珠;远亚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7月~2006年1月28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先天畸形造成的围产儿死亡多,共193例,占70.0%:其中,2个或2个以上系统畸形占26.9%,单系统畸形以水肿胎、骨骼异常、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生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多见;有97例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患者为20例,异常率为20.6%,染色体多态性8例,占8.3%.结论:规范产前检查制度,提倡中孕早期常规行超声波检查,及早发现异常胎儿,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子莲;梁莹莹;陈宝江;方群;杨建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自从应用以来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医疗人员不仅可以应用气腹法熟练地进行各类手术操作,还进一步开展了无气腹技术,该技术包括腹壁皮下悬吊和腹壁全层悬吊,我院妇科自2005年1月开展了单针腹壁皮下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刘凛;林琳;王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早期监测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量血糖仪测定180例不同窒息程度的新生儿入院48 h内4个不同阶段的血糖水平,并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入院即刻与12 h的微量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76.7%,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为33.6%,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24.76,P<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发生率为65.1%,高血糖持续时间长,临床不易纠正;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发生率为26.3%,低血糖持续时间短.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易出现糖代谢紊乱,窒息程度越重血糖水平增高越明显,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水平的监测对判断病情和提高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陈建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探讨有关防治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相应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对2 996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的危险因素中,学历以文盲为1.0作基线,小学、初中、高中的OR分别是0.505、0.397与0.404;在家中分娩为在医院分娩的1.65倍;初婚年龄以≤22岁为基线组,22~24组、≥25组的OR分别为0.53、0.59;家中无洗澡设备为1.0作基线,有洗澡设备的OR为0.62.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的危险性随着文化水平增高和怀孕、足产次数的减少而降低;剖腹产较顺产减低了患病危险性;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卫生知识知晓率的高低是宫颈糜烂的保护因素.应采取综合性防治策略以降低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率.
作者:赵新平;袁绿化;孙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普贝生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效果并进行比较,选择合理、方便、高效的计划分娩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06年2~8月有计划分娩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用普贝生栓剂阴道内用药计划分娩,视需要再用缩宫素静滴;对照组45例仅静滴缩宫素计划分娩.对两组促宫颈成熟及计划分娩效果、用药后至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用药24h后自然临产26例,显效率57.78%,明显高于对照组12例,26.67%(P<0.01).研究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计划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别;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社会因素及计划分娩失败是导致对照组剖宫产率高的主要原因;两组宫缩过度刺激发生率均<4.5%,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及计划分娩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华鹏;范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评价HPV检测、TCT(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及宫颈刮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1 008例发现宫颈异常(宫颈糜烂、肥大、接触性出血、溃疡及乳头样增生等)的患者进行HPV检测、TCT及宫颈刮片,对1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病理结果阳性的182例患者,比较3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高度病变和浸润癌的阳性符合率.结果:HPV检测、TCT和宫颈刮片结果阳性分别为158例、149例和98例,敏感度分别为86.8%、81.8%和53.8%,高度病变和浸润癌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1.4%、85.0%和60.0%.宫颈刮片与TCT、HPV检测的敏感度及高度病变和浸润癌的阳性符合率都有明显差异(P<0.01),而TCT和HPV检测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TCT和HPV检测能够提高检出敏感度和高度病变的阳性符合率,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我们可以用TCT或HPV检测提高检出率.
作者:王步军;郑飞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结果:126例中发现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58.73%),继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第2位病因(20.63%)、多囊卵巢综合征占14.29%,两者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手术后妊娠率为44.23%,4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严冬梅;童亚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早期自然流产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在生殖医学领域中是威胁育龄人群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自然流产的原因十分复杂,为临床防治带来一定困难.总结一年内新密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站收治的78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及其丈夫的相关资料,现分析报如下.
作者:史延超;郭志伟;李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淋巴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血浆游离钙和淋巴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凋亡,采用I-STAT1-Analyzer测定血浆游离钙,并以同期在新生儿科住院的30例足月早期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为羊水吸入综合征和咽下综合征患儿.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24h后,其大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血浆游离钙和淋巴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血浆游离钙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加速.
作者:王鑫;张小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明确围产期保健重点.方法:对无锡市惠山区2001年~2005年围产儿死因进行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8.92‰,其中出生畸形、早产、缺氧综合征、脐带因素等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口,分别为13.20‰及6.59‰.结论:加强婚前检查及产前定期检查,加强流动人口的围产保健知识宣教,提高助产技术和产科质量.
作者:俞荷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对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较高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已不适应患者需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方法,其制片薄且均匀,细胞结构清晰易辨,可大程度发现异常细胞,并进行病变分类和诊断[1].笔者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1 087例妇科病人进行TCT检查,并比对病理组织诊断进行分析.
作者:安志斌;陈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