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1~2005年兵团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高宝珠;远亚军

关键词:孕产妇, 死亡率, 分析
摘要:目的:对新疆兵团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一按要求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逐级上报,每年由师(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析.结果:2001~2005年总体孕产妇死亡率为81.25/10万;2001年低,为62.94/10万;2003年高,为105.88/10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001~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逐渐上升,2004年以后开始回落.结论:从死因构成看,内科合并症导致的死亡居于第1位[1],占36.84%.5年中死因排前3位的分别是内科合并症、产科出血、妊高征.从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来看,应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细菌性阴道病调查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Bacteirial Vaginosis,简称BV)为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阴道加德纳菌引起的一种无阴道粘膜炎症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腥味,阴道及宫颈检查无明显异常,感染率高,且易复发.近年来患者有上升趋势,国内感染率在15%~50%[1],国外则高达33%~64%[2].本文对530例门诊妇科和产科就诊患者进行了BV快速检测,同时检测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普米克令舒及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及全乐宁微量泵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3例哮喘病儿应用普米克令舒及全乐宁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2例不用普米克令舒及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51例,总有效率96.23%;对照组有效31例,总有效率73.8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及全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艳智;杨立彬;鲁继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方法:1 0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开窗术及挤压法排出输卵管妊娠物和(或)术后配合甲氨蝶呤(MTX)单次肌注或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术后行B超下输卵管通液术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1 06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不需用药组血HCG平均7天下降至正常,术后需用药组血HCG平均12天下降至正常.输卵管通畅率达80.5%.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并且术后配合及时必要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马秀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延庆县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与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延庆县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方法:对1997~2005年延庆县妇女病普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妇科疾病患病率高的为慢性宫颈炎,患病率达26.54%,其次为子宫肌瘤,患病率为4.84%.子宫肌瘤、乳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慢性宫颈炎低年龄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子宫肌瘤高年龄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结论:妇女病普查是对妇科常见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妇女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赵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1~2005年兵团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对新疆兵团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一按要求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逐级上报,每年由师(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析.结果:2001~2005年总体孕产妇死亡率为81.25/10万;2001年低,为62.94/10万;2003年高,为105.88/10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001~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逐渐上升,2004年以后开始回落.结论:从死因构成看,内科合并症导致的死亡居于第1位[1],占36.84%.5年中死因排前3位的分别是内科合并症、产科出血、妊高征.从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来看,应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

    作者:高宝珠;远亚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73例孕妇膳食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孕妇膳食摄入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利于胎儿生长发育.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373例孕妇为调查对象,对孕妇的膳食摄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妇膳食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基本适宜,但钙、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量较低.结论:孕妇的膳食结构比较合理,但要增加钙、铁及B族维生素的摄入,加强孕妇的营养指导.

    作者:杨桂莲;刘建建;龚灿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8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7月~2006年1月28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先天畸形造成的围产儿死亡多,共193例,占70.0%:其中,2个或2个以上系统畸形占26.9%,单系统畸形以水肿胎、骨骼异常、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生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多见;有97例做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患者为20例,异常率为20.6%,染色体多态性8例,占8.3%.结论:规范产前检查制度,提倡中孕早期常规行超声波检查,及早发现异常胎儿,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王子莲;梁莹莹;陈宝江;方群;杨建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孕妇肝功能指标、S/D值及NST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孕妇肝功能指标、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及产前胎心监护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肝功能指标、超声多普勒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non-stress test,S/D)及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率(NST),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等.结果:随着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升高,异常S/D值和NST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当伴有异常肝功能指标、S/D值或NST结果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因胎儿宫内窘迫而施剖宫产率明显增加.结论:肝功能、S/D值及NST结果与围产儿缺氧密切相关,是判断新生儿预后的可靠和重要的指标.

    作者:徐博;黄作香;张小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国13城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13城市新生儿CH筛查情况,总结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发病率,寻找规律,探讨对策.方法:筛查对象为出生72 h后的新生儿,采足跟末梢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FEIA法、EIA法、ELISA法或DELFIA法检测干血片中TSH含量,将初筛阳性儿召回确诊.结果:13城市共对3 351 818例新生儿进行了CH筛查,确诊CH患儿975例,CH发病率为0.291‰,总体来看,中国北部和南部地区CH发病率低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讨论:CH高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认真研究本地区CH发病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CH发病率,同时,对初筛阳性儿,在诊断时要注意高TSH血症儿的误诊问题.CH低发病率地区和城市要审视标本采集、递送、实验室质量和诊断等各环节,以避免漏检和漏诊.

    作者:索庆丽;胡晞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探讨有关防治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相应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对2 996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的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的危险因素中,学历以文盲为1.0作基线,小学、初中、高中的OR分别是0.505、0.397与0.404;在家中分娩为在医院分娩的1.65倍;初婚年龄以≤22岁为基线组,22~24组、≥25组的OR分别为0.53、0.59;家中无洗澡设备为1.0作基线,有洗澡设备的OR为0.62.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的危险性随着文化水平增高和怀孕、足产次数的减少而降低;剖腹产较顺产减低了患病危险性;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卫生知识知晓率的高低是宫颈糜烂的保护因素.应采取综合性防治策略以降低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宫颈糜烂患病率.

    作者:赵新平;袁绿化;孙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72例围产儿死因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降低我市围产儿死亡率,为主管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市2003~2005年度172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市2003~2005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9.35‰,围产儿死因排位依次为脐带因素、先天畸形、缺氧窒息、早产、死因不明等,而且围产儿死亡与孕母户口地址、计生状况、高危及孕期保健情况相关.结论:加大孕期保健宣教力度,提高婚检和产检质量,加强流动人口保健管理和高危三级转诊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程敬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12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对12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结果:126例中发现慢性盆腔炎是不孕症的第1位病因(58.73%),继发不孕发生率高(P<0.01);其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第2位病因(20.63%)、多囊卵巢综合征占14.29%,两者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P<0.01).手术后妊娠率为44.23%,4例发生异位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严冬梅;童亚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所幼儿园儿童血色素和微量元素铁的检测结果及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和昌平区两所幼儿园儿童血色素(Hb)及微量元素铁(Fe)含量的现状,为托幼机构对学龄前儿童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两个离市中心相对偏远和在园儿童数目较大的丰台一幼和昌平一幼共1218人作为检查对象,时间为2006年4月.样品分析分别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光电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所得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两所幼儿园体检结果总体水平较好,贫血仅1人,铁缺乏率均低于0.6%.昌幼两项结果水平均高于丰幼(均P<0.001),铁含量水平高对应着血色素水平也高;各园内男女间两项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铁含量在不同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4~6岁组高于2~3岁组,表明随年龄增大有升高趋势;4~6岁组中,铁含量水平男高于女(P<0.05),表明随年龄增大,铁含量水平的差异在性别方面开始显现.结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低,其中幼儿园的集体儿童保健起了重要的作用,儿童体检制度要长抓下去,通过把结果和分析及时地反馈给托幼机构,可以更有效的预防儿童疾病的发生和提高保健水平.

    作者:刘伟;李艳霞;胡锦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对促进婴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为婴儿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对照研究.抚触组在出生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抚触至42天,2次/d,15 min/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新生儿进行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和智能发育指标(运动能区、智力能区、社会适应能区)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新生儿第30天和第42天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抚触能促进婴儿体格和智能的发育.

    作者:唐宏岩;宋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淋巴细胞凋亡与血浆游离钙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淋巴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血浆游离钙和淋巴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凋亡,采用I-STAT1-Analyzer测定血浆游离钙,并以同期在新生儿科住院的30例足月早期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为羊水吸入综合征和咽下综合征患儿.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24h后,其大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血浆游离钙和淋巴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血浆游离钙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加速.

    作者:王鑫;张小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活跃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活跃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产妇260例为观察组,将元镇痛的产妇260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失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90.77%;与对照组比较,活跃期明显缩短(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孙秀静;宋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子阴道镜普查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电子阴道镜对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进行大规模的普查,了解该地区宫颈癌及CIN的发病情况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通过妇科检查初筛、阴道镜检查并在异常阴道镜图像区取活检及病理诊断的3级检查方法,对广西省鹿寨县20~70岁有性生活且自愿要求检查的妇女进行了免费普查.结果:参加检查的人数为120 875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4.76%;经阴道镜检查的人数为58 023人,占妇科检查人数的48%;妇科疾病患病率为81%;阴道镜下做宫颈活检2 094例,病理报告CIN病变231例,占宫颈活检人数的11.03%.结论:阴道镜普查CIN及早期宫颈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王少芳;史艳丽;梁华;匡建明;马巍;廖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110例.结果:宫内有明显病变的有103例,其中44例是宫内占位性病变,但B超能提示的只有25例.结论:宫腔镜检联合B超检查术,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诊断率.

    作者:叶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NBNA加分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

    目的:探讨NBNA加分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6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HIE患儿分别于生后5~7天、12~14天、28天进行NBNA加分法评估,定期随访至2岁,观察其与智能发育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的NBNA加分法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程度越重,NBNA加分法评分越低,行为能力6项是扣分主项,其中主要是对红球、对说话人脸和对咯咯声的反应,其次扣分的是主动肌张力中的直立位和头竖立;预后正常和预后不良两组之间NBNA加分法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BNA加分法对新生儿HIE的诊断分度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作者:黎淑芬;潘永晃;谢容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黄疸为表现的新生儿尿路感染25例临床分析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儿童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门诊及住院患儿极为常见,常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发病率高达30%~50%[1].新生儿尿路感染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致漏诊或误诊,因UTI有引起肾脏瘢痕形成致不可预见性肾损伤的严重危害,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很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9月~2006年6月25例以病理性黄疸为表现的新生儿尿路感染作如下分析.

    作者:王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