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求如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的介入治疗术.本院自2004年7月~2006年10月,应用该方法治疗护理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元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特定环境,手术室护理工作就是在这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中进行的,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对长期工作在手术室一线的护理人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职业危害,如何有效地做好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工作.本文就此方面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易求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种置胃管法在抢救小儿急性中毒中的效果.方法 将181例急性中毒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置胃管法,观察组采取改良置胃管法,比较2组患儿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胃管堵塞例数、洗胃时间、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3.62±0.43)d,明显短于对照组(4.02±0.65)d,p<0.05;2组惠儿置管一次性成功率、胃管堵塞情况、洗胃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中毒改良置胃管法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洗胃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文先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agic Fever,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鼠为主要传染源.该病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
作者:周木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急性口服药物中毒为基层医院常见急症,及时有效反复彻底的洗胃是抢救措施的关键之一.作为交通工具的救护车在抢救病人生命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刘春珍;丁运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了50例(53指)小儿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病室要求、体位要求、断植指的观察和血管危象的处理、康复训练等.认为细心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细致的护理对断指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静;魏丛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探讨提高医护病案形成过程中的内涵质量,降低病案中医护记录存在问题的发生率.查归档病案6773份,发现关于医护间病案记录中存在的常见主要问题24090个,采用及时分别与各有关病案记录人员反馈,并督促各临床医护人员在病案形成时医护间相互反馈、监控、及时纠正问题的方法,明显降低了病案记录中医护间记录中存在问题的发生率(p<0.05).提出病案的形成与质量管理需要医护共同参与.
作者:黄艳琼;陈燕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3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延期康复组,每组183例.早期康复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72h进行康复护理.延期康复组:待病情稳定3周左右进行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 伤后3个月,早期康复组恢复良好93例,中残36例,重残25例;延期康复组恢复良好57例,中残33例,重残46例.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致残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护士为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深入程度对患者信任度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强化组(6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强化组患者采取系统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2组采用调查表及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强化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无论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出13%.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安心感、对未来的信心3项强化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系统化、个性化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增加护患之间信任度.
作者:杨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为探讨毒品注射性动脉瘤髂外动脉结扎的佳手术配合方式,对17例毒品注射性动脉瘤病人的心理护理、物品器械准备、护士配合、消毒隔离等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结果表明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和术中的密切配合,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争取时间,防止交叉感染,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时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68例小儿气管异物的救治,认为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术前术后的监护是预防并发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维萍;付选香;纪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了88例采用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口腔护理、皮肤准备及术后呼吸道护理、伤口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
作者:肖艳红;赵晓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影响肾移植患者的心理因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反应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变化大,约20%患者处于重度焦虑;担心排斥反应、药物副作用、医疗费用高及预期人肾存活时间等因素是造成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负担的因素.结论 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心态,可促进康复.
作者:朱燕华;麦美芳;林惠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灌肠液的浓度、温度、pH值对降低肝性脑病病人血氨浓度的效果.方法 采用35%陈醋加中药加温pH值为5的灌肠液作保留灌肠.结果 20例中,12例24h后清醒,7例48h清醒.1例神志昏迷无改善自动出院.结论 使用弱酸性溶液灌肠,能减少血氨的形成,降低血氨浓度,有效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障碍,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之一.
作者:赵玲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总结300例硬膜外阻滞麻分娩镇痛产妇的护理要点,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胎心、宫缩、产程、膀胱充盈情况,正确指导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使产妇快乐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杨惠红;汪志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636例胆结石、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实行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皮肤及脐部准备、术前宣教及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指导、鼓励和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
作者:李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1].据调查,90%以上患儿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甚至存在认识误区,因此健康指导十分重要.
作者:郝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测量并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调查简易表MosSF-36,对2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31例正常对照进行生存质量测量,并对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的生存质量总评分及生理机能、角色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活力、躯体疼痛和主观健康状况的平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病程、黄疸症状、并发症、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全面下降,而有效的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减轻病情的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和护理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邹红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908份病历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检查评价缺陷发生的因素,提出改进记录书写的管理,以实现持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作者:欧阳合意;关小玲;陈桂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综述了国内循证护理教育的现状,从改变教学观念、改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4个方面提出循证护理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作者:毛婷;朱念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