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吴晓影;贾云杰;于希莉;王玉兰

关键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早期异位妊娠, 腹部超声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异位妊娠患者首先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再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一步确诊.结果:54例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确诊49例,占90.74%,其中输卵管妊娠49例,残角子宫妊娠1例,宫颈部妊娠1例,卵巢妊娠1例,腹腔妊娠1例,子宫角妊娠1例.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扫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有助于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围生期治疗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4年以来妊娠合并ITP患者35例(A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正常分娩者40例(B组)做一比较.结果:与B组相比,A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组,但两组产后出血及围产儿的结局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视晚期妊娠合并ITP分娩前的综合治疗,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是保证重症ITP母婴安全的关键措施.

    作者:凌丹;施月秋;马刚;赵仁峰;李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本研究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程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迟英;刘淑杰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子宫内膜癌192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近15年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方法:对19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5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的手术一病理分期早,组织分化好,肌层浸润浅,病理类型稍好.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已呈现新的特点;对于年轻及早期病例要充分考虑生殖内分泌功能的保留问题.

    作者:邹积艳;石磊;程清军;王立岩;庞晓丽;赵淑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宫腔镜通液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不通48例分析

    目的:观察官腔镜通液术结合阿奇霉素静点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不通的疗效.方法:将92例输卵管不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官腔镜通液术结合阿奇霉素静脉点滴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通液配合阿奇霉素静点与中药保留灌肠三者联合应用,对输卵管阻塞有较好疗效.

    作者:毕胜利;张春晖;田秀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广东省2000~2006年医院监测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省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先心的干预措施或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0~2006年广东省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网所监测的先心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广东省医院监测围产儿先心的发生率呈较快上升趋势,自2000年的11.87/万上升为2006年的59.37/万,以卵园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为主;有6.69%的先心患儿合并有其他类型出生缺陷,以唇/腭裂、四肢缺陷、染色体异常为主;医院级别、新生儿科的设置、超声技术的应用、环境遗传因素等与先心监测发生率的上升有关.结论:广东省医院监测先心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与诊断技术和水平的提高、环境遗传因素和监测方法等有关.

    作者:李兵;张小庄;邹文霞;黄晓晴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2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2~2007年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66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综合治疗较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产妇及新生儿有不良影响.重视孕期培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张仲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1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0年来158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时,因其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结论:需提高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警惕性,不同急腹症需不同对待.妊娠早中期合并外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流产率低等优点.

    作者:潘卫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阴道镜结合液基细胞学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检出率

    目的:分析各类检查方法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作用,探讨在经济中度发展城市进行宫颈癌筛查切实可行的方法.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8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后病理分析明确各种检查方法的利弊.结果:阴道镜诊断符合率为90.45%,液基细胞学为83.46%,阴道镜结合液基细胞学为99.10%.结论:液基细胞学简便.易于操作,可减少交叉感染;但宫颈细胞学的结果不能做为临床诊断结果,仅为临床诊断的一个参考因素.阴道镜与液基细胞学的互补作用可以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

    作者:张健;刘晶慧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危儿医教结合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设正常儿对照组,分别于1、2岁时做智测.结果:干预组在1、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可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可明显减少伤残发生.

    作者:马力;高世泉;赵文君;董卫华;刘一凡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侵蚀性葡萄胎(侵葡)和绒毛膜癌(绒癌)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患者47例.结果:总治疗有效率92.9%,近期治愈率达到78.6%;Ⅰ期近期治愈率100%,Ⅱ期近期治愈率88.9%,Ⅲ期近期治愈率70.6%,侵葡和绒癌在近期治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侵葡和绒癌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岳瑛;何娟;于娥;王金莉;李海凤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216例胎盘粘连原因分析

    胎盘粘连是产科分娩中常见的现象之一,采取人工剥离术取出,是引起产后出血和产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216例阴道自然分娩者发生胎盘粘连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冯红星;宋勤奋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新生儿重症感染与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血小板动态变化与新生儿重症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与否,将51例重症感染患儿分为SIRS组和非SIRS,将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生存组与死亡组血小板数及SIRS组与非SIPS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测定血小板计数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新生儿重症感染的早期血小板计数SIFTS组明显增高,与非SIRS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2.85,P<0.01).结论:患儿病情加重时,血小板逐渐减少,SIRS患儿较非SIPS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对提示患儿病情的转归有重大意义.

    作者:史宝俊;王学珍;王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或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A组甲氨蝶呤1 mg/kg单次肌内注射;B组甲氨蝶呤0.5~1.0 mg/kg隔日肌内或静脉注射,共5次,联合四氢叶酸0.1 mg/kg减毒,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 12h 1次,共3天;C组甲氨蝶呤1 mg/kg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传统中药,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及盆腔包块和积液情况.结果:治愈率,A组77.2%,B组84.2%,C组83.3%,B、c两组治愈率高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β-HCG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日,B、C两组较A组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B、C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夏自贤;马君霞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视觉诱发电位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研究

    弱视是儿童时期的高发病,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目前治疗弱视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是配镜加遮盖治疗及视觉刺激.传统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提高弱视治疗速度,缩短疗程可明显减轻患儿及家长的负担,视觉诱发电位的发展和应用为弱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观察视觉诱发电位自律光盘对于弱视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铭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酒精棉塞耳治疗女大学生痛经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对月经生理及痛经的认知水平,为促进女大学生月经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组采用75%酒精棉塞耳的快捷疗法,辅以按压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痛经缓解时间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酒精棉塞耳方法可有效治疗女大学生痛经.

    作者:谢卫;胡英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上海市新生儿PKU筛查患儿家长意向评价

    目的:调查PKU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及对筛查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意向,了解患儿家长对筛查的评价,从家长层面寻找影响筛查有效实施及筛查终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询问、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进行患儿家长意向调查.采用excel 2003对意向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及归类整理,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7%的家长自愿给孩子做新生儿筛查;家长对PKU筛查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治疗费用上,仅3.7%的家长对治疗收费表示满意,7.4%的家长比较满意.18.5%的家长认为一般,对治疗收费不满意的家长占25.9%,很不满意的占44.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对筛查收费满意程度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在筛查前告知家长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较高的治疗费用是影响PKU患儿家长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也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构建更人性化和更有保障的干预支持系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作者:陈天;吕军;孙晓明;赵嘉然;李善国;王家军;方秉华;郑敏;顾学范;田国力;沈伟敏;陈昕;葛蕙苓;姚国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安阳市区医院产妇剖宫产影响因素分析

    90年代后国内剖宫产率高达40%~60%[1],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倡议的15%[2],而国外剖宫产率却不断下降,日本为7%~8%[3].本文调查安阳市市区级医院的剖宫产现状,分析剖宫产指征并探讨可能与较高剖宫产率相关的影响因素,旨在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青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对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术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术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先孕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干预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对照组常规处理.手术前后评估两组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对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术后1周)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6.8±5.8vs43.5±4.8,t=-5.63,P<0.01),干预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2.5%),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先孕者的焦虑程度,降低人工流产术综合征的发生率,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

    作者:姜林平;李晓霞;金立民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早产儿生后早期应用NCPAP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应用NCPAP的临床作用.方法:104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500 g的早产儿生后30 min内无论有无缺氧,均应用NCPAP进行呼吸道管理,观察早产儿HMD发生率、呼吸暂停发生率、机械通气应用率.结果:观察组HMD发生率为13.46%,明显少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30.77%,明显少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机械通气应用率为5.77%,明显少于对照组(19.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NCPAP对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能减少HMD、呼吸暂停的发生,减少对机械通气的需要,提高生存率.

    作者:杨丽红;邱菊;吕宝华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1400例生殖道健康查体结果临床分析

    生殖道感染(RTI)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人类生殖道的感染,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特别是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通过妇科门诊和计划生育门诊为妇女提供独特的生殖道感染(RTI)/性传播疾病(STDs)的保健服务是提高生殖健康综合服务的重要手段.现对1 400例在妇科门诊进行健康查体的育龄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生殖道分泌物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全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