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对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术焦虑情绪的影响

姜林平;李晓霞;金立民

关键词:人工流产, 焦虑,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术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先孕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干预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对照组常规处理.手术前后评估两组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对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术后1周)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6.8±5.8vs43.5±4.8,t=-5.63,P<0.01),干预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2.5%),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先孕者的焦虑程度,降低人工流产术综合征的发生率,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北京博辉公司的BH 2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铅和BH 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人体镉(Cd)、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6种元素含量,并与60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血微量元素进行对照.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0~2岁组血Pb高,血Cu、Zn、Ca、Fe低;3~5岁组血Cu、Zn、Ca、Mg、Fe均低;6~12岁组血Zn、Ca、Mg、Fe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2岁患儿血Pb与Fe、Cd呈明显负相关,与Cu、Zn、Ca、Mg呈正相关;3~5岁患儿铁与钙、锌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6~12岁患儿Zn与Ca呈显著正相关;0~2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Fe和Zn明显低;3~5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以Zn缺乏为主.结论: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病情有一定影响.

    作者:白凤玲;田淑萍;郝会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河北省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在干预及对照社区对农村妇女(干预前776人、788人,干预后804人、803人)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农村妇女传播途径知晓率、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一般知识知晓率、自我保护正确态度持有率、对待艾滋病人/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持有率比干预前分别提高24.38%、29.69%、28.80%、16.27%、21.08%;对照组分别为4.85%、0.14%、3.86%、-0.13%、3.13%.干预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农村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

    作者:杨红茹;米光明;赵会芹;张红杰;侯烨;郭玉钗;张卫东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1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0年来158例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时,因其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结论:需提高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警惕性,不同急腹症需不同对待.妊娠早中期合并外科急腹症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少、恢复快、流产率低等优点.

    作者:潘卫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孕中期产前筛查9372例分析

    目的:评价妊娠中期(AFP/β-hCG)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产前筛查系统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检测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于2005年1月~2007年12月9 372例孕龄为14~20周,年龄为20~45岁妊娠妇女AFP/β-hCG,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及身高比值等其它因素,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风险估算和管理软件综合评价孕中期妇女妊娠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度.结果:检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妊娠876例,筛查阳性率为9.35%,经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出生缺陷监测和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共筛查出16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而在低高危妊娠中发现1例唐氏综合征患儿.检出神经管缺陷高危妊娠48例,筛查阳性率为0.5%,均经过B超检查,共检出16例神经管缺陷胎儿;在9 324例神经管缺陷低危妊娠中,未发现神经管缺陷患儿.结论:AFP/β-hCG产前筛查提高了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患儿的检出率,大可能避免了这些缺陷儿的出生,同时也减少了因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导致的围产儿死亡,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秦秀菊;双艳萍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酒精棉塞耳治疗女大学生痛经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对月经生理及痛经的认知水平,为促进女大学生月经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组采用75%酒精棉塞耳的快捷疗法,辅以按压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痛经缓解时间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酒精棉塞耳方法可有效治疗女大学生痛经.

    作者:谢卫;胡英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STAT3及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及STAT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STAT3阳性率分别为70.2%、71.9%.癌组织中VEGF和STAT3的表达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与STAT 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和STAT 3在子宫内膜癌中过度表达,STAT 3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STAT 3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董莉莳;王海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围生期治疗效果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4年以来妊娠合并ITP患者35例(A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正常分娩者40例(B组)做一比较.结果:与B组相比,A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组,但两组产后出血及围产儿的结局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视晚期妊娠合并ITP分娩前的综合治疗,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是保证重症ITP母婴安全的关键措施.

    作者:凌丹;施月秋;马刚;赵仁峰;李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广东省2000~2006年医院监测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省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先心的干预措施或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0~2006年广东省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网所监测的先心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和趋势分析.结果:广东省医院监测围产儿先心的发生率呈较快上升趋势,自2000年的11.87/万上升为2006年的59.37/万,以卵园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为主;有6.69%的先心患儿合并有其他类型出生缺陷,以唇/腭裂、四肢缺陷、染色体异常为主;医院级别、新生儿科的设置、超声技术的应用、环境遗传因素等与先心监测发生率的上升有关.结论:广东省医院监测先心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与诊断技术和水平的提高、环境遗传因素和监测方法等有关.

    作者:李兵;张小庄;邹文霞;黄晓晴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对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术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术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先孕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干预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对照组常规处理.手术前后评估两组焦虑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对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AS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术后1周)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6.8±5.8vs43.5±4.8,t=-5.63,P<0.01),干预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2.5%),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行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先孕者的焦虑程度,降低人工流产术综合征的发生率,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

    作者:姜林平;李晓霞;金立民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卵巢囊肿及囊肿核除术后对卵巢储备功能、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及囊肿核除术后对卵巢储备功能、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单侧囊肿核除术及卵巢囊肿未达手术标准(但囊肿至少半年以上直径小于3 cm,术前经穿刺证实为巧囊或单纯性囊肿)而直接行ART助孕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其后第1个与其同龄的患者与之配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卵巢储备情况、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情况、着床和妊娠情况.结果:①双侧卵巢存在实验组(Al组)与对照组(A2组)比较,窦卵泡数、Gn支数、HCG日E2值、采卵日≥14mm卵泡数、采卵数、好胚数、冷冻数、移植数均有显著差异,而基础FSH值、GnRHa天数、着床率、流产率及妊娠率无差异.②一侧卵巢存在实验组(B1组)与对照组(B2组)比较,窦卵泡数、Gn支数、采卵日≥14 mm卵泡数均有显著差异,而基础FSH值、GnRHa天数、HCG日E2值、好胚数、冷冻数、移植数、着床率、流产率及妊娠率无差异.③一侧卵巢存在囊肿未手术组(C1组)与对照组(C2组)比较,只在窦卵泡数上存在差异,而其余各项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卵巢囊肿核除术以及囊肿存在本身会造成生殖功能部分下降,但生育能力未受明显影响.

    作者:王磊;邵小光;李晓霞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84例,分别采用单纯消融术治疗44例和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40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40例,术后阴道排液时间短(4~5周),月经量显著减少[(37±23)ml],持续时间明显缩短[(3.65±1.03)天],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消融术组.结论: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明显并发症,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微创,病人痛苦少,既克服了长期服药的缺点,又避免了子宫切除,保证了病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荆玉洁;康春华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危儿医教结合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设正常儿对照组,分别于1、2岁时做智测.结果:干预组在1、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可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可明显减少伤残发生.

    作者:马力;高世泉;赵文君;董卫华;刘一凡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或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A组甲氨蝶呤1 mg/kg单次肌内注射;B组甲氨蝶呤0.5~1.0 mg/kg隔日肌内或静脉注射,共5次,联合四氢叶酸0.1 mg/kg减毒,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 12h 1次,共3天;C组甲氨蝶呤1 mg/kg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传统中药,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及盆腔包块和积液情况.结果:治愈率,A组77.2%,B组84.2%,C组83.3%,B、c两组治愈率高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β-HCG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日,B、C两组较A组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B、C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夏自贤;马君霞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超声下穿刺术联合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下穿刺术与散结镇痛胶囊联合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超声下穿刺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散结镇痛胶囊组术后口服4粒,3次/天,连服3个月;孕三烯酮组术后口服2.5mg/次,2次/周,连服3~6个月.结果:散结镇痛胶囊组和孕三烯酮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8%、95.5%,无显著性差异(P>0.05).散结镇痛胶囊组副反应发生率为8.62%.显著低于孕三烯酮组的40.91%(P<0.01).结论:散结镇痛胶囊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术后的辅助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作者:周莉;米梅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新生儿重症感染与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血小板动态变化与新生儿重症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与否,将51例重症感染患儿分为SIRS组和非SIRS,将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生存组与死亡组血小板数及SIRS组与非SIPS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测定血小板计数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新生儿重症感染的早期血小板计数SIFTS组明显增高,与非SIRS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2.85,P<0.01).结论:患儿病情加重时,血小板逐渐减少,SIRS患儿较非SIPS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对提示患儿病情的转归有重大意义.

    作者:史宝俊;王学珍;王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神经管缺陷干预研究进展

    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a,NTDs)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因神经管闭合不全所造成的一组严重出生缺陷,主要包括无脑儿、脊柱裂及脑膨出,患儿通常发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幸存者往往遗留严重的终身残疾,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是NTDs高发国家,每年约有8~10万名NTDs婴儿出生,占出生缺陷总数的25%~35%,每年因NTDs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1].

    作者:高莉洁;赵仲堂;王志萍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3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子宫动脉.结果:UAE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肌瘤体积缩小.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杜冰洋;李勇猛;高丽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安阳市区医院产妇剖宫产影响因素分析

    90年代后国内剖宫产率高达40%~60%[1],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倡议的15%[2],而国外剖宫产率却不断下降,日本为7%~8%[3].本文调查安阳市市区级医院的剖宫产现状,分析剖宫产指征并探讨可能与较高剖宫产率相关的影响因素,旨在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青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石家庄市460例城区孕妇焦虑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孕妇的心理变化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关系重大,而焦虑是伴随妊娠发生的重要的心理反应.通过对孕妇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提高医疗保健人员对孕妇焦虑的深刻认识,并引起足够重视,从而达到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使用Spilberger编制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孕妇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结果:1,既往有元病史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均有显著的差异.2,不同孕周的孕妇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均有显著的差异.3,既往有无病史记载及孕周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显著相关.结论:在孕期保健工作中,要针对不同个体,采用适当方式向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和支持,对减轻孕妇的焦虑状态,保持情绪稳定、愉快、心境平和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聪捷;谢二辰;李同归;张俊格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简易宫角位置屏幕标定方法在输卵管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简易宫角屏幕标定方法在介入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经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近端输卵管阻塞患者采用介入方法,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近端阻塞,在X线屏幕上用标号笔标记双侧宫角、宫底位置后再行输卵管再通术.结果:28例患者有51条近端阻塞的输卵管,46条管腔获得再通,其中近端阻塞再通成功率为90.20%.结论:简易宫角屏幕标定法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治疗中应用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减少输卵管插管时间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孝刚;赵光敏;孙新医;赵萍;张巧玲 刊期: 2008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