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省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杨红茹;米光明;赵会芹;张红杰;侯烨;郭玉钗;张卫东

关键词:农村妇女, 艾滋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在干预及对照社区对农村妇女(干预前776人、788人,干预后804人、803人)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农村妇女传播途径知晓率、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一般知识知晓率、自我保护正确态度持有率、对待艾滋病人/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持有率比干预前分别提高24.38%、29.69%、28.80%、16.27%、21.08%;对照组分别为4.85%、0.14%、3.86%、-0.13%、3.13%.干预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农村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早产儿生后早期应用NCPAP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应用NCPAP的临床作用.方法:104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500 g的早产儿生后30 min内无论有无缺氧,均应用NCPAP进行呼吸道管理,观察早产儿HMD发生率、呼吸暂停发生率、机械通气应用率.结果:观察组HMD发生率为13.46%,明显少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30.77%,明显少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机械通气应用率为5.77%,明显少于对照组(19.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NCPAP对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能减少HMD、呼吸暂停的发生,减少对机械通气的需要,提高生存率.

    作者:杨丽红;邱菊;吕宝华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子宫内膜癌192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近15年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方法:对19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5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的手术一病理分期早,组织分化好,肌层浸润浅,病理类型稍好.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已呈现新的特点;对于年轻及早期病例要充分考虑生殖内分泌功能的保留问题.

    作者:邹积艳;石磊;程清军;王立岩;庞晓丽;赵淑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减重支持训练(PBWST)对提高单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肌力2级以上的单瘫型脑瘫患儿64例,年龄2~5岁,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运动疗法、站立训练及局部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重支持系统训练,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下肢肌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过早期减重支持系统训练治疗后,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运动耐力及步行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减重支持系统训练对单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力恢复有确切疗效,不但能提高患儿康复预后,而且能减少患儿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下肢关节畸形.通过该项临床观察,建议对下肢肌力达到2级或以上的单瘫型脑瘫患儿尽早进行减重支持系统训练.

    作者:刘红英;齐冰;汪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微波联合外用溃疡散外敷治疗宫颈糜烂12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用溃疡散治疗宫颈糜烂的作用.方法:治疗组123例微波治疗后加外用溃疡散外敷,对照组118例单用微波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少,消失快.结论:微波联合外用溃疡散外敷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肯定,而且可减轻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代玉荣;杨绪兰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3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子宫动脉.结果:UAE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肌瘤体积缩小.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杜冰洋;李勇猛;高丽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1400例生殖道健康查体结果临床分析

    生殖道感染(RTI)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人类生殖道的感染,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特别是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通过妇科门诊和计划生育门诊为妇女提供独特的生殖道感染(RTI)/性传播疾病(STDs)的保健服务是提高生殖健康综合服务的重要手段.现对1 400例在妇科门诊进行健康查体的育龄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生殖道分泌物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全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216例胎盘粘连原因分析

    胎盘粘连是产科分娩中常见的现象之一,采取人工剥离术取出,是引起产后出血和产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216例阴道自然分娩者发生胎盘粘连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冯红星;宋勤奋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石家庄市460例城区孕妇焦虑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孕妇的心理变化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关系重大,而焦虑是伴随妊娠发生的重要的心理反应.通过对孕妇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提高医疗保健人员对孕妇焦虑的深刻认识,并引起足够重视,从而达到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方法:使用Spilberger编制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孕妇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结果:1,既往有元病史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均有显著的差异.2,不同孕周的孕妇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均有显著的差异.3,既往有无病史记载及孕周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显著相关.结论:在孕期保健工作中,要针对不同个体,采用适当方式向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和支持,对减轻孕妇的焦虑状态,保持情绪稳定、愉快、心境平和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聪捷;谢二辰;李同归;张俊格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异位妊娠患者首先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再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一步确诊.结果:54例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确诊49例,占90.74%,其中输卵管妊娠49例,残角子宫妊娠1例,宫颈部妊娠1例,卵巢妊娠1例,腹腔妊娠1例,子宫角妊娠1例.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扫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有助于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晓影;贾云杰;于希莉;王玉兰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高危儿医教结合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设正常儿对照组,分别于1、2岁时做智测.结果:干预组在1、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可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可明显减少伤残发生.

    作者:马力;高世泉;赵文君;董卫华;刘一凡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关于儿童哮喘相关基因与气道重塑

    细胞因子(cytokin)是指主要由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可溶性小分子多肽[1],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以双体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如IL-12.细胞因子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同时,内源性和外源性调节因子对细胞因子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细胞因子并具有一定的趋化作用.

    作者:周亮;鲁继荣;马青山;梁冬梅;付文勇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河北省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在干预及对照社区对农村妇女(干预前776人、788人,干预后804人、803人)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农村妇女传播途径知晓率、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一般知识知晓率、自我保护正确态度持有率、对待艾滋病人/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持有率比干预前分别提高24.38%、29.69%、28.80%、16.27%、21.08%;对照组分别为4.85%、0.14%、3.86%、-0.13%、3.13%.干预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农村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

    作者:杨红茹;米光明;赵会芹;张红杰;侯烨;郭玉钗;张卫东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吉林省农村0~3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吉林省吉安、通化、四平、浑江等地区的5个县市0~3岁儿童的营养情况.方法:对5个县市培298名0~3岁儿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5县市农村0~3岁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11.9%、12.6%和4.2%,边远山区农村分别为20.3%、16.5%、17.7%~12.5%.结论:北方农村3岁以下儿童存在慢性营养不良.由于副食添加不均衡,导致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指标增加明显.应改善饮食结构,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率.

    作者:刘赤兵;邵静;崔丽晶;赵吉光;刘禹仁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84例,分别采用单纯消融术治疗44例和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40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40例,术后阴道排液时间短(4~5周),月经量显著减少[(37±23)ml],持续时间明显缩短[(3.65±1.03)天],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消融术组.结论:米非司酮配合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明显并发症,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微创,病人痛苦少,既克服了长期服药的缺点,又避免了子宫切除,保证了病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荆玉洁;康春华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2003~200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重采血质量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重采血工作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影响.方法:对需召回重采血新生儿进行召回原因确定,通知方法为依据召回原因和筛查情况由筛查中心直接通知,利用网络由采血单位通知,邮寄挂号信或请熟人通知;对通知召回过程中遇到的认识不足问题,采取反复讲解、多次通知方法使其能及时重采血复查,联系中断失访者做好3次以上召回追访记录.过于紧张焦虑者给予安慰劝导,对阳性病例可能性较大的召回后直接进行确诊检测.结果: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计筛查92 901例新生儿,需召回重采血复查确诊1 779例(1.9%),实际追回重采血1 354例(76.1%),阳性召回重采血率高达96.6%,其他原因召回重采血率高达83.6%.确诊阳性病例35例,重采血阳性率2.6%.其中高Phe6例,PKU 7例,高Tsh 12例,CH 10例,阳性病例均出现在阳性召回中,且在1个月内得到治疗,其他原因召回中未见阳性病例,到目前为止,未发现其他原因召回中出现漏诊病例.结论:人们对于阳性召回比较重视,而对于其他原因召回不愿重新采血者,应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全面质量管理,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减少其他原因召回重采血.

    作者:冯淑芳;陈艳玲;马爱军;潘喆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神经管缺陷干预研究进展

    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a,NTDs)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因神经管闭合不全所造成的一组严重出生缺陷,主要包括无脑儿、脊柱裂及脑膨出,患儿通常发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幸存者往往遗留严重的终身残疾,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是NTDs高发国家,每年约有8~10万名NTDs婴儿出生,占出生缺陷总数的25%~35%,每年因NTDs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1].

    作者:高莉洁;赵仲堂;王志萍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STAT3及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及STAT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STAT3阳性率分别为70.2%、71.9%.癌组织中VEGF和STAT3的表达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与STAT 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和STAT 3在子宫内膜癌中过度表达,STAT 3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STAT 3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董莉莳;王海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北京博辉公司的BH 2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铅和BH 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人体镉(Cd)、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6种元素含量,并与60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血微量元素进行对照.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0~2岁组血Pb高,血Cu、Zn、Ca、Fe低;3~5岁组血Cu、Zn、Ca、Mg、Fe均低;6~12岁组血Zn、Ca、Mg、Fe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2岁患儿血Pb与Fe、Cd呈明显负相关,与Cu、Zn、Ca、Mg呈正相关;3~5岁患儿铁与钙、锌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6~12岁患儿Zn与Ca呈显著正相关;0~2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Fe和Zn明显低;3~5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以Zn缺乏为主.结论: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病情有一定影响.

    作者:白凤玲;田淑萍;郝会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的处理方法,传统上以开腹手术治疗为主,多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其损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本文探讨、研究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以及保守性手术对术后的影响,寻找治疗输卵管妊娠手术的佳方式,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依据及参考.

    作者:张海鹰;孟丽君;郎巍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侵蚀性葡萄胎(侵葡)和绒毛膜癌(绒癌)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患者47例.结果:总治疗有效率92.9%,近期治愈率达到78.6%;Ⅰ期近期治愈率100%,Ⅱ期近期治愈率88.9%,Ⅲ期近期治愈率70.6%,侵葡和绒癌在近期治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侵葡和绒癌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岳瑛;何娟;于娥;王金莉;李海凤 刊期: 2008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