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秋
目的: 探讨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择期剖宫产术后能否不用或少用抗菌素.方法: 将180例剖宫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0例采用术中使用甲硝唑液冲洗宫腔和盆腔及术野的方法,术后不再使用抗菌素;对照组90例除术中冲洗外,于麻醉开始后即使用青霉素静脉点滴,共2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产褥病率、腹壁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及恶露干净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菌素费用占住院费用0.1%~2%.结论: 择期剖宫产患者在术中使用单一甲硝唑液冲洗宫腔和盆腔及术野效果良好,术后可不用或少用抗菌素,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价廉,副作用少,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耿淑平;蔡烟岫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妇产科急症,其病因不明,多年来许多基础学科和妇产科临床医师为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至今尚未能完全予以阐明,目前有许多学说,多倾向于神经内泌学说,即患者对肾素、血管紧张素过度敏感[1].
作者:冯小明;王克天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阶段对照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30例按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宣教.出院前1~2天采用自制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测评两组患者对乳腺癌健康知识、健康技能掌握情况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利于临床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满足了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利于乳腺癌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兰青;张秀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血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VEGF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测定PCOS组和对照组外周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 PCOS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 VEGF可以促使卵泡周围血管生成,增加卵巢间质血管化,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
作者:崔雅惠;袁捷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生殖道感染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育龄妇女RTIs总患病率为66.02%,宫颈炎、阴道炎、附件炎患病率依次为57.43%、18.62%、7.40%.育龄妇女一种病原体感染率为19.60%,两种病原体感染率为2.00%,尚无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职业为非农民、输卵管已结扎、不良卫生习惯、丈夫近期外出、丈夫有尿路感染史是生殖道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并出现混合感染,存在多种危险因素.
作者:范文燕;汪鑫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女教工健康及常见病的患病状况,分析女教工健康与妇科疾病患病情况,为做好妇女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349名女教工进行妇女病普查,按照统一制订的普查表格询问、登记,同时进行妇科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对常见妇科病分年龄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女教工妇女常见病检出率为41.54%,各疾病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囊性增生、慢性宫颈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纤维瘤、阴道炎.乳腺囊性增生和慢性宫颈炎以30~39岁、40~49岁组为高发人群.结论: 加强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注重妇女更年期保健,可以提高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范慧珍;腾悦;吕淑琴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Fas蛋白(CD 95/Apol 21,Fas)、Fas配体(Fas ligand,Fas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 Fas及Fas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和82%.乳腺癌组织FasL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Fas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Fas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Fas及FasL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有关.
作者:李玉兰;高莉莉;郑立红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孕期胎儿肾孟分离的妊娠结局.方法: 孕期发现胎儿的肾盂分离超过4 mm以上则做追踪随访至新生儿期结束,追踪随访.结果: 肾盂分离终变成肾积水的比例为10%,合并其他染色体异常者2.5%.结论: 孕期发现胎儿肾盂分离只要定期复查就可以及发现,一旦发现肾盂积水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张振武;宋语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发作性的喘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当前威胁儿童健康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现对136例小儿哮喘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连英;刘树敏;毓明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3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in-6、8,IL-6、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对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判断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 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其破膜时间超过24 h增高更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其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7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 IL-6、IL-8、VCAM-13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早期诊断,对判断新生儿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丹;王志学;王晓玲;顾学文;傅丹;许春凤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对1996~2006年大同铁路地区32 178例已婚妇女妇女病普查普治情况的回顾,分析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1996~2006年度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涂片及B超检查等方法调查大同铁路地区38家单位23~55岁已婚妇女32 178例.结果: 11年来随着妇女健康意识的提高,妇女病普查受检人数逐年增加,妇科常见疾病顺位是宫颈糜烂占首位,其次是阴道炎、子宫肌瘤、盆腔炎,经过普查普治患病率由1996年的70.69%,下降到2006年的47.9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妇女病的普查防治工作,降低妇女常见病的患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保障已婚妇女生殖健康.
作者:毕玉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15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孕周及分娩方式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32~36+6周出生的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明显高于孕37周以后出生者(P<0.01),肺透明膜病发生率与孕37周以后出生者存在差异(P<0.05),但围产儿存活率与孕37周后出生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孕37周以后出生者的新生儿窒息率及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孕32~36+6周出生者(P<0.0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围生儿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无明显好转者可在孕32~36+6周考虑终止妊娠;孕周≥37周者无论病情及治疗效果如何,均应尽早终止妊娠,适当选择阴道分娩并不增加母婴危险性.
作者:林红;夏平;艾婷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妇科领域中应用范围更广.本文意在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
作者:黄杨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下岗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对辖区内1 035人下岗女工与同期893人机关事业单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在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方面的体检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下岗育龄妇女的总患病率为84.0%,机关事业单位育龄妇女的患病率为69.4%,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阴道炎在两组人群中的患病率分别为47.0%和13.5%,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宫颈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41.9%和38.0%,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分别是13.7%和36.4%,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下岗已婚育龄妇女与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相比为罹患妇科疾病的高发群体.
作者:田彦玲;李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不同时间使用抗生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将260例剖宫产产妇按抗生素治疗均分为2组:研究组于手术前予头孢唑啉,术后同等剂量,间隔8 h/次,共3次;对照组术前未用药,术后给头孢唑啉,每日2次,共3日.观察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热病率.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热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人均药物用量、人均费用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江莉;郑九生;张红玲;蔡庆华;谭玮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项补救措施,为了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院在宫颈局麻人工流产前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秋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阴道乳酸杆菌对假丝酵母菌感染阴道病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1 398例门诊已婚就诊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乳酸杆菌、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白细胞的调查.结果: 检出少量乳酸杆菌的有980例,其中假丝酵母菌、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23.57%和20.30%,诊断为阴道疾病的占70.10%,检出多量乳酸杆菌的有418例,诊断为阴道疾病的只占29.89%.结论: 检出少量乳酸杆菌的妇女患阴道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检出多量乳酸杆菌的发病率.
作者:金晓霞;高辉;赵淑玲;吴丽娜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支原体感染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法检测围生期孕妇阴道及宫颈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并对UU进行生物分群,观察病例组及对照组阳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UU的阳性率为28.2%,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Mh的阳性率为18.3%,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5.0%,差异无显著性(P>0.05).UU生物一群的检出率两组没有差异.观察组中早产的发生率为28.3%,对照组中没有早产发生.观察组中剖宫产的发生率为64.7%,对照组为2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围生期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产后子宫内膜炎.
作者:崔英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口服中药汤剂加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疗程均为4周.对治疗前后疗效、24 h尿蛋白、12 h尿红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4.3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24 h尿蛋白及尿红细胞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活血益肾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改善过敏性紫癜所致的肾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香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的一类严重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及身心健康的卵巢功能减退的疾病,以雌激素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并表现为闭经、不育以及烘热、汗出、烦躁、阴道干涩等低雌激素的症状,B超检查提示卵巢无器质性病变.
作者:曲秀芬;张蕾;王兵兵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