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 993例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宋向菁;叶汉风;袁彦玲;张丽华;陆海音;龙雁;张明秋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 育龄妇女,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有关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并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细菌性阴道病的危险因素为怀孕次数多(OR=1.44)、年龄(OR=1.14)、丈夫有性伴(OR=2.41)、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等自觉症状(OR=1.50).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危险因素为初次性生活年龄小(OR=1.25).滴虫性阴道炎的危险因素为经济状况(OR=1.22)、生殖道感染知识知晓情况(OR=2.30)、年龄(OR=1.33)、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等自觉症状(OR=2.10).宫颈糜烂的危险因素为怀孕次数多(OR=1.29).结论:妇女RTI有多种危险因素,卫生习惯、孕次、夫妇双方的文化程度、年龄、丈夫有性伴等是云南部分地区农村妇女RTI的危险因素.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镜检查结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疗效研究

    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指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等.

    作者:陈小琴;刘汉萍;郑芙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利维爱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5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利维爱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用KUPPERMAN评分法评价35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用药前后更年期症状、情绪、泌尿生殖道症状及治疗效果等的改善情况.结果:分别观察用药后15天、3个月、18个月潮热、出汗、情绪、阴道干燥、性交困难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总的治疗效果分别为用药15天后显效204例(58.28%),有效116例(33.14%),无效30例(8.57%);用药3个月后显效278例(79.43%),有效68例(19.43%),无效4例(1.14%);用药18个月后显效306例(87.43%),有效42例(12.00%),无效2例(0.57%),且均未发现子宫内膜及乳腺有异常病变者.结论:利维爱可广泛应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杰;荆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上海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的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40~55岁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保健服务需求,阐述在农村社区妇女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在农村社区中开展围绝经期保健的适宜技术.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某社区40~55岁妇女1667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状况、围绝经期相关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和保健服务需求.结果:48.59%的被调查者至少有一种及以上围绝经期相关症状.34.5%的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认知.15.9%的有围绝经期症状妇女接受过医疗保健服务,其中到社区医院就诊的仅占13.4%,到妇科就诊的占70.1%,而其余的去内外科或精神科就诊.结论:①农村社区40~55岁妇女中将近半数有不同程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②围绝经期妇女缺乏相关保健知识,不能及时就医及有乱投医情况.③社区围绝经期保健服务滞后.总之,在农村社区开展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工作相当重要和必要,顺应农村妇女的需求,是妇女保健工作内涵的深入,也是社区六位一体功能的体现.

    作者:毛红芳;陈莉萍;甘晓卫;张娟萍;汪秀娥;邱美英;吴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液基细胞学应用于妇女生殖健康检查的研究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Autocyte PREP test,LCT)和Bethesda系统(TBS)在妇女生殖健康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9月在深圳市罗湖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行生殖健康检查的妇女,1380例(A组)接受LCT薄片法检查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及5796例(B组)妇女接受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TCT薄片法发现异常的110例和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查发现ⅡB级以上的52例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A组的异常细胞检出率为12.68%,而B组仅为2.38%,两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LCT薄片法与病理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51.82%,显著高于传统巴氏涂片法(9.62%),P<0.01.结论:LCT薄片法检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阳性率明显优于传统巴氏涂片法,提倡在妇女的生殖健康检查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定英;吴洁;姜碧卿;欧阳伟霞;谢辉艳;彭美娅;魏小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与血清雌二醇及催乳激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与血清雌二醇(E2)、催乳激素(PR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女保健门诊40~55周岁的更年期妇女进行睡眠质量评价;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差组(I组)、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正常组(Ⅱ组)和生育年龄正常对照组(Ⅲ组)妇女各30例进行血清E2、PRL水平测定.结果:I组血清E2水平低于Ⅱ组和Ⅲ组妇女,且差异有显著性;血清PRL水平I组和Ⅱ组低于Ⅲ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I组与Ⅱ组间血清PRL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更年期组血清PRL水平与E2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差与血清E2水平降低有关,与更年期妇女血清PRL水平无关.

    作者:吴飞;郭锡永;赵令君;易立岩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辽东学院女教工乳腺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辽东学院女教工乳腺疾病的调查,了解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及发病机制与女教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的联系,为女教工乳腺疾病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6年辽东学院女教工乳腺疾病的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疾病发生率存在明显年龄、婚姻、工作性质的差异.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应采取相应的保健预防措施,及时做到健康教育、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乳腺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涛;周丽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C-myc基因和P73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myc基因和P73基因表达在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检测不同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C-mye基因和P73基因表达产物.结果:C-myc基因和P73基因表达产物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C-myc基因和P73基因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病年龄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C-myc基因和P73基因高表达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于敏;鲍永娜;孙丽;王蕾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HIF-1α、VEGF、P53对老年宫颈癌浸润影响的组织芯片研究

    目的:探讨HIF-1α、VEGF、P53对老年宫颈癌局部浸润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老年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30例、微小浸润癌34例、浸润癌36例中HIF-1α、VEGF、P53的表达.结果:HIF1α在原位癌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微小浸润癌、浸润癌(P<0.05和P<0.001),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表达率无明显差别(P>0.05);VEGF在原位癌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微小浸润癌和浸润癌(P<0.05和P<0.001),微小浸润癌中表达率明显低于浸润癌(P<0.05);P53在原位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微小浸润癌和浸润癌中的表达率(P<0.05和P<0.05),微小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癌无明显差别(P>0.05).HIF-1α与VEGF,阳性表达之间在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存在密切相关(r=0.8737,P<0.01和r=0.7957,P<0.01).HIF-1α、P53与宫颈癌的微小浸润密切相关,VEGF与宫颈癌浸润的全过程密切相关.结论:HIF-1α、VEGF、P53都与老年宫颈癌局部浸润相关,其中HIF-1α、P53在局部浸润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VEGF在浸润全过程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郑学军;冯冬梅;张凡;常永霞;张九鸿;姬宏宇;赵秀芳;成日青;孙保存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癌筛查上的应用价值,评估其灵敏度及特异性.方法:取150例妇科住院及门诊病人标本,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高危型HPV-DNA,同时作宫颈TCT细胞学检查及行阴道镜下活体组织学检查.结果: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高危型HPV-DNA检测检出阳性标本49例,阳性率32.6%,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HybriMax)的灵敏度为93.7%,特异性81.6%,细胞法筛查灵敏度为81.3%,特异性91.3%.结论: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PV-DNA检查可作为常规方法用于子宫颈癌的筛查.

    作者:陆少颜;朱坤仪;陈泳言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上海市区家庭生殖健康教育现状及其对青少年生理知识的影响

    目的:了解城市家庭中生殖健康教育状况,探讨其对青少年生理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3个街道57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核心家庭,并就青春期生理知识及家庭生殖健康教育情况对核心家庭中的536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答父母曾主动与之谈及生殖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占51.31%,女孩(67.97%)多于男孩(36.07%);回答父亲主动谈的比例为19.48%,母亲主动谈的比例为44.03%.主动向父母询问生殖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占37.69%,主动向父亲询问者占11.19%,主动向母亲询问者占33.58%.青少年基本生理知识答对率较低,平均得分为42.30分.父母与之谈论过生殖健康问题的青少年生理知识得分比父母未与之谈论相关问题者高近15分.结论:青少年基本生理知识缺乏,虽然家庭生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青少年的生理知识水平,但家庭中生殖健康教育明显不足.

    作者:刘宁;高尔生;武俊青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28例中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125例,符合率达97.6%,内膜厚度均>13 mm,厚达23 mm.超声未提示内膜增生过长有3例,内膜厚度<9 mm.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丽卿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PCR和免疫组化SP法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相关病毒感染的疗效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3例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前后HPV、HSV-Ⅱ及HCMV的感染情况,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62例给予阴道放置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照组161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剂,比较两组的疗效和病毒转阴率.结果:试验组痊愈率29.6%,有效率90.1%,PCR检测HPV 6、11及HPV 16、18,HSV-Ⅱ和HCMV转阴率为70.0%、58.6%、85.7%和62.5%,SP法检测HPV、HSV-Ⅱ及HCMV转阴率为68.3%、87.1%和66.7%;对照组痊愈率26.7%,有效率79.5%,PCR转阴率为63.0%、55:5%、72.7%和50.0%,SP法转阴率为61.7%、83.3%和61.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并对HPV、HSV-Ⅱ及HCMV感染有一定的转阴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邵为荣;张雪涛;李凡;王妍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

    目的:探讨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95例胚胎停止发育的自然流产妇女(研究组)和91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对照组)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套式PCR-DNA检测,比较两组妇女阴道加德纳菌检出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62.10%,对照组阴道加德纳菌阳性27.47%,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有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怡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的变化趋势,为指导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83~2005年苏州市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的资料,并用统计软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在88.38%~92.94%范围波动,长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从75.19%下降至71.27%,而短效避孕措施从12.86%上升至17.11%.宫内节育器的现用率从50.09%上升到66.50%;避孕套从1.94%上升到14.21%;其他避孕方法的现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绝育现用率从24.42%下降到4.50%.结论:节育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长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下降而短效避孕措施现用率上升;避孕方法使用趋于多样化,需要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指导和服务.

    作者:白明华;滕国兴;谭伟良;倪林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防治

    低血糖症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自2002年8月~2006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29例新生儿低血糖症,现将临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刘月梅;潘丽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2006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46例.随机分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均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首次负荷量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 h给药1次,静脉入小壶或灌肠;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 mg/kg,静推,1 h后按O.01 mg/(kg·h)的速度经输液泵持续静滴,每日总量不超过0.4 mg/kg.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1%,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36%,总有效率为68%;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X2=7.00,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作者:陈素英;陈淑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鄂西北及比邻地区446例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目的:了解鄂西北及比邻地区学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现状,为进一步作好儿童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门诊以及住院病人446例学龄儿童心理问题就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心理问题就诊人群以6~15岁为主,男、女就诊比例为2.8:1,心理问题以多动、学习困难及注意力障碍为主,儿童情绪问题随着年龄增加就诊比例也有所增多.结论:学习问题是儿童在心理问题就诊的主要原因,男童就诊比例明显高于女童.儿科医生应根据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及其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方萍;刘俊华;王大斌;明萌;王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女医生工作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北京市女医生工作紧张状况,探讨影响女医生紧张反应的因素,为今后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干预措施、保持和提高女医生的工作能力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测试300名女医生的工作紧张和工作能力变化.结果:①女医生紧张程度及紧张反应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低年龄组应对资源得分显著优于高年龄组.文化程度高的女医生工作紧张得分高,紧张反应重,应对资源得分也较文化程度低组分值高.已婚及离异者较未婚者表现更多的职业紧张及紧张反应,而未婚者较前两者寻求更多的缓解紧张的措施.②女医生个体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业任务、任务冲突、理性处事、自我保健;业务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业任务、任务过重、文化程度、理性处事、工作环境、责任感;心理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业任务、任务冲突、个体应对资源、任务模糊.③医院等级、职业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业务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和理性处事是影响女医生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北京市女医生紧张反应明显,影响女医生紧张反应的主要因素有职业任务、任务冲突、理性处事和自我保健.而职业紧张和医院等级是影响女医生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紧张源,从不同角度着手缓解不同级别医院的女医生的工作紧张,以保护和提高她们的工作能力.

    作者:韩历丽;齐庆青;董翠英;丁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绘人测验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男童在绘人测验中的表现特征.方法:运用投射技术的绘人测验与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40例ADHD男童和40例对照组儿童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HD男童在绘人测验中表现出明显的情绪特征(P<0.01).两组儿童在绘人测验情绪指标和EPQ各分量表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绘人测验可以反映ADHD儿童的情绪特征,结合其它标准化测验可为ADHD的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钟世彪;静进;汪玲华;殷青云;陈建群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400例分析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40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术中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作为观察组.同期同等条件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无人流综合征发生,对照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11.07%;流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应用异丙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满意、安全,操作简便,不增加阴道出血量,适宜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

    作者:郑梅兰;邢月琴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