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菊芳;刘少娟;龚永静
重型脑外伤患者的特点是病情急、重、复杂多变、死亡率高,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护理必须做到分秒必争,配合抢救工作.我院1999年3月~2001年3月对收治的3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做到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使患者恢复健康且减少了后遗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影;樊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1995年7月~2001年7月实施胸腔穿刺或插管排气,注入大容量、低浓度红霉素引发一过性胸膜炎症,促进气胸裂口粘连愈合治疗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共35例,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现综合临床护理汇报如下.
作者:李然;逄鲁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脑出血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高.如何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传统观念认为在发病3周后才能开始对瘫痪肢体进行功能训练,而现在理论认为为防止并发症,尽早改善功能,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目前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开始.本文就传统观念和现在理论作一对比研究,并将训练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缓慢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不良反应不多见,且反应程度大多轻微.极少有对本品过敏的现象,严重过敏反应者更为罕见.现报道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引起严重过敏反应1例:
作者:龙风雷;郑卫红;王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并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工作的方便,却也成为医疗垃圾的主要来源.那么,对于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人们十分重视的问题.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指导发作性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程序完成,遵循循证医学中循证护理原则对各临床表现采取具体化指导并护理,帮助病人顺利自行排石.探讨一种新的护理形式.方法通过对20例发作性泌尿系小结石发作时出现的临床表现采取内科治疗利用循证医学概念具体加以指导.结果20例病人经上述指导性治疗后均能顺利排石.结论护士不应简单地执行医嘱,循证医学的提出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及选择佳诊疗效果,整体护理可促进排石效果,护士应对发作性泌尿系结石内科治疗采取具体干预,指导治疗.
作者:宋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2000年1~12月,在我科出生婴儿2740人,由于各种原因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81例,表现为觅食反射强烈,但触及母亲乳头即哭闹拒食,有的烦躁不安,或嘴张大但不含接.若不及时纠正,常导致母乳喂养失败.我们通过对其原因进行综合调查分析,进行了针对性指导,确保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现将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张碧英;章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具有不开刀、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1年12月,对1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治疗,重视对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河柳;谢月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有效的呼吸运动,它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常见的原因,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有关报道,其发生率占活产新生儿死亡数的5%~10%,有的高达20%,病死率占活产新生儿死亡数的30%左右,因此,如何减少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除治疗抢救及时外,行高压氧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王晖;成幼林;陈晓华;刘英;李启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交通事故、意外伤害、药物中毒等人为事故的不断增加及人们对急诊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急救车送诊病人次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了解和掌握接诊病人的疾病分布特点及急救车出诊的有效距离,对指导院前急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1年内共接诊急、危重病人1179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真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双腔乳胶球囊导尿管引流气胸和硅胶管引流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气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对照组21例,其中闭合性气胸21例,开放性气胸19例,张力性气胸5例.分别用双腔乳胶球囊导尿管和硅胶管引流气胸,作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的比较.结果(1)经过胸部X片检查:实验组24人经过4.083±0.890天治疗肺全部复张,对照组21人经过5.429±1.968天治疗肺全部复张,实验组的平均胸腔闭式引流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2)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双腔乳胶球囊导尿管引流气胸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唐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解决早孕人流疼痛问题和减少人流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采用异丙酚复合苏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优良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罗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肺结核与糖尿病均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结核常有发热、盗汗、厌食等症状,导致机体营养缺乏,而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脂肪、蛋白质大量分解消耗,也可使机体营养不良,如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两者互为因果,进一步加剧了病情,往往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现代综合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饮食疗法,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邵国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医学上认为胸腺瘤产生过多的T细胞是导致这类疾病的重要因素.外科摘除胸腺瘤是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术后监护与机械通气耐受造成脱机拔管困难,血浆置换等治疗的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健康又是这类疾病不容忽视的环节.
作者:唐芙蓉;彭国珍;邓利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插胃管是基础护理中常见的技术操作.检验胃管是否插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1)接注射器抽吸,是否有胃液抽出;(2)用注射器注气于胃管内,听诊胃部是否有气过水声;(3)置胃管出口于水中,是否无气泡溢出.相比之下,前两种方法更直观、明确.因为第三种方法能说明的是胃管没有误入气管.
作者:李书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婴幼儿腹泻是由于脾胃机能失常所致,又称婴儿消化不良,为儿科常见病,夏秋季节发病率较多,2岁以上小儿多见,由于小儿脾胃发育尚未完善,消化机能软弱,故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乳食,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而致腹泻.该类患儿病情容易反复,迁延时间长,因此,正确的护理,对促使患儿早日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尹月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蜂螫伤在临床曾有报道,但螫伤中毒发生严重并发症者较为少见,其原因与蜂毒腺内毒液介质及病人的过敏体质有关[1].2000年9月我科收治1例蜂螫伤中毒合并急性血管内溶血及多脏器损害的病人,我们在原有经典治疗基础上,采用了血浆置换术(简称pE)等治疗和精心护理,住院44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碧;刘娅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物中毒的急救护理.方法以27例抗精神病药物中毒患者的客观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结果24例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3例死亡.结论认为及时有效的洗胃,彻底清除胃内毒物,吸氧,护肝解毒、促排泄、预防并发症是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梁菊芳;刘少娟;龚永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少年[1].我院于1997年7月~2002年6月共收治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8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邝静霞;何绮华;钟银招;朱婉丽;梁雪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县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连农村年轻妈妈也外出打工.婴儿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喂养,因卫生条件差,喂养知识缺乏,疾病影响.致使营养不良婴儿发病率高.现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满彩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