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术后疼痛与护理质量

卢蔚

关键词:术后疼痛, 评估, 镇痛, 心理护理
摘要: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可见于几乎所有的术后病人,但对其护理质量较差.据报道有50%以上的病人术后72h仍疼痛不止[1].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缺损的护理

    各种外伤造成四肢动脉主干的缺损常引起肢体缺血,甚至肢体坏死,自1999年7月至2002年7月,我院采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缺损52例、52条血管,通过严密观察及术前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除1例动脉损伤大隐静脉移植后血栓形成致截肢,其余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8.1%.

    作者:龙友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法医鉴定住院患者病情观察的难点和护理干预

    我院是集医疗和法医鉴定于一体的属公安部门和上级卫生部门双重管理的医院,主要收治在交通事故和打架斗殴等违法事件中受伤的患者.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通过总结分析102例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股静脉置管的方法及护理,如穿刺的定位、进针方法,导管感染的预防,静脉置管针堵管及脱管的预防等,认为股静脉穿刺置管保证了各项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维持了有效的静脉通路,降低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成功率高且较为安全,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相比较,不受气管切开后因痰液污染穿刺部位而感染的影响.

    作者:刘静;任邦玉;牟红;蒙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繁重监护任务的护理管理

    笔者连续4天完成8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其繁重的ICU监护任务及围手术期的护理,使笔者体会到护理管理的重要作用,如平时训练好专科护士,使其成为一支训练有素队伍,是完成好工作的基础,关键时候,面对突击繁重任务,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做好计划组织工作,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潜能,合理明确分工,又积极配合,同时充分利用协同护理模式[1],使医护患共同配合,是确保任务顺利完成,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方小君;周佩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护士发生工作差错时的心理分析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差错,使护士心理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资历、修养和个性的人,心理变化也不同,作者就几种常见的心理变化作以下浅析,供护理管理者处理差错时参考.

    作者:臧岫云;贾云岭;龙美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动静脉直接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我院是一所基层医院,绝大部分病人来自农村,经济条件差,负担不起高额的透析费用,不能坚持有规律的长期透析,不愿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更负担不起中心静脉插管费用.

    作者:谢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电化教学的应用效果

    2000年根据护生的学习效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反馈,购买了华西医科大学基护电教教材,实验班136人运用该录像片教学,对照班127人则是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结果示实验班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班,提示该录像片的应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授课效果,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也有效地缩短了教学和临床工作的距离.

    作者:何亚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外周静脉中心导管应用于化疗中的护理

    白血病患儿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容易导致血管的损伤,药液外渗,严重时造成皮下组织的坏死以及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作者:许秀贤;林海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浅析产权改制后医院护理工作新趋向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我院于去年按上级部门部署进行了产权制度的改革,转制为股份合作制医院.产权制度的改变,使护理工作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及组织管理

    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医院周围工厂林立,近年来时有发生工厂食堂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多发生在春夏季.集体食物中毒往往造成众多病人在短时间内集中入院.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对56例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有效地控制血糖,促进骨折的愈合.

    作者:邹爱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腹腔灌洗的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和治疗棘手的急腹症,因其发病机理未能完全阐明,治疗对策仍有争议.

    作者:许琴芬;陆雪倩;惠菊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疗水平的发挥和病人的安危.为此,我院护理部自1998年以来,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护理工作沿着科学的管理轨道运行.

    作者:陈金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静脉留置导管在恶性胸水腔内化疗中的应用

    总结了56例恶性胸水病人应用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胸腔内化疗的护理措施,同时介绍了静脉留置导管的结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认为静脉留置导管应用于恶性胸水腔内化疗,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李佳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CCU病人文化休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文化休克就是个体从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精神紧张综合征,表现为生物学、心理、情绪三方面的反应.由于CCU的特殊性,导致CCU病人文化休克的程度增高,严重地影响疾病的治疗和身心康复.

    作者:戴晓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门诊小儿输液室融入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存的质量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和服务观念正向着人文医学的方向发展[1].近年来,为了改变护理模式,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精神在我院得到了重视.

    作者:屈良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心内直视手术的监护体会

    总结了55例采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的监护措施,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监护、预防和护理,可使病情稳定,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

    作者:梁细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配合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是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的心内科专家开始施行的,于90年代逐渐广泛用于临床,它是通过外周血管的穿刺、插管将消融电极送至室上速特定的好发部位,经低频电流在局部心肌组织中形成阻抗性热效应和电效应,使心肌细胞脱水、干燥、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罗榕翠;龙黔清;杜莉群;黄毅;杨胜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4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观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份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1].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配合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综合介入治疗,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5例行综合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全程的护理.结果:除1例无效转院行血栓摘除术外,其余病人均获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93.3%.结论:系统专业的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使病人得到好的康复.

    作者:谢幸华;付开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