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缺损的护理

龙友坤

关键词:动脉损伤, 自体血管移植, 护理
摘要:各种外伤造成四肢动脉主干的缺损常引起肢体缺血,甚至肢体坏死,自1999年7月至2002年7月,我院采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缺损52例、52条血管,通过严密观察及术前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除1例动脉损伤大隐静脉移植后血栓形成致截肢,其余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8.1%.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护士的自我防护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的环境和工作性质对护士身心健康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如密闭的环境、化疗药、消毒剂等,必须严格遵守操作常规,保持良好的情绪,合理地安排工作和娱乐,保证足够的睡眠,从而将危害减到小,以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芳;李柳芳;林婷;范祖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腹腔灌洗的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和治疗棘手的急腹症,因其发病机理未能完全阐明,治疗对策仍有争议.

    作者:许琴芬;陆雪倩;惠菊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紧贴下腔静脉的巨大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因人口的基数大,感染病毒性肝炎者数量多,所以肝癌的病例数也特别多,估计全球每年发生的肝癌患者中,约44%发生在中国[1].

    作者:蒋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例肝豆状核变性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患者的护理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特征为过多的铜聚积,特别是聚积于肝、肾、脑和角膜中,终引起肝脏的病变.

    作者:王卫军;汪巧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硝普钠静脉点滴的临床护理体会

    硝普钠化学名称亚硝基铁氰化钠二水合物,是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但不影响子宫、十二指肠或心肌的收缩.

    作者:刘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门诊小儿输液室融入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存的质量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和服务观念正向着人文医学的方向发展[1].近年来,为了改变护理模式,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精神在我院得到了重视.

    作者:屈良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肝叶切除始于19世纪末期,至今已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项治疗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临床护理中如何配合医生主动积极地观察病情、完善术前准备、做好病人围术期管理、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是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能取得优良效果的关键.

    作者:唐宏英;秦月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TDP理疗用于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TDP理疗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成2组,分别采用TDP+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组)和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治疗30天后对照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70例中治愈6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50例中治愈8例,好转36例.总有效率88%.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DP具有止痛、消炎、解痉等功效.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诊科综合量化管理体会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洛阳市120急救中心设于我院,急诊科承担着院外急救、院内急诊抢救、急诊重症监护、急诊留观和急诊处置五大功能.

    作者:王花云;张艾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笑气吸入用于镇痛分娩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例产妇实施镇痛分娩(实验组),50例产妇给予氧气吸入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及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 2组产妇镇痛效果、第一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组产妇及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等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安全、有效、简便的镇痛分娩方法.同时,高质量的护理更能有效提高无痛分娩的效果.

    作者:龙旭胤;曹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护理及组织管理

    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医院周围工厂林立,近年来时有发生工厂食堂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多发生在春夏季.集体食物中毒往往造成众多病人在短时间内集中入院.

    作者:刘慧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中期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将中期引产妇女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个体、不同阶段增加口头讲解和行为指导的宣教方法.结果 2组分娩时心理状态比较,良好者与较差者例数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平均产程、产时及产后24 h出血量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期引产妇女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调动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引产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美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病人拔针后止血方法的改进

    目的:探讨血透病人血管穿刺后的止血方法,提高止血效果.方法:采用带钮扣的弹力止血带压迫止血.结果:从1996年10月至2003年7月使用该法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认为带钮扣的弹力止血带可用于血透及止血、凝血功能障碍病人血管穿刺后的止血.

    作者:张芬;王冬梅;杨家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缺损的护理

    各种外伤造成四肢动脉主干的缺损常引起肢体缺血,甚至肢体坏死,自1999年7月至2002年7月,我院采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缺损52例、52条血管,通过严密观察及术前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除1例动脉损伤大隐静脉移植后血栓形成致截肢,其余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8.1%.

    作者:龙友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配合

    对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配合体会进行总结,就LC中转开腹的原因、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对所有LC病例术前都应做好中转开腹的心理准备及器械准备;当LC术需中转开腹时,器械护士迅速撤离腹腔镜器械车,快速开启术前准备好的中转开腹器械包;巡回护士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手术进展情况,并认真清点撤下的各种器械物品及保护好腹腔镜器械,避免碰撞损坏;术后随访正确解释中转开腹的原因、必要性及安全性.

    作者:向蔡云;李旋;姜文;周晓银;张兰秀;禹晓慧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撤除前后的护理

    总结了301例心脏直视手术后患儿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认为撤机前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严格掌握撤机指征并加强撤机后拔除气管插管的观察和护理是成功撤机的关键.通过治疗与护理,全组患儿顺利撤机,未发生并发症.

    作者:刘伟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穴位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DM)的慢性并发症,常见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症状,以双下肢多见.

    作者:喻灿球;姚小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配合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综合介入治疗,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5例行综合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全程的护理.结果:除1例无效转院行血栓摘除术外,其余病人均获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93.3%.结论:系统专业的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使病人得到好的康复.

    作者:谢幸华;付开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繁重监护任务的护理管理

    笔者连续4天完成8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其繁重的ICU监护任务及围手术期的护理,使笔者体会到护理管理的重要作用,如平时训练好专科护士,使其成为一支训练有素队伍,是完成好工作的基础,关键时候,面对突击繁重任务,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做好计划组织工作,充分发挥每个护士的潜能,合理明确分工,又积极配合,同时充分利用协同护理模式[1],使医护患共同配合,是确保任务顺利完成,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方小君;周佩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相对恒温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研究相对恒温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用相对恒温药浴治疗,对照组用普通药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61.9%,2组比较P<0.05.结论:用相对恒温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作者:楚庚香;杨晓芳;彭小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