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撤除前后的护理

刘伟玲

关键词:儿科, 体外循环, 呼吸机, 护理
摘要:总结了301例心脏直视手术后患儿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认为撤机前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严格掌握撤机指征并加强撤机后拔除气管插管的观察和护理是成功撤机的关键.通过治疗与护理,全组患儿顺利撤机,未发生并发症.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相对恒温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研究相对恒温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用相对恒温药浴治疗,对照组用普通药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61.9%,2组比较P<0.05.结论:用相对恒温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作者:楚庚香;杨晓芳;彭小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硝普钠静脉点滴的临床护理体会

    硝普钠化学名称亚硝基铁氰化钠二水合物,是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但不影响子宫、十二指肠或心肌的收缩.

    作者:刘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4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观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份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1].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心内直视手术的监护体会

    总结了55例采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的监护措施,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监护、预防和护理,可使病情稳定,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

    作者:梁细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报告了对3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监护病房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情况的观察分析,并介绍了该项治疗的操作方法、疗效观察及护理,强调整体护理在提高疗效、尽早处理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康复等方面非常重要.

    作者:邹永谦;杨玲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护士发生工作差错时的心理分析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差错,使护士心理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资历、修养和个性的人,心理变化也不同,作者就几种常见的心理变化作以下浅析,供护理管理者处理差错时参考.

    作者:臧岫云;贾云岭;龙美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CCU病人文化休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文化休克就是个体从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精神紧张综合征,表现为生物学、心理、情绪三方面的反应.由于CCU的特殊性,导致CCU病人文化休克的程度增高,严重地影响疾病的治疗和身心康复.

    作者:戴晓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孕妇学校的孕产期知识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了解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对分娩途径有无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288例产妇进行调查,将孕妇学校来源的产妇列为实验组,非孕妇学校来源的产妇列为对照组,对产妇分娩方式、有无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剖宫产指征而行剖宫产者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妇学校的孕产期知识教育可以影响产妇的自我行为,达到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目的.

    作者:李龙琼;黄明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基层急诊科对大批车祸伤员的急救护理

    通过总结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期间13批重大车祸131例伤病员的抢救工作,提出进行科学管理,采取检伤分类,评估伤情,合理分工,分组抢救,快速分流,妥善安置的救护措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对急诊科护士的急救行为提出了要求:机警敏捷、快速应变、技术精湛、一专多能.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通过总结分析102例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股静脉置管的方法及护理,如穿刺的定位、进针方法,导管感染的预防,静脉置管针堵管及脱管的预防等,认为股静脉穿刺置管保证了各项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维持了有效的静脉通路,降低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成功率高且较为安全,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相比较,不受气管切开后因痰液污染穿刺部位而感染的影响.

    作者:刘静;任邦玉;牟红;蒙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对4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骨折和糖尿病相互影响,使病情复杂变化,临床表现多以骨折为主,大部分患者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患者心理负担重,提出应根据骨折和糖尿病的病情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做好低血糖的护理、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以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作者:陈姣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配合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是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的心内科专家开始施行的,于90年代逐渐广泛用于临床,它是通过外周血管的穿刺、插管将消融电极送至室上速特定的好发部位,经低频电流在局部心肌组织中形成阻抗性热效应和电效应,使心肌细胞脱水、干燥、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罗榕翠;龙黔清;杜莉群;黄毅;杨胜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初探

    护理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使医院的护理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跃上了现代管理的台阶.

    作者:张文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外周静脉中心导管应用于化疗中的护理

    白血病患儿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容易导致血管的损伤,药液外渗,严重时造成皮下组织的坏死以及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作者:许秀贤;林海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小儿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撤除前后的护理

    总结了301例心脏直视手术后患儿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认为撤机前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严格掌握撤机指征并加强撤机后拔除气管插管的观察和护理是成功撤机的关键.通过治疗与护理,全组患儿顺利撤机,未发生并发症.

    作者:刘伟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产程中胎儿窘迫的监测和护理体会

    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宫内因缺氧和酸中毒引起的一种危急病理状态,以胎儿胎盘、呼吸循环功能不全为主要原因,发生率为2.7%至3.85%,且74.9%至98.2%发生在分娩期,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或留下后遗症,所以应引起重视,在产程中加强监测和护理.

    作者:汤彩凤;陈文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病人拔针后止血方法的改进

    目的:探讨血透病人血管穿刺后的止血方法,提高止血效果.方法:采用带钮扣的弹力止血带压迫止血.结果:从1996年10月至2003年7月使用该法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认为带钮扣的弹力止血带可用于血透及止血、凝血功能障碍病人血管穿刺后的止血.

    作者:张芬;王冬梅;杨家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与自我预防

    目的探讨自制青光眼自测表对青光眼早期诊断及自我预防的实用意义.方法 1998年至2002年对125例门诊患者用青光眼自测表进行自测.13分以上评定为可疑青光眼,对可疑青光眼患者进一步做激发试验,阳性者确诊为青光眼.结果 125例中有68例(54.40%)为13分以上,疑为青光眼,其中46例经激发试验得到确诊,另外22例因未及时做激发试验等进一步诊断导致1年之内青光眼发作.结论青光眼自测表对青光眼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作者:于莉莉;周昕宇;王春艳;齐雪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静脉留置导管在恶性胸水腔内化疗中的应用

    总结了56例恶性胸水病人应用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胸腔内化疗的护理措施,同时介绍了静脉留置导管的结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认为静脉留置导管应用于恶性胸水腔内化疗,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李佳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引发溶血危象的急救护理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异常基因存在于第8对或第12对染色体上,但也有少数病例无阳性家族史,这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1].

    作者:朱秀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