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陈姣媛

关键词:骨折, 糖尿病, 护理
摘要:对4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骨折和糖尿病相互影响,使病情复杂变化,临床表现多以骨折为主,大部分患者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患者心理负担重,提出应根据骨折和糖尿病的病情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做好低血糖的护理、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以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肝豆状核变性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患者的护理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特征为过多的铜聚积,特别是聚积于肝、肾、脑和角膜中,终引起肝脏的病变.

    作者:王卫军;汪巧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对4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骨折和糖尿病相互影响,使病情复杂变化,临床表现多以骨折为主,大部分患者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患者心理负担重,提出应根据骨折和糖尿病的病情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做好低血糖的护理、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以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作者:陈姣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外科术后疼痛与护理质量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可见于几乎所有的术后病人,但对其护理质量较差.据报道有50%以上的病人术后72h仍疼痛不止[1].

    作者:卢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产程中胎儿窘迫的监测和护理体会

    胎儿窘迫是胎儿在宫内因缺氧和酸中毒引起的一种危急病理状态,以胎儿胎盘、呼吸循环功能不全为主要原因,发生率为2.7%至3.85%,且74.9%至98.2%发生在分娩期,若不及时处理可造成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或留下后遗症,所以应引起重视,在产程中加强监测和护理.

    作者:汤彩凤;陈文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肝叶切除始于19世纪末期,至今已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项治疗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临床护理中如何配合医生主动积极地观察病情、完善术前准备、做好病人围术期管理、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是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能取得优良效果的关键.

    作者:唐宏英;秦月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综合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配合重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综合介入治疗,大限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5例行综合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全程的护理.结果:除1例无效转院行血栓摘除术外,其余病人均获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93.3%.结论:系统专业的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使病人得到好的康复.

    作者:谢幸华;付开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电化教学的应用效果

    2000年根据护生的学习效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反馈,购买了华西医科大学基护电教教材,实验班136人运用该录像片教学,对照班127人则是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结果示实验班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班,提示该录像片的应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授课效果,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也有效地缩短了教学和临床工作的距离.

    作者:何亚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孕妇学校的孕产期知识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了解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对分娩途径有无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288例产妇进行调查,将孕妇学校来源的产妇列为实验组,非孕妇学校来源的产妇列为对照组,对产妇分娩方式、有无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剖宫产指征而行剖宫产者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妇学校的孕产期知识教育可以影响产妇的自我行为,达到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目的.

    作者:李龙琼;黄明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中期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将中期引产妇女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个体、不同阶段增加口头讲解和行为指导的宣教方法.结果 2组分娩时心理状态比较,良好者与较差者例数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平均产程、产时及产后24 h出血量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期引产妇女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调动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引产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美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SARS病区的消毒隔离与防护

    2003年3月份非典型肺炎(SARS)在我省部分地区流行而且医务人员感染人数较多,我院从4月15日至5月10日共收治SARS患者5例,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生命安全,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医院成立了感染管理领导组、感染管理专家组.

    作者:张春仙;王希军;张静平;康玉萍;王翠花;李爱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基层急诊科对大批车祸伤员的急救护理

    通过总结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期间13批重大车祸131例伤病员的抢救工作,提出进行科学管理,采取检伤分类,评估伤情,合理分工,分组抢救,快速分流,妥善安置的救护措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对急诊科护士的急救行为提出了要求:机警敏捷、快速应变、技术精湛、一专多能.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缺损的护理

    各种外伤造成四肢动脉主干的缺损常引起肢体缺血,甚至肢体坏死,自1999年7月至2002年7月,我院采用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四肢动脉缺损52例、52条血管,通过严密观察及术前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除1例动脉损伤大隐静脉移植后血栓形成致截肢,其余均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8.1%.

    作者:龙友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初探

    护理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使医院的护理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跃上了现代管理的台阶.

    作者:张文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外周静脉中心导管应用于化疗中的护理

    白血病患儿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容易导致血管的损伤,药液外渗,严重时造成皮下组织的坏死以及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作者:许秀贤;林海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笑气吸入用于镇痛分娩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0例产妇实施镇痛分娩(实验组),50例产妇给予氧气吸入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及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 2组产妇镇痛效果、第一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组产妇及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等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安全、有效、简便的镇痛分娩方法.同时,高质量的护理更能有效提高无痛分娩的效果.

    作者:龙旭胤;曹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紧贴下腔静脉的巨大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因人口的基数大,感染病毒性肝炎者数量多,所以肝癌的病例数也特别多,估计全球每年发生的肝癌患者中,约44%发生在中国[1].

    作者:蒋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疗水平的发挥和病人的安危.为此,我院护理部自1998年以来,制定了一套较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护理工作沿着科学的管理轨道运行.

    作者:陈金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腹腔灌洗的护理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和治疗棘手的急腹症,因其发病机理未能完全阐明,治疗对策仍有争议.

    作者:许琴芬;陆雪倩;惠菊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4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观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份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1].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TDP理疗用于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TDP理疗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成2组,分别采用TDP+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组)和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治疗30天后对照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70例中治愈6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50例中治愈8例,好转36例.总有效率88%.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DP具有止痛、消炎、解痉等功效.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