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芝
脑卒中系常见老年病,随着诊断及治疗技术不断创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抢救成活率明显提高,但存活者后遗症发生率仍占有50%左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治疗自然显得十分必要.我科自1994年起采用经颈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有效率达98%以上.此法操作简易,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同时在治疗护理中我们采用治疗求早,颈动脉药物灌注为主,运动疗法及心理治疗为辅之综合康复措施,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饶妙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表现为高度乏力,明显胃肠道症状,重度黄疸,黄疸指数大于170μmol/L.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主要是大脑功能紊乱,临床特点为意识障碍,重者昏迷.多数肝性脑病是由于某些因素诱发或加重.为了探讨该并发症的诱因,我们收集了近两年在我科治疗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6例,对其中并发肝性脑病的29例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郴州卫校)创办于1950年,建校之初就开设了护理专业;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专科学校后,护理学专业是我校四大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影像专业)之一,发展到现在护理学系在校学生共950人.我校护理专业历史悠久,发展迅速,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反映很好,关键是学校注重护理教育的改革,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红玉;黄桂开;王新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晨间提问是护士长工作的一个内容,按要求护士长每周要对护士进行至少两次的晨间提问,内容涉及消毒隔离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等,以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理论和业务水平.我从事病区护士长工作已有6年多,曾担任过内儿科、内科、中儿骨科护士长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积累了这方面的一些经验,现在谈谈自己在进行晨间提问方面的体会并与广大护士长一起探讨.
作者:张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1世纪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奋起腾飞的时代,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的护理事业,有必要回顾过去,认识自身的不足.围绕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讨论.
作者:卢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无水酒精消蚀术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新方法,其优点:创伤小,疗效可靠.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开展此种介入性疗法,现就我院开展此项新技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玲玲;常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健康被赋予新的定义,即不只是躯体没有疾病,还包括良好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明确地指出了保健工作在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结合我院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情况开展健康教育,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同时也促进了护士水平的提高.现将我们具体工作方法介绍如下,与同仁探讨.
作者:易秀容;刘艳梅;陈建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实践中机械通气多应用于肺部病变和/或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大咯血者鲜见报道.临床上将咯血尤其是大咯血的急性期列为机械通气的禁忌症[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呼衰合并大咯血同时又实施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报道未见.我科1999年5月收治1例,经治疗护理,住院3个月,痊愈出院,随访18个月,平时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无再咯血.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天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医学实践证明,病人不良的情绪状态,不仅可以加重病情,甚至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本人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得出以下观察和调节病人情绪的方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舒建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张曼玲,这位资深望重的护理工作者,在她从业的岗位上,已经度过了35个寒暑春秋.从韶华妙龄,到两鬓染霜,她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这平凡而神圣的护理事业.而今,她由一名初出茅庐的护士新兵,成长为一位统领近800人护理队伍的管理者--护理部主任.
作者:陈英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截肢术是指经骨或关节将肢体截除的外科手术.由于截肢将造成肢体不可弥补的永久缺失,患者的心理、生理变化复杂.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0年3月对23例截肢患者采取心理支持及术后残端有效的分阶段护理,效果良好,23例病人均重建生活信心,并平稳地过渡到恢复期.
作者:王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产后出血的有关影响因素并探索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用群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采用容积法辅以面积法对全院2000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分娩的孕产妇有关资料进行收集.结果:全年分娩数为2260例,其中产后出血73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23%.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季节、孕妇的城乡差别、分娩方式、胎儿体重以及第一产程等.结论:要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必须做好产程的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处理,重视群体护理.
作者:唐赵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于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共对88例患者施行PTCA+Stent术,总结出了各类并发症的早期观察的方法,并加强对PTCA+Stent病人施行术后全方位的护理,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付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长效青霉素又称为苄星青霉素或长效西林,一次注射120万u,可维持15天,适用于轻症病人及用作预防感染.它溶解后为白色油悬剂,药液粘稠,按常规注射法(两快一慢即进针和拔针要快,推药液要慢),易产生药液堵塞针头的现象,常需更换注射针头重新注射,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浪费药液,同时造成护患双方的不愉快.为此,我们根据药液的性质,对常规注射法进行适当的改进,收效良好,其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庄良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在手术室内,甲醛气体熏蒸消毒至今仍为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我们对原有有机玻璃熏箱进行了改进,经过半年的临床使用,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丹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开展病危病例护理讨论,训练和培养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推动整体护理模式及病危病人的关怀护理的开展有积极作用.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凤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98年6月~1999年2月,我作为研修员赴日本岛根县中央病院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护理研修,感触很深,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在日本岛根县中央病院的研修体会.
作者:马香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成批的创伤急症,多指由于同一原因所引起的多人多样伤,其就诊来势急,病情复杂、常伴有复合伤,时间为突发性,需紧急救治.当突发性大批车祸伤员同时涌入急诊科,对急诊护士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何及时救治,体现了医院的应急能力和水平.现将成批车祸伤员的救治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岳明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产科镇痛已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在产科镇痛中,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佳,应用较广[1].产科镇痛包括分娩镇痛和剖腹产麻醉及术后镇痛,我科于2000年5月至2001年2月对106例剖腹产术后患者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并与同期采用杜冷丁间断肌注镇痛患者比较,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随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社会法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开始步入了法治时代,人们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日益加强,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生活之必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生队伍的法律意识,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时代的要求,成了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我院自1997年5月以来,多次修订和完善了全院带教计划,强化了法律意识,将法普遍运用于我院的临床带教之中,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沈建华;张彩虹;莫文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