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贤
护生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开始,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带教老师如何做好带教工作,帮助她们完成实习任务至关重要.
作者:李春尧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患,主要病理为食管裂孔扩大,环绕食管之膈肌角薄弱,致使腹段食管、贲门和胃底随腹压增高经宽大的裂孔而进入纵膈,共结果是胃内容物向食管返流.食管粘膜经常受胃酸刺激,继而发生食管炎、溃疡出血,乃至食管疤痕狭窄.其临床表现为:呕吐(可以自然溢出或喷射性)、呕血、黑便、咳嗽、气促、营养不良,贫血等.根据解剖缺陷及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Ⅰ型-滑脱疝,Ⅱ型-食管旁疝,Ⅲ型-混合疝,Ⅳ型-多器官型,以Ⅰ型多见[1].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0年2月共收治先天性食管裂孔疝63例,其中手术治疗27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袁望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五步蛇咬伤是本地区夏秋季较多见且较严重的疾病.五步蛇毒系血液毒,被咬伤后症状严重且并发症多,病程长,危险性大,伤后5~7天仍有可能死亡.咬伤部位多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常见.1主要临床表现1.1局部症状:血液毒具有强烈的溶组织、溶血或抗凝作用,故被五步蛇咬伤后局部症状较严重,伤处有剧烈疼痛,出血不止,肿胀明显,并迅速向肢体近端扩散、皮肤渐变紫绀,并有皮下出血,瘀斑及水泡(多为血性),局部有淋巴管和淋巴结炎.严重者发生患肢软组织坏死及并发化脓性或厌氧性感染及肢体坏死.
作者:李德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由于手术后疼痛,晚期癌症的疼痛,分娩疼痛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疼痛,使人类越来越清地的认识到疼痛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变及给病人带来的危害,自控镇痛技术(PCA)的临床普遍使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回顾2000年我科接受自控镇痛治疗术的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作者:何琼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国断指再植技术,成活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末节完全离断再植难度大,其中术后的细心观察与精心护理是再植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自1996年共实施末节手指末节再植手术31例,其中成活30例,失败1例,成活率为97.8%,现将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娄淑彩;李梅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普外科危重病人及发生术后并发症者常需辅以管饲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连续经泵滴注肠内营养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临料分组普外科危重及术后并发症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5~68岁,平均40.5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例.均置空肠营养管.
作者:黄梅兰;陈思曾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疼痛是由创伤、炎症、急性缺血、恶性肿瘤、手术后等多种原因引起,是人体对机体内外各种伤害性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剧烈的疼痛还会干扰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危害机体.因此,对疼痛病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合并主动脉漏大出血,在临床上实属少见,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于1996年8月2日患脑干出血,因病情危重行气管切开,在我院外治疗.护理20余天,由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于8月23日转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入院时,病人神志清楚,气管切开术后,呼吸26/分,咳嗽,痰较多且粘稠,四肢强直性瘫痪,二便失禁.在院外,家人自行吸痰,并且用一次性塑料导管尖端剪断直接在气管内吸痰.来我院后,护士在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吸痰时,发现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吸出,但未引起重视,于8月25日病人咳嗽后突然出现气管内大出血,呈喷射状,经多方积极抢救无效患者死亡.
作者:孙岩;张婕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学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实践,创新能力是衡量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新时期坚强、果断、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护理人才的关键.因此,老师应更新带教观念,提高带教意识,具体从三方面着手.
作者:李珊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出血是肝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可以导致病人的死亡,其出血的原因之一是患者凝血机制的异常.对279例肝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测定,同时进行了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谷丙转氨酶(ALT)、总肝红质(TB)检测.
作者:刘雨筱;陈俊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如牵引、针灸、电疗以及药物治疗等使症状明显好转,甚至可以治愈,但也有一部分脊髓压迫症状渐进性加重,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须采取手术疗法.我院骨科今年成功地开展了1例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间隙植骨融合术,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德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术后护理改进对产妇早期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观察记录1998年1~12月开展新式剖宫产并实施护理改进后234例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及泌乳情况,并与1997年同期常规切口剖宫产并实施常规护理的220例产妇术后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新式剖宫产术后护理改进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改进前显著提前,拔尿管后能自主排尿者明显增多,产后2~3天的泌乳量明显增加.结论:对新式剖宫产术后护理改进有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早期恢复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作者:李艳;李仁慧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健康教育的涵义,就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医学模式的发展,向人们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病房或病、损、残患者的家庭,健康教育更应贯彻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使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锻炼和护理,促进健康,重返社会.健康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功,语言的艺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作者:廖淑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移植获得成功后,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术前的特殊性及器官移植的现状,术后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若不能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会影响到移植肾的存活,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们对154例次的肾移植患者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沈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通过75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周围静脉中的应用,观察留置针与无针输液接头的同时应用能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延长、并发症减少.因堵塞而拔出留置针的发生率为零,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无针输液接头所具有正压作用无需对留置针再封管,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输液中的污染,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流速明显高出其它周围静脉输液,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了分秒必争的条件.其次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使用无需再使用针头连接留置针,避免了医务人员被针头扎伤的意外感染.无针密闭输液体现了静脉护理中的革新.
作者:陆川;王秀芳;金红兵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总结36例危重症患者实施浅低温人工冬眠疗法的并发症及护理.结果表明:早期、足够降温是救治脑损害危重症成功的关键.正确掌握冬眠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防止寒战的发生.当肛温降至32℃左右时,易引起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故有自主呼吸的患者,肛温应维持在34℃以上.及时纠正患者的低血钾及酸碱失衡,对预防心律失常尤其重要.治疗结束后,应采用自然复温方法,首先撤去冰袋、冰帽及冰毯机,待其自然复温,再逐渐减少冬眠药物直至完全撤除.防止体温反跳、寒战及脑损害加重.
作者:李石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根据现代护理框架理论设计调查表,对167例住院病人陪护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医院开展整体护理提供全面补偿护理,但仍有63.47%的患者希望有亲人陪伴;并且表明对陪护的需求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健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陪护率应是一个相对数率,而不能受到绝对率的限制.
作者:马嫦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护理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一个新兴的高层次教育,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1983年天津医学院建立护理系,1985年后我国相继有12所医科院校增设了护理本科教育,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我校(原湖南医科大学)从1995年招收第一届护理本科生,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2届近60名高级护理人才.认真研究当代护理本科生素质状况,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是现代医学模式对高级护理人才的基本要求.
作者:杨宇燕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随着社会法制的逐步健全以及卫生法规的不断完善,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日渐突出,已到了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程度.在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的法律问题,处理不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护理人员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掌握如何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病人和护士的切身利益.应用法律手段对各种护理活动进行调整和规范,不仅是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护理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者:许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如何将整体护理进一步纵深发展引向,通过对影响整体护理深入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传统护理模式的制约、护理队伍知识结构的限制、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和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护理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是阻碍整体护理进一步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使整体护理实践达到一个更高、更深入的层次,必须从重视护理观念的转变、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学术水平、完善后勤支持系统、完善管理体系以及重视整体护理理论和实践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
作者:姜燕;李乐华;李美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