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小君
剖宫产术后并发晚期产后大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宫缩弛缓和宫壁切口缝合不善所致.文献报道极少,临床上比较罕见.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以前,曾做过万余例手术,无一例发生此并发症,仅在近两年所做的千余例手术病人中遇到3例晚期大出血伴休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芳;匡瑞霞;梅焕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深静脉穿刺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操作过程复杂,需要时间长,给急救过程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我院ICU尝试用长套管针进行股静脉穿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长套管针股静脉穿刺术已成为我院ICU重症病人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郑坤;崔成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作为一种消费、服务、需要已被推向市场.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管理者的效能,促进医院的发展,我们借鉴了青岛市市立医院星级护理管理之经验,于2001年元月在我院原有学分制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了星级护理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吴祥云;赵水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胸腺瘤是成年人常见的纵隔肿瘤,好发于前上纵隔,治疗以手术为主.我科自1995年9月至2000年10月手术治疗胸腺瘤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花;贺翠香;常晓畅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虽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生机,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凡是生命都存在死亡的必然性.由于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及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加之安乐死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尚未被法律认可,故对于越来越多的在极端痛苦中挣扎的临终病人,临终关怀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现实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赖于兰;杨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院自1999年5月引进输尿管肾镜、气压弹碎石机,开展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306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于下.
作者:林友飞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疗养院是利用自然和人工疗养因子为疗养员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服务的专门的康复保健机构.疗养院的服务对象多是年老体弱的老干部,因此,掌握熟练的与老年疗养员的沟通技巧,是做好疗养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疗养院护士提高护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胡文萍;杨茜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体检中高血脂的情况,分析高血脂发病有关原因.加强健康宣教,降低高血脂的发病率,减少高血脂的并发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方法:根据本院体检600例血脂的实验室结果及答卷调查,并对高血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脂发病率为32.3%,其中新发现病例占10.5%;②高血脂与喜食肥肉、内脏、喜食宵夜、少运动有关;③高血脂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肥胖普遍高于正常者;④对高血脂态度持不关心者,血脂偏高有57.8%,高血脂有38.1%.结论:急待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对高血脂的认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等等,降低高血脂发病率.
作者:廖雪华;谢凤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使用留置套管针后,病人担心的问题是感染、疼痛、出血,以及套管针的脱出、折断、药物外渗等,而这些问题又与置管前病人是否接受过指导,置管的顺利与否,置管后并发症等因素有关.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置管前后护理,使病人密切配合,大大延长了留置时间,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廖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我国传染极为广泛和严重,成人感染率为30%,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而乙型肝炎的治疗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恢复肝功能减轻症状已有一定成果,但在对抗病毒,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无明显突破.我科于1998年10月~2000年10月运用现代西医技术和祖国传统中医学说结合的新型高科技产品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乙型肝炎取得一定疗效,现将其疗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龙慧玲;黄艾琼 刊期: 2001年第12期
TPN,即完全胃肠外营养,在基层医院病例不多.实行TPN,要求几种营养液同时混合滴入,常常会碰到专用管道批量买进后因用量不多造成使用期限过期,或者是没有专用输液器,给工作带来困难.2000年1月以来,我院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器三条与三通管连接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青霉素假阳性反应误认者较多,其因素为轻信病史,怕担风险,业务技术不熟练,皮试液未做到现配现用,皮试液不规范,酒精过敏,空气未排尽.通过对39例患儿的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的观察分析,给予相应的处理方法,使患儿得到正确的皮试判断和治疗.
作者:马巧惠;李艳晖;奚云昭;岳保仙;洪瑞芬;吴桂兰;赵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小儿癫痫是一种由于脑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惊厥为特点.反复发作的惊厥可致惊厥性脑损伤.因而,临床护理的目的就是减少惊厥发作.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大多数患儿惊厥发作前有明显的诱因,同时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旷小君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婴儿重症腹泻是因喂养及护理不当,由肠道内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综合征,临床表现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作者:张有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报告乳癌根治术同期应用硅凝胶乳房假体置埋隆乳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假体的选择,消毒,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经随访感到手术后乳房多项外在指标均较满意.减轻了既往乳癌根治术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精神和肉体的不适.
作者:吴淑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硝酸甘油加高频吸氧治疗ARDS的护理配合.方法:采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与高频吸氧改善其肺的通气功能,提高氧的摄取率纠正低氧血症.治疗过程中其护理要点主要是准确使用药物剂量,根据病人情况及时调整输入速度,密切注意病人动态变化,特别是呼吸与空气监测,熟练掌握机械通气仪器的使用.结果:9例因溺水而致ARDS的病人经上述治疗与护理,均抢救成功.
作者:罗润莲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糖尿病(DM)昏迷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昏迷和非酮症性高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HDC),二者均为DM患者的血糖异常增高所致症状群,是Ⅱ型DM严重的并发症,为内科急症之一,其中以DKA昏迷为常见.NHHDC发生率约为DKA的1/6~1/10[1].随着人口年龄老化,老年DMⅡ型病人增多,DM昏迷的发生率也增加,近年来关于DM昏迷护理各方面的文章较多,本文对其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树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主要的致死、致残的常见病,据当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它是构成人类三大致死病因之一.大部分患者病情来得较急,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及时抢救治疗及时恢复功能,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郭琳华;郝秉丽 刊期: 2001年第12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医院待产室和产房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使产妇在产时与家人隔离,接触的只是一个个忙碌和陌生的医务人员,得不到专人的持续的关心、照顾与支持.
作者:龚灿辉;王满凤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本市护理病历书写状况.方法:组织我市护理专家对近3年12所医院22个模式病房的护理病历进行随机检查.结果:目的护理病书写水平较低,资料收集不全占25%,护理诊断错误65%,相关因素不准确52%.结论: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势在必行,应强化护理是一门独立学科,是一种专业的观念,加强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完善护理病历表格.
作者:叶政君;巫铭珠;刘小明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