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式的探讨

陈拉妮;黄春容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 手术, 腹腔镜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提高术前诊断率和探讨佳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卵巢内异症240例的诊治过程.结果:全部病例42.5%有痛经症状.而单纯卵巢病变75%轻度痛经,5%中度痛经,无重度痛经;合并盆腔子宫病灶的有38.68%中~重度痛经,有1.89%轻度痛经.分期Ⅰ期占3.3%,Ⅱ期24.58%,Ⅲ期62.92%,Ⅳ期9.17%.血清CA125异常率为72.5%,浓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9.6%,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60%,术中行卵巢内异症囊肿剥离有87.1%会剥破.保守性手术中的腹腔镜手术所需的时间及出血量均短于和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痛经并非卵巢内异症的必见症状,痛经的有否及程度的严重性与卵巢内异症囊肿的大小无关,而与子宫及盆底病灶浸润的程度有关.术前辅助B超+CA125可帮助诊断,而确诊有赖于手术或腹腔镜检查,手术治疗是卵巢内异症的主要手段,镜下操作以视野清晰、粘连松解彻底、时间短、出血少为优势.术中宜穿刺吸收囊内巧克力液后再行囊壁剥除以减少盆腹腔污染.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卵巢妊娠的对照研究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44例卵巢妊娠的临床特征,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妊娠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1996~2004年的44例卵巢妊娠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4例卵巢妊娠为研究组,行剖腹手术治疗的20例卵巢妊娠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44例卵巢妊娠全部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全部发生破裂,占同期异位妊娠总数的2.06%,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特征为腹痛明显,无明显停经史,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P<0.01),静脉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腹手术组(P<0.01),住院费用明显多于剖腹手术组(P<0.01).结论:卵巢妊娠的发生可能与盆腔炎症,IUD有关,对于卵巢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的.

    作者:陈西林;于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儿科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儿科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情况.方法:抽查2 619份病历的有关抗感染用药.并对20种抗生素的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科抗感染用药使用率为66.63%(包括单用和联用).结论:该科抗感染用药普遍存在泛用、滥用现象.为此,需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控制滥用抗感染用药,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当务之急.

    作者:向玉燕;宋滨滨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的初产妇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使用者6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有效率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05.观察组产妇24 h内开始泌乳的例数、哺乳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24 h内肛门排气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赵风霞;屈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04年6月就诊的712例停经≤49d的健康妇女中行药物流产后有出血淋漓不断、B超提示宫内残留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米索前列醇、催产素及期待疗法,观察残留物的排出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用药当日残留物排出率米索组为85.71%,催产素组为37.14%.7d内排出率3组分别为94.29%、42.86%、10.00%,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药后阴道流血7d内血止者3组分别为77.14%、71.43%、47.50%,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两组与第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患者及时再次给予米索可有效促使残留物排出,避免长时间出血引起的感染及清宫术带来的痛苦.

    作者:翟琦玮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生部位及盆腔情况;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的关系.结果:76例重复异位妊娠均发生在输卵管,70例术中见输卵管与卵巢及盆腔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或输卵管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发生率为92.1%;首次异位妊娠行保守性治疗82.6%原患侧再次发生异位妊娠;药物性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原患侧发生重复异位妊娠,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盆腔粘连和输卵管炎症与保守性治疗是引起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原因.

    作者:吴越;刘丹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Ⅰ缺失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uman leucotyteantigen,HLA)表达缺失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特异性鼠抗人HLA-Ⅰ类分子单克隆抗体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62例宫颈癌组织中有42例HLA-Ⅰ抗原呈阳性表达,20例呈阴性表达,阴性表达率32.3%.HLA-Ⅰ抗原阳性表达组织中CD3+T和CD8+T细胞数量明显多于HLA-Ⅰ抗原阴性表达组织,肿瘤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HLA-Ⅰ抗原下调有关.结论:宫颈癌组织存在HLA-Ⅰ抗原部分缺失,形成了免疫逃逸,导致了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

    作者:殷观伟;王冬;王占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非妊高征孕足月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对母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增长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孕足月、非妊高征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92例,妊娠期糖耐量低减(GIGT)患者96例,妊娠期糖代谢正常者60例,分析各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其对母儿的影响.结果:孕前体重:正常组与GIGT组、GDM组相比均有差异(P<0.05),GIGT组、GDM组相比无差异(P>0.05),孕期增重:各组间无差异(P>0.05).空腹血糖:正常组与GIGT组相比无差异(P>0.05),与GDM组相比有差异(P<0.05),GIGT组与GDM组相比有差异(P<0.05).空腹血糖、胎儿体重随孕期增重增加而升高,空腹血糖,孕期增重<10 kg与10 kg~组间相比无差异(P>0.05),余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胎儿体重,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黄疸、巨大儿发生率随孕期增重增加而升高.剖宫产:孕期增重10kg~与15~20kg组相比无差异(P>0.05),余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产后出血、巨大儿:孕期增重>20kg组发生率增高,有差异(P<0.05),余各组间均无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黄疸:孕期增重<10 kg与>20kg组发生率增高,与10kg~及15~20kg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孕前体重有一定关系,对孕期增重无影响.孕期增重对母儿具有一定影响,随孕期增重增加空腹血糖、产后出血、巨大儿发生率均升高,以>20 kg组明显.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黄疸在<10 kg与>20kg组增高.因此孕期增重以不超过20kg为宜,好控制在10~15 kg.

    作者:张群;陈静;袁宏涛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早孕未产妇女行人工流产时对宫颈的扩张作用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未产妇女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人工流产术前2 h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术中官腔注入利多卡因,观察术中宫颈扩张的程度、镇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82%的受术者可直接通过7号吸管吸宫,术中无痛率达62%,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儿童睡眠呼吸异常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睡眠呼吸异常(SRD)的病因.方法:对2002年5月~2004年5月诊治的62例SRD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扁桃腺肥大占53.23%;腺样体肥大占30.65%;扁桃腺及腺样体同时肥大占8.06%;鼻息肉占3.23%;肥胖儿占3.2%;先心病占1.61%.结论:扁桃腺肥大和腺样体肥大是SRD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手段.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孕妇产前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心理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做好产前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孕晚期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妇抑郁、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群(P<0.05).孕前有抑郁症状者占48.0%,有焦虑症状者占68.0%,两者与年龄、职业无关.结论:产前应对孕妇进行心理咨询与指导,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疏导孕妇心理压力,以提高孕产妇身心健康.

    作者:袁浓根;赵苗青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81例女性淋病患者孔蛋白基因型分布及与相应多克隆抗体的反应特性

    目的:采用PCR和探针技术分析临床淋病奈瑟菌野生株孔蛋白基因的基因型,并和相应多克隆抗体进行反应以检测基因突变对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从淋病奈瑟菌野生株中扩增出特征性的孔蛋白基因片段,再用探针检测相应的高变区情况,以区分不同的准种(亚型),后分别与原核表达的标准菌株孔蛋白多克隆抗体进行反应,观察相应的滴度.结果:孔蛋白基因型为A型的有35例,其余46例为B型.孔蛋白A型基因型变化较小,与抗体的反应性较一致;孔蛋白B型基因型变化稍大,但不影响与多克隆抗体的反应活性,A型与B型存在交叉反应,但活性较低,滴度<1:40.结论:通过分析不同孔蛋白基因型淋病奈瑟菌与相应多克隆抗体的反应情况,有助于考察孔蛋白原核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效应,对于人工合成出能针对绝大多数临床基因变异菌株的探针用于检测或治疗性抗体的制备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启发;廖芳;叶嗣颖;崔斌;熊萍;万沐芬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1064例农业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天津市农业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064例农业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生殖道疾病患病率38.06%.宫颈炎居首位18.89%,阴道炎次之11.00%,子宫肌瘤5.83%,附件肿瘤2.44%等,生殖道疾病的高发人群为围绝经期妇女.结论:宫颈炎、阴道炎对妇女健康危害较大,是重点防治的疾病;围绝经期妇女是生殖道疾病的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焦丽;黄元英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腹腔镜在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诊治中的应用

    采用腹腔镜对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及时诊断和处理,既避免开腹手术留下痕迹而造成的生理及心理负担,又能及时诊断治疗.笔者对4例青春期附件包块腹腔镜手术分析如下.

    作者:陈仙黔;蒋珍英;陈沂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长春市学龄前儿童气质特性与行为偏异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气质特性与行为偏异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及对长春市7所幼儿园720人学龄前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行为偏异组中难养型的比例明显增多且气质特点在活动水平、规律性、趋避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注意分散度这6个气质维度的得分与无行为偏异儿童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在品行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学习问题这5个因子的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行为偏异的儿童的气质类型以难养型居多并有其独特性,应根据其气质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邢杰;罗海英;李爱丽;冯玉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北京市0~6岁儿童健康与育儿环境分析

    北京市作为首都,为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基本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北京市儿童的生存和健康状况基本良好:儿童死亡水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营养状况良好;体质状况在不断得到加强;高血铅的比例明显下降;骨骼发育强度监测基本良好;家长具有基本正确的育儿行为.但儿童生殖健康需引起关注.为促进儿童发展,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多部门合作推动儿童保健的普及与深入;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卫生保健布局应当随之调整;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国家投入,建立监测体系;保健部门与临床部门建立密切的关系,形成儿童发展的绿色通道;给家长一个正确的导向,给儿童创造一个幸福的童年成长环境.

    作者:滕红红;朱雪娜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听力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尽早医学干预.方法:对75例HIE病情稳定患儿和75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分别给予耳声发射(OAE)听力检测,对OAE异常者,给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BAEP异常者,尽早医学干预,并定期随访3个月.结果:75例HIE,OAE异常43例,异常率为57.33%;对照组75例,OAE异常3例,异常率为4.00%.43例HIE OAE异常者BAEP异常29例45耳,异常率为38.67%(29/75).其中BAEP轻度异常22耳,中度异常17耳,重度异常6耳;轻度HIE25例50耳,异常5耳(10.00%),中度HIE30例60耳,异常23耳(38.33%),重度HIE 20例40耳,异常17耳(42.50%).75例HIE BAEP随访29例,1个月时异常13例(17.33%),2个月时异常3例(4.00%),3个月时异常1例(1.33%),被确诊为单耳轻度听力障碍.对照组3例OAE异常者BAEP均正常.结论:HIE可致新生儿听力障碍,HIE病情越重,BAEP异常率越高.但随着HIE病情的好转,听力障碍也逐渐好转.

    作者:郑波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500对围婚期男女生殖健康知识测试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向围婚期人群宣传和普及相关保健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终促进他们在婚后能成功地做到计划受孕,顺利度过妊娠、分娩期,保障母婴健康,本文对500对围婚期男女进行了有关性卫生保健、新婚避孕、孕前保健、遗传病的基本等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作者:韩梅;孙正鸣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瑞芬太尼预防丙泊酚注射痛

    目的:探讨输注瑞芬太尼是否能有效地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方法:93例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1例.A组用药为瑞芬太尼0.3 μg/kg;B组用药为2%利多卡因40mg;C组为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ml.用VAS法对各组丙泊酚注射痛进行评分.观察各组对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结果:C组注射痛的发生率为70.9%,与C组相比A组(25.8%;P<0.01)及B组(29.0%;P<0.01)注射痛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与C组相比A组及B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P<0.01),A与B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瑞芬太尼与利多卡因一样可有效地预防注射痛,与丙泊酚配合使用可成为一种新的静脉麻醉方法.

    作者:王凤君;湛冰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之不孕症48例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内分泌紊乱中常见的一种异质性疾病,是一组表现为肥胖、多毛、不孕和卵巢囊性增大的综合征.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之不孕症48例,并与单纯西药组42例进行对照.结果:2组妊娠率分别为70.83%和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提高患者受孕率.

    作者:林芸 刊期: 2005年第13期

  • 口服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混悬液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米索)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6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83例口服米索混悬液,每1 h 1次,每次10ml,出现宫缩即停药,否则直至服用达10次.B组83例静滴催产素引产作对照组.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2.78%和83.14%(P<0.05).宫颈评分≤5的孕妇A组引产有效率高于B组(P<0.05).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口服米索混悬液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方法.

    作者:余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