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芳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罗比卡因复合吗啡行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以寻求合适浓度罗比卡因复合低浓度吗啡,用于下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8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导管分别留置于L1~2椎间隙,向上3.0 cm,2%利多卡因维持术中麻醉,将上述产妇随机分为四组:(①0.05%罗比卡因+0.004%吗啡(R0.05组);②0.1%罗比卡因+0.004%吗啡(R0.1组);③0.2%罗比卡因+0.004%吗啡(R0.2组);④0.125%布比卡因+0.004%吗啡(B组),每组各20例.观察产妇24 h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VAS,镇静评分,Prine Henry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的变化;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延迟排气,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情况;并记录四组产妇24 h内总用药量.结果: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合度四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改良Bromage scale:B组>R0.2组>R0.1组或R0.05组(P<0.05),尿潴留、延迟排气发生率B组>R0.2组>R0.1组或R0.05组(P<0.05),吗啡用量R0.05组>R0.1组>R0.2组>B组(P<0.05).四组患者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1%、0.05%罗比卡因复合低浓度吗啡能够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小,是一种理想的适合于下腹部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
作者:岳静;张毅;张咸伟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防治妊高征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1990~2001年间收治的11例妊高征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痫4例均不同程度脑内出血,出血量30~80ml,经手术、保守治疗,治愈3例,良好2例,中残4例,死亡2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母婴监护、开展妊高征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妊高征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李倩;李文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技巧.方法:总结、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改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单极电凝钳少量钳夹、缓慢移动法切除输卵管间质部的手术方法,与传统术式相比,该方法具有不必缝合、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出血少、无持续异位妊娠发生等优点.结论:改良的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方法不仅可降低操作难度和术中出血率,而且易于学习和掌握.
作者:左越;柳晓春;郑玉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对367例山西地区新生儿手足抽搐症患儿做了血清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测定,低钙血症患儿278例,平均值(1.57±0.18)mmol/L,小儿低钙78例,平均值(2.08±0.74)mmol/L,正常者11例,平均值(2.5±0.05)mmol/L;低镁患儿159例,平均值(0.55±0.16)mmol/L,正常者208例,平均值(0.79±0.1)mmol/L.22例正常小儿作对照组,血钙测定平均值(2.66±0.14)mmol/L,血镁测定平均值(0.8±0.13)mmol/L.结果表明,新生儿手足抽搐症低钙血症的患儿达76%,低镁患儿达43%.
作者:闫利方;郭存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女性更年期是女性自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度到老年期的一段转折时期.女性更年期是女性脆弱的生命阶段.75.1‰绝经期女性出现更年期症状[1],而在一系列综合症状中,心理异常变化显得十分突出.
作者:崔妫 刊期: 2005年第15期
智齿冠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是由于智齿(第三磨牙)阻生或萌出位置异常,牙冠被软组织覆盖,龈瓣与牙冠间形成盲袋,细菌与食物残渣易滞留其中,而导致冠周牙龈发生的炎症.
作者:周晓萍;白宇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以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大量致病性厌氧菌增多而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症状的一种疾病.我院门诊2004年4~7月共检测1 260例,其中59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引起感染的厌氧菌有加德纳菌、类杆形细菌、弯曲形弧菌和革兰阳性细菌.
作者:侯春玉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发生及影响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提出儿童保健的工作重点.方法:对1998年12月~2004年12月出生收治的20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LBWI的主要原因有胎膜早破(57.5%)、宫内感染(35.1%)、多胎(双胎)妊娠(24.5%)、妊高征(20.2%)、脐带绕颈(18.8%)、前置胎盘(5.3%)、其他原因不明(16.3%),主要的死亡原因有NRDS、颅内出血、肺出血及败血症.结论:提高VLBWI近远期存活率必须早期发现,除重视儿科的处理,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之外,需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
作者:邹坤;谢火华;王颖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卵巢功能在40岁以前出现衰竭,其病因涉及遗传性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改变等;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其诊断和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难点.
作者:史樱;刘玉兰;阮祥燕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3月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52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息肉45例(86.54%),单发38例,多发7例,乳头状多,其次为桑椹状及舌状.声像图大多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团.结论: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简单、准确,并能避免盲目的刮宫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洁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总结2001~2003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3年的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在一个比较适当的水平.②其中经产妇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③剖宫产指征中,臀位剖宫产、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剖宫产率上升.结论:保持适当的剖宫产率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邝凤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新生儿窒息死亡的状况.方法:分析1998~2002年北京市新生儿窒息死亡的监测资料.结果:北京市新生儿窒息死亡专率总体水平趋于下降,地区分布显示,城区占17.02%~22.22%,近郊区占39.68%~48.94%,远县占30.77%~38.00%;93%以上的窒息新生儿死前在市、县级医院就诊,92%以上的窒息新生儿死前经住院治疗.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对北京市新生儿窒息死亡专率的下降起了重要作用;近郊区、远县窒息新生儿死亡构成比高于城区,提示应在此地区建立转运体系,并进行危重病儿征象识别的培训.建议在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同时,加大力量开展对产前防治窒息的应用性研究,力争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下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作者:袁雪;王惠珊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对于双胞胎问题,在基础遗传学及疾病发生与遗传关系方面已做了不少研究,但关于双胞胎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其对人口素质的影响报道很少.
作者:王福彦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内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计划免疫情况调查,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管理办法.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1.5~5岁的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社区的积极参与、妇儿保医师的及时入户指导和巡回接种、提高正规医院分娩率、政府给予资助等途径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作者:曾祥芬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宫内取材进行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产前诊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联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巢式PCR(N-PCR)和逆转录PCR(RT-PCR)分析武汉、上海和沈阳三地6 723例育龄妇女和孕妇HCMV感染状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育龄妇女活动性HCMV IgM检出率为6.11%,其中孕妇和非孕妇间无显著性差异.活动性感染孕妇绒毛、脐血HCMV感染率分别为51.52%、66.18%,明显高于对照组.先天性感染儿发生异常妊娠结局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感染儿.宫内取材所致妊娠丢失率均无显著增加,其检查结果与出生后的诊断一致.结论:宫内采集绒毛、羊水、脐血进行产前诊断,安全性和可靠性良好,可为胎儿的取舍提供依据.
作者:邓东锐;闻良珍;陈素华;熬黎明;刘兰清;凌霞珍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河北省孕产妇保健状况,找出今后工作重点.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30名1998年1月1日~2003年8月1日在我院做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保健状况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产前检查率城市为100.00%,农村为95.03%.被调查地区妇女产前检查次数少,40.85%的孕产妇接受过5次以上产前检查,且63.33%的妇女是在孕12周以后才接受第一次产前检查.产前检查的地点主要在县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农村主要在乡镇卫生院.产后访视率城乡分别为49.46%和33.78%.剖宫产农村为12.87%,城市为44.57%,城市是农村的3倍.产妇住院分娩率城乡差异大,农村产妇在家中分娩的比重高,城市住院分娩率为74.46%,而农村仅为45.40%.农村产妇在家中分娩的主要原因:经济困难占13.33%,来不及去医院占17.58%,认为没必要去医院的占58.7%,交通不便占10.30%.在家中分娩的产妇中,非专职接生人员占相当比重.农村产妇分娩花费在1 100元及以上的为17.29%,城市为78.80%,城市是农村的4倍.结论:提高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降低住院费用,改善旧的生育观,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是当前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作者:薛玉凤;王新立;卢安;高贵军;孙纪新;马昱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2001~2004年清远市的婚检情况,为做好新时期的婚姻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清远市各医院的婚检资料和我院2004年10月以后出生的新生儿体检资料.结果:2001年1月~2004年12月共有50 841例男女青年接受了婚前保健服务,婚检率为31.02%,男:女为1.000 7:1.000 0;疾病检出顺位是内科疾病(3.53%),传染疾病(2.20%),生殖系疾病(1.79%),其它疾病(1.66%)和遗传疾病(1.12%).自2003年以来城乡婚检率逐年显著下降(x12=3440.8,x22=15034.8,P<0.001),2004年乡镇婚检率近于零报告.新生儿体检共1 617例,其中地贫检出率为11.01%,G-6PD缺陷检出率为5.13%.结论: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实施后,婚检工作形势严峻,应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向杏群;刘建安;宋国色;胡建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子痫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高征子痫患者的产前保健情况、抽搐时间及处理.结果:35例子痫患者产前保健≤5次的占88.6%,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外界不良刺激、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及时、硫酸镁用量不足均易诱发子痫.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工作,防治临产和产后高血压以及防止诱发因素是预防子痫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爱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B超图像特征及治疗手段与转归.方法:总结318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术前B超图像特征,术中临床分期,病理分类及术后治疗与转归.结果:318例卵巢肿瘤中,良性290例,交界性5例,恶性23例.290例良性肿瘤均行手术治疗,1例粘液性囊腺瘤经腹腔镜手术摘除后3个月满腹种植,1例卵巢甲状腺肿部分区域生长活跃者术后1年复发并广泛转移,8例术后1~5年后再次发生卵巢良性肿瘤.5例交界性肿瘤中,2例术后2个月~半年复发并广泛转移(2个月转移者系经腹腔镜手术后).23例恶性肿瘤手术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Ⅳ期2例,恶性肿瘤共有13例死亡.结论:定期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可及早发现卵巢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单纯肿瘤切除后预后较好,恶性肿瘤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而交界性肿瘤及细胞生长活跃者单纯手术治疗后有短期复发倾向,预后不良;经腹腔镜切除卵巢肿瘤应严格选择病例.
作者:郭清清;刘正香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对危重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探讨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重程度和死亡率.方法:对247例危重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130例,予早期干预.方法为危重症患儿不论有否胃肠功能障碍均予:①留置胃管观察胃内出血及胃潴留情况;②合理禁食及进食;③保护胃肠粘膜;④平衡肠道微生态;⑤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即予相应的止血措施;⑥有腹胀予胃肠减压及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117例,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时才给予相应治疗.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别为20例和46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7.66,P<0.05);②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程度,观察组:早期13例、中期4例、晚期3例;对照组:早期16例、中期14例、晚期16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0.79,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死亡分别为2例和14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7.73,P<0.01).结论:危重症患儿早期给予胃肠功能保护能明显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也可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危重症患儿的死亡.
作者:农淑萍;黄卫东;孙毅;李凯红;朗新玲;许锦姬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