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李文纲
目的:分析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相关因素与阴道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140例高龄初产妇,其中89例剖宫产,51例阴道分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龄初产妇占同期分娩产妇的2.27%,剖宫产率63.57%,阴道分娩率为36.43%,新生儿窒息率为2.08%.结论:高龄初产妇中,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妇.在无明显剖宫产指征情况下,应通过阴道试产,一般能经阴道分娩,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陈美秀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医院出生儿先天性髋脱位(CDH)早期发现和有效防治的途径.方法:调查总结6年间3家医院11 256例在医院出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Lehmann和Garvey评定标准[1,2],从中筛选出CDH易患儿,常规为其应用外展尿布或兜带进行护理3~4个月,进行影像和病理学检查,从中确认不稳定髋(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患儿,及时采取非传统关节切开手术治疗,总结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1 256例医院出生儿中CDH易患儿为189例,占16.8%o.这些易患儿经采用简便防护措施3~4个月,确诊为不稳定髋者8例,占0.71%,上述8例患儿经非传统手术等治疗6~18个月,均获治愈.脱位畸形预防成功率100%,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结论:通过对医院出生儿进行普查和跟踪随访,可尽早发现有CDH发生倾向的患儿,及时为这些患儿采取相应防护措施,能够达到避免关节切开手术,预防脱位发生的治疗目的.
作者:张杰;李晓光;闫洪印;刘凤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防治妊高征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1990~2001年间收治的11例妊高征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痫4例均不同程度脑内出血,出血量30~80ml,经手术、保守治疗,治愈3例,良好2例,中残4例,死亡2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母婴监护、开展妊高征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妊高征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李倩;李文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卵巢单纯性囊肿是卵巢肿瘤中的一种,对已经确诊且符合手术特征的患者,以往均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开展了腹腔镜治疗.
作者:丁立新;温晓梅;夏昭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罗湖区2~5岁集体儿童体格变化趋势,为儿童保健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AS8.1统计软件包,分析罗湖区2000~2004年集体儿童体格发育资料.结果:5年间全区集体儿童身高(身长)、体重增长合格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逐年下降(P<0.01);儿童肥胖逐年增高(P<0.01);不同性质托幼机构在园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以国家办园较好(P<0.05).结论:加强集体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防治儿童营养不良、预防和干预肥胖儿等是巩固、提高集体儿童体格发育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丽环;李萍;李秀琼;麦素曼;陈秀娟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C-myc、PTEN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的变化情况,以及C-myc、PTEN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公司)二步法检测28例子宫内膜癌,1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5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及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切片中C-myc、PTE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从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癌组织C-myc表达有增强的趋势;相反,PTEN表达有降低的趋势.②C-myc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明显过表达.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③C-myc、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韦玮;吴晓玲;孙袁;仝铁;李惠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官腔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有宫腔疾病的30例患者行经阴道超声子宫造影检查,并与临床和病理对照.结果:30例患者中,诊断为内膜息肉1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例,黏膜下肌瘤3例,不全纵隔子宫2例,正常宫腔4例.其中1例妊娠组织残留误诊为内膜息肉,其余均与临床和病理相符,诊断准确率为96.7%.结论:超声子宫造影是一项操作简便,痛苦少,无并发症的检查方法.对宫腔内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
作者:郭红;施洁;滕淑琴;张丽萍;金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对20例分娩期子宫破裂患者的抢救处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0例分娩期子宫破裂全部发生在院外,14例为完全破裂,6例为不完全破裂,疤痕子宫破裂3例,失血量3 000~4 000 ml 2例,2 000~3 000 ml 6例,1 000~2 000ml9例,1 000 ml以下3例,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14例,6例行修补术,无1例死亡,死产12例,新生儿窒息6例,2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正常,围产儿死亡率60%.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围产知识宣教,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及加大政府投入,打击非法诊所,坚持住院分娩,合理使用催产素,可以避免子宫破裂的发生.
作者:李惠霞;朱燕红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总结2001~2003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3年的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在一个比较适当的水平.②其中经产妇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③剖宫产指征中,臀位剖宫产、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剖宫产率上升.结论:保持适当的剖宫产率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邝凤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鼻骨的超声表现与显示手法,提高对正常胎儿鼻骨结构的认识,评价其在胎儿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院行彩超检查的孕妇613例,孕龄14~40周,对每一胎儿面部进行冠状、矢状及横切面扫查,并测量鼻骨长度.结果:中孕期正常胎儿鼻骨显示率为100%,613例筛查中1例无鼻且眼距近,有染色体异常,1例鼻骨短并有少量胸腹腔积液及大胎盘,为基因异常.3例均未见其他较大畸形并均经产后及行中期引产后证实.结论:超声测量胎儿鼻骨长度方法简单、可靠,容易掌握,再结合孕妇血清AFP和Free-β-HCG,对胎儿先天缺陷进行产前筛查有实用价值.
作者:马晓芹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经B超诊断稽留流产的486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随机选择同期早、中孕行药物流产600例做对照,观察其疗效、排胎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副作用.结果:研究组完全流产341例,不全流产123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95.48%,平均排胎时间(6.23±4.26)h,出血量(35.6±15.26)ml,无严重并发症,与同期早孕药物流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与早孕药物流产同样安全可行.
作者:唐本雄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国内外15篇有关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病例对照结果进行了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关联明显(Z=4.93,P<0.00001),合并OR值为1.51,0R95%CI为1.28~1.77.结论:被动吸烟是儿童哮喘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魏莉;袁萍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内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计划免疫情况调查,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管理办法.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1.5~5岁的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社区的积极参与、妇儿保医师的及时入户指导和巡回接种、提高正规医院分娩率、政府给予资助等途径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作者:曾祥芬 刊期: 2005年第15期
智齿冠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是由于智齿(第三磨牙)阻生或萌出位置异常,牙冠被软组织覆盖,龈瓣与牙冠间形成盲袋,细菌与食物残渣易滞留其中,而导致冠周牙龈发生的炎症.
作者:周晓萍;白宇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以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大量致病性厌氧菌增多而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症状的一种疾病.我院门诊2004年4~7月共检测1 260例,其中590例患有细菌性阴道病,引起感染的厌氧菌有加德纳菌、类杆形细菌、弯曲形弧菌和革兰阳性细菌.
作者:侯春玉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发生及影响存活率的相关因素,为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提供依据,提出儿童保健的工作重点.方法:对1998年12月~2004年12月出生收治的20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LBWI的主要原因有胎膜早破(57.5%)、宫内感染(35.1%)、多胎(双胎)妊娠(24.5%)、妊高征(20.2%)、脐带绕颈(18.8%)、前置胎盘(5.3%)、其他原因不明(16.3%),主要的死亡原因有NRDS、颅内出血、肺出血及败血症.结论:提高VLBWI近远期存活率必须早期发现,除重视儿科的处理,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并发症之外,需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
作者:邹坤;谢火华;王颖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喂养方式,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婴儿家长的科学喂养知识水平及降低婴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用标准方法测量婴儿身长、体重,应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进行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以问卷了解婴儿的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率及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与全国水平接近.体格发育正常婴儿的贫血患病率低于体格发育异常儿,7~12月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高于0~6月儿.影响7~12月儿童体格发育主要食物是谷类、鸡蛋及其摄入频率.结论:要减少婴儿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对广大农村婴儿家长进行婴儿辅食添加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周小玉;张海咏;章永红;杜风云;刘海侠;钱浩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子痫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高征子痫患者的产前保健情况、抽搐时间及处理.结果:35例子痫患者产前保健≤5次的占88.6%,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外界不良刺激、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及时、硫酸镁用量不足均易诱发子痫.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工作,防治临产和产后高血压以及防止诱发因素是预防子痫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爱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卵巢功能在40岁以前出现衰竭,其病因涉及遗传性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改变等;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其诊断和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难点.
作者:史樱;刘玉兰;阮祥燕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女性不孕症进行了腹腔镜检查,其中112例施行了腹腔镜手术.结果:60.0%(72/120)为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因盆腔炎引起的输卵管病变达94.4%(68/72),其他因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等.HSG与输卵管腹腔镜检比较总符合率为70.83%(85/120),手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比术前提高80.68%(69.2/38.3).结论:腹腔镜检查及手术是当前诊治女性不孕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曹桂荣;赵昌银;杨湘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