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施洁;滕淑琴;张丽萍;金贝
目的:探讨妊高征子痫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高征子痫患者的产前保健情况、抽搐时间及处理.结果:35例子痫患者产前保健≤5次的占88.6%,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外界不良刺激、剖宫产术后镇痛不及时、硫酸镁用量不足均易诱发子痫.结论:加强围产保健工作,防治临产和产后高血压以及防止诱发因素是预防子痫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爱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1995年以来我中心收治因输卵管梗阻致不孕的患者500余人,对其中123例采取宫腔注射加中药内服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作者:王县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总结2001~2003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3年的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在一个比较适当的水平.②其中经产妇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③剖宫产指征中,臀位剖宫产、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剖宫产率上升.结论:保持适当的剖宫产率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邝凤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相关因素与阴道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140例高龄初产妇,其中89例剖宫产,51例阴道分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龄初产妇占同期分娩产妇的2.27%,剖宫产率63.57%,阴道分娩率为36.43%,新生儿窒息率为2.08%.结论:高龄初产妇中,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妇.在无明显剖宫产指征情况下,应通过阴道试产,一般能经阴道分娩,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陈美秀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喂养方式,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婴儿家长的科学喂养知识水平及降低婴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用标准方法测量婴儿身长、体重,应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进行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以问卷了解婴儿的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率及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与全国水平接近.体格发育正常婴儿的贫血患病率低于体格发育异常儿,7~12月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高于0~6月儿.影响7~12月儿童体格发育主要食物是谷类、鸡蛋及其摄入频率.结论:要减少婴儿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对广大农村婴儿家长进行婴儿辅食添加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周小玉;张海咏;章永红;杜风云;刘海侠;钱浩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B超图像特征及治疗手段与转归.方法:总结318例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术前B超图像特征,术中临床分期,病理分类及术后治疗与转归.结果:318例卵巢肿瘤中,良性290例,交界性5例,恶性23例.290例良性肿瘤均行手术治疗,1例粘液性囊腺瘤经腹腔镜手术摘除后3个月满腹种植,1例卵巢甲状腺肿部分区域生长活跃者术后1年复发并广泛转移,8例术后1~5年后再次发生卵巢良性肿瘤.5例交界性肿瘤中,2例术后2个月~半年复发并广泛转移(2个月转移者系经腹腔镜手术后).23例恶性肿瘤手术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10例,Ⅲ期10例,Ⅳ期2例,恶性肿瘤共有13例死亡.结论:定期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可及早发现卵巢肿瘤;卵巢良性肿瘤单纯肿瘤切除后预后较好,恶性肿瘤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而交界性肿瘤及细胞生长活跃者单纯手术治疗后有短期复发倾向,预后不良;经腹腔镜切除卵巢肿瘤应严格选择病例.
作者:郭清清;刘正香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防治妊高征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1990~2001年间收治的11例妊高征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痫4例均不同程度脑内出血,出血量30~80ml,经手术、保守治疗,治愈3例,良好2例,中残4例,死亡2例,围产儿死亡2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母婴监护、开展妊高征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妊高征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李倩;李文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对危重症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探讨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危重程度和死亡率.方法:对247例危重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130例,予早期干预.方法为危重症患儿不论有否胃肠功能障碍均予:①留置胃管观察胃内出血及胃潴留情况;②合理禁食及进食;③保护胃肠粘膜;④平衡肠道微生态;⑤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即予相应的止血措施;⑥有腹胀予胃肠减压及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117例,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时才给予相应治疗.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别为20例和46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7.66,P<0.05);②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程度,观察组:早期13例、中期4例、晚期3例;对照组:早期16例、中期14例、晚期16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0.79,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死亡分别为2例和14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7.73,P<0.01).结论:危重症患儿早期给予胃肠功能保护能明显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也可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危重症患儿的死亡.
作者:农淑萍;黄卫东;孙毅;李凯红;朗新玲;许锦姬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内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计划免疫情况调查,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其管理办法.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1.5~5岁的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五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完成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社区的积极参与、妇儿保医师的及时入户指导和巡回接种、提高正规医院分娩率、政府给予资助等途径加强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作者:曾祥芬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乡0~5岁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省、地、县随机整群抽取600例儿童,采用微量荧光光度法检测VitA含量.结果:VitA缺乏发生率16.17%,地、县明显高于省会城市;0岁儿童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腹泻儿童明显高于正常儿童;VitA缺乏的影响因素:近1周内进食鸡蛋、奶类制品、鱼虾类、肝类、黄绿色蔬菜、鱼肝油等食物有利于维生素A的吸收,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与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城市明显低于农村地、县两级,说明维生素A缺乏防治工作重点在农村,特别是0岁儿童,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采取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控制腹泻流行.
作者:李慰;仇赛云;万英;包汉平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窒息后新生儿血中的变化,探讨出生窒息对新生儿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40例窒息新生儿和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 d、3d、7 d血中IGF-1、EGF的水平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血中IGF-1、EGF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窒息后新生儿恢复期IGF-1、EGF升高.结论:窒息后新生儿血中IGF-1、EGF的水平下降,表明窒息新生儿胃肠激素水平异常,可能是造成患儿消化功能紊乱的因素之一.
作者:芦爱萍;李安琪;陈琦;李小墙;刘东华;吴赣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为危害母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至今尚未十分明确.免疫学因素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领域,尤其是细胞免疫学因素.
作者:吕淑英;李杰;李亚杰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百贝宁联用思密达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0例,联合运用百贝宁和思密达,对照组145例,单用思密达治疗.剂量:百贝宁:≤12个月患儿,1次1/2袋,12~30个月患儿,1袋/次,3次/d口服.思密达散剂:≤12个月患儿,1/3包/次,12~30个月患儿1/2包/次,3次/d口服,治疗72h.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4%,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4%和81.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百贝宁与思密达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宣文华;关博 刊期: 2005年第15期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卵巢单纯性囊肿是卵巢肿瘤中的一种,对已经确诊且符合手术特征的患者,以往均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开展了腹腔镜治疗.
作者:丁立新;温晓梅;夏昭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技巧.方法:总结、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改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单极电凝钳少量钳夹、缓慢移动法切除输卵管间质部的手术方法,与传统术式相比,该方法具有不必缝合、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出血少、无持续异位妊娠发生等优点.结论:改良的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手术方法不仅可降低操作难度和术中出血率,而且易于学习和掌握.
作者:左越;柳晓春;郑玉华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罗比卡因复合吗啡行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以寻求合适浓度罗比卡因复合低浓度吗啡,用于下腹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8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导管分别留置于L1~2椎间隙,向上3.0 cm,2%利多卡因维持术中麻醉,将上述产妇随机分为四组:(①0.05%罗比卡因+0.004%吗啡(R0.05组);②0.1%罗比卡因+0.004%吗啡(R0.1组);③0.2%罗比卡因+0.004%吗啡(R0.2组);④0.125%布比卡因+0.004%吗啡(B组),每组各20例.观察产妇24 h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VAS,镇静评分,Prine Henry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的变化;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延迟排气,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情况;并记录四组产妇24 h内总用药量.结果: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合度四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改良Bromage scale:B组>R0.2组>R0.1组或R0.05组(P<0.05),尿潴留、延迟排气发生率B组>R0.2组>R0.1组或R0.05组(P<0.05),吗啡用量R0.05组>R0.1组>R0.2组>B组(P<0.05).四组患者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1%、0.05%罗比卡因复合低浓度吗啡能够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小,是一种理想的适合于下腹部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
作者:岳静;张毅;张咸伟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国内外15篇有关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病例对照结果进行了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关联明显(Z=4.93,P<0.00001),合并OR值为1.51,0R95%CI为1.28~1.77.结论:被动吸烟是儿童哮喘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魏莉;袁萍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医院出生儿先天性髋脱位(CDH)早期发现和有效防治的途径.方法:调查总结6年间3家医院11 256例在医院出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Lehmann和Garvey评定标准[1,2],从中筛选出CDH易患儿,常规为其应用外展尿布或兜带进行护理3~4个月,进行影像和病理学检查,从中确认不稳定髋(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患儿,及时采取非传统关节切开手术治疗,总结分析临床疗效.结果:11 256例医院出生儿中CDH易患儿为189例,占16.8%o.这些易患儿经采用简便防护措施3~4个月,确诊为不稳定髋者8例,占0.71%,上述8例患儿经非传统手术等治疗6~18个月,均获治愈.脱位畸形预防成功率100%,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结论:通过对医院出生儿进行普查和跟踪随访,可尽早发现有CDH发生倾向的患儿,及时为这些患儿采取相应防护措施,能够达到避免关节切开手术,预防脱位发生的治疗目的.
作者:张杰;李晓光;闫洪印;刘凤芝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2001~2004年清远市的婚检情况,为做好新时期的婚姻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月清远市各医院的婚检资料和我院2004年10月以后出生的新生儿体检资料.结果:2001年1月~2004年12月共有50 841例男女青年接受了婚前保健服务,婚检率为31.02%,男:女为1.000 7:1.000 0;疾病检出顺位是内科疾病(3.53%),传染疾病(2.20%),生殖系疾病(1.79%),其它疾病(1.66%)和遗传疾病(1.12%).自2003年以来城乡婚检率逐年显著下降(x12=3440.8,x22=15034.8,P<0.001),2004年乡镇婚检率近于零报告.新生儿体检共1 617例,其中地贫检出率为11.01%,G-6PD缺陷检出率为5.13%.结论: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实施后,婚检工作形势严峻,应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向杏群;刘建安;宋国色;胡建玲 刊期: 200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新生儿窒息死亡的状况.方法:分析1998~2002年北京市新生儿窒息死亡的监测资料.结果:北京市新生儿窒息死亡专率总体水平趋于下降,地区分布显示,城区占17.02%~22.22%,近郊区占39.68%~48.94%,远县占30.77%~38.00%;93%以上的窒息新生儿死前在市、县级医院就诊,92%以上的窒息新生儿死前经住院治疗.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对北京市新生儿窒息死亡专率的下降起了重要作用;近郊区、远县窒息新生儿死亡构成比高于城区,提示应在此地区建立转运体系,并进行危重病儿征象识别的培训.建议在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同时,加大力量开展对产前防治窒息的应用性研究,力争在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下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作者:袁雪;王惠珊 刊期: 200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