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越;卢钢;卢忠魁;常海华
目前,人类尚没有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也没有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有效的方法.针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制作发放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的宣传资料,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和宣传健康的行为,对减少该人群的危险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减少艾滋病及性病传播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模式,为在娱乐场所100%使用安全套提供依据,我们在娱乐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和实施安全套推广项目.
作者:邱柏红;孟向东;李志和;王雅鹃;李青山;李阳;张晓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自2002~2004年共收治小儿急性喉炎Ⅲ°呼吸困难13例,全部保守治疗痊愈出院.1资料与方法患儿李××,女,3岁,2 d前咳嗽,轻度发烧,声音嘶哑,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不能入睡,于2002年3月门诊以小儿急性喉炎收入病房.查体:T:36.4℃,P:108次/min,R:46次/min,一般状态欠佳,急重病容,声音嘶哑,喉鸣,犬吠样咳嗽,口唇发绀,三凹症(+),烦躁,入院诊断为小儿急性喉炎,Ⅲ°呼吸困难.
作者:陈秀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检测多种微量元素在肝癌早期辅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27例肝癌患者,40例非癌症患者(对照组)血清24种微量元素.结果以血清Cu为指标诊断肝癌时其特异度为82.5%,灵敏度为70.37%,阳性拟然比为4.021,正确率为77.6%.以血清Cu、Ca、Fe、Mg、Ba、B、Zn为指标诊断肝癌,其特异度可达87.5%,灵敏度达81.48%,阳性拟然比为32.59,正确率为91.40%.结论肝癌血清多元素谱诊断价值优于单个血清铜诊断价值,较适合做肝癌早期辅助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王庆国;刘晶;王丹;王巍;张冬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肺通气量计仪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校正方法及误差分析.方法用钟罩式流量计作为标准气流源对肺通气量计与多氏袋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肺通气量计检测精度比多氏袋高.结论在进行不同采气方法比较时,采用标准气流发生源校正肺通气量计可取得较高的检测精度.
作者:张初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过程中,对标准物质的制备、纯度的检测、实验过程中的色谱分离情况,以及使用不同积分参数处理色谱图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49份面粉样品进行分析,效果满意.
作者:黄越;卢钢;卢忠魁;常海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适应形势变化,实现建立中国公共卫生监督信息数据库的目标,卫生部对全国公共卫生信息统计报告表进行了修订,并于2002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实施.同时应用互联网技术,组建了卫生监督信息统计报告网络系统,2004年全面启用新的报告系统,实现卫生监督统计报告网上直报.笔者对卫生监督信息统计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倪雅洁;刘木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Internet是应用范围广泛的国际互联网络.它作为全球的信息资源交换网,可以及时地为医教研提供目前世界上新的信息资源.笔者从Internet与医学科研、Internet与医学教育、Internet与生物医学资源3个方面强调了利用Internet的重要性.
作者:赵桂英;张丽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4年9月,接周村区某村委电话举报,近期该村供水有异味,村民不敢饮用,接到举报后,卫生监督员立即携带采样工具赶到现场进行调查.1现场调查水井位于某村外西南方,井深120余米,外有井房,全封闭,有专人看管,自井中抽取水后,储存于距井30 m处水塔内,定时以封闭式管网送至村民家中饮用.水源地东南方向,有一村办企业,生产有机溶剂,其排出的污水储存于该厂墙外一污水池中,距水井100余米,有刺鼻异味,污水池周围草木皆枯死.
作者:王洪;周玉善;耿佃望;王淑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为了解修正牌洁阴爽卫生湿巾的杀菌效果,我们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方法对其杀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利群;姜晓春;王艳秋;刘晓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冶金焦化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部位与控制点,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冶金焦化生产存在焦炉逸散物、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氰及腈类化合物、吡啶、二硫化碳、酚、萘、苊、沥青、高温、粉尘、噪声、振动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在焦化生产的不同工艺过程与生产活动之中.结论焦化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复杂,导致的职业病危害复杂,且较为严重,尤其是焦炉逸散物的致癌危害;此外还存在发生苯、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职业中毒和高温中暑、尘肺以及噪声聋的危险.职业病危害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者:王忠旭;于冬雪;李涛;林菡;郑玉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型国有煤矿的尘肺病发病情况,对企业的防尘工作效果做出评价,为今后粉尘控制技术及制定方案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2004年在岗的煤尘接触人员为调查对象,收集国有煤矿井下作业点的粉尘浓度资料,测定粉尘浓度和不同工作面的游离SiO2含量,对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按标准高仟伏拍摄X线胸片,对胸片进行集体诊断.将Ⅰ期以上的矽肺患者纳入统计范围,根据发病情况预测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后企业所采取的防尘措施是否收到应有效果,并把尘肺发病情况与以前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近10年行业内的职业卫生工作处于停滞状态,近年国有企业改制,老工人大量退职、退休,新工人进入企业.井下粉尘浓度明显超过国家标准,高超标70.5倍,煤尘中游离SiO2含量8.2%.井下作业面采用湿式凿岩、煤层注水和作业面喷雾等措施降尘,工人戴过滤式防尘口罩.以受检人数计算,总检出率为0.98%,明显低于以往的调查,发病年龄和发病工龄低于以往的调查资料.采煤作业的尘肺发病工龄比掘进作业的发病工龄短,究其原因,与煤尘浓度高和煤尘中游离SiO2含量高有关系.结论煤矿井下粉尘浓度高,防尘措施未能达到应有效果,离退休工人的尘肺检查和职业病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黄昭维;唐玉樵;金焱;刘江风;汤强;蒋学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居民小区噪声环境现状,为有关部门进行小区规划建设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个居民小区,全面测试环境噪声水平及小区动力设备和配套设施对居住环境的影响.结果小区内部白天平均噪声水平在47~53[dB(A)],夜间平均噪声水平在41~45[dB(A)],临街居室窗外噪声水平高于小区内部噪声水平.暖通设备和地下车库通风口处局部噪声水平较高.结论所调查小区的规划建设基本合理,总体可以满足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暖通设备层应设在地下2层,并进行隔声减振处理,地下车库通风口应远离居民楼,并进行消声处理.
作者:沈少林;许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饮食业餐具消毒是控制食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和措施,餐具消毒合格率是评价消毒质量的唯一指标.本县近几年消毒餐具样品监测结果显示,合格率均在90%以上,但与日常监督中实际情况不符,究其原因系监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使合格率真实性下降.
作者:刘淑华;唐兆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控制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并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检查表、现场调查、定量分级等方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高温、热辐射、放射性物质等.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作者:蔡立群;缪庆;胡伟江;张俊英;苏珍玲;周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国有企业改制使主辅业分离、人员分流成为必然,改制企业的职业卫生机构的归属和今后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等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将直接关系到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质量和劳动者的健康,笔者结合本单位改制的实际,对改制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刘金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行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早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是新形势下卫生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对某市的社区卫生服务进行了调查.
作者:朱丽华;马娟;张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地下医院的卫生环境好坏,直接与伤病员及卫生人员的健康密切相关.为地下医院的科学管理及启用地下医院时预防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对2所地下医院微小气候及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弯曲菌广泛存在于鸟、禽、狗、牛、猪等动物中.它是人类急性肠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食品或饮用水受到该菌的污染可引起人类肠炎的暴发,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拟开展对食品中弯曲菌的监测.为考察各监测点对弯曲菌的检验能力,指导今后的监测工作,确保其准确性,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下发了弯曲菌质控考核样(冻干燥菌种1支).现将本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铃;刘桂华;杨红;白翠华;李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根据国家有关电磁辐射环境水平的规定,预测近区场范围内室外场强对居室内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楼层高度室外场强值导出室内场强的分布和衰减模式.结果对于钢筋混凝土浇注墙体,室内电场强度随着与窗口距离的增加基本按指数规律衰减.结论提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估算空间电磁场对人群居住环境的影响,可作为预测待建高层建筑室内电磁影响水平的参考模式.
作者:戈鹤山;谢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施整体护理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以便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使病人早日康复.方法依据病人及家属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阐述护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结果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人性化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使病人及家属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结论实施整体护理,强化了护理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及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工作改革.
作者:刘敏;刘冬梅;李迎今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