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高青;姜环

关键词:
摘要:我局自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接待医疗纠纷上访98起,其中护理纠纷26起,占上访例数的27.5%,呈逐年递增的态势,经过认真的调查、处理,均已妥善解决.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保护患者的利益,杜绝纠纷的发生,现就纠纷发生的原因与对策予以分析与探讨,望能给同行以借鉴.1原因1.1服务态度差在与病人及家属接触的过程中,语言生硬、态度冷淡,容不得病人的异议,从而引发病人的反感.如有1例纠纷,患者与急诊护士之间因服务态度的问题而发生争吵,由于护士不能冷静对待,反而与患者争吵,导致问题恶化,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海拔地区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32例急性重度安眠药中毒的体会

    我科自1998年9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急性重度安眠药中毒3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男8例,女24例,年龄14-56岁,服药后就诊<30分5例,30分-2小时12例,2-24小时6例,24-48小时4例,48-76小时5例,服药量在31.5-300片不等,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其中浅昏迷20例,深昏迷12例,血压偏低23例,休克5例.

    作者:孙堂元;彭建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老年急腹症85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本文对我院1998-1999年60岁以上急腹症85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8年6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急腹症85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18例,年龄小60岁,大82岁,平均为72岁.病种为消化道穿孔32例,肠梗阻13例,急性阑尾炎36例,急性胆道疾病4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53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18例,85例均行手术治疗.

    作者:孙瑞霞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医改形势下的镇级医院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

    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院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从医院内部的改革、建设、管理、服务、监督等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镇级医院如何适应这…变革的需要,把握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探索摆脱困境走出自我发展的道路,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总体思路.

    作者:张玉山;李维铮;陈先辉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门诊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体会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我国1991年的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1.88%,估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1].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力哀竭、肾功能哀竭主要的发病因素,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将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并降低其死亡率.我院自1999 年4月在门诊实施每周3上午义务测量血压的便民措施以来,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平均每周3上午能为98人次测量血压,其中许多高血压患者能定时来门诊测量血压,我们了解到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知之甚少,疏于防范,致使血压反复,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健康教育可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2].因此,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现将实施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胎膜早破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关系探讨

    胎膜早破是妊娠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其对妊娠分娩不利的影响是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增高,宫内感染、产褥病率升高.胎膜早破常见病因为创伤、感染,尤其是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其更大的关注.近期我们对胎膜早破、产褥病率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及分组①实验组:随机选择1999年9月-2000年2月前来院住院分娩的孕妇,符合胎膜早破诊断标准35例,其中妊娠37-42周26例,妊娠32-36周9例.②对照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40例,妊娠37-42周.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妇科和产科检查,末发现生殖系统异常.

    作者:刘永平;窦春荣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和行为的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日渐受到全球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控制医院感染成为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护士作为为患者护理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与患者的接触机会多,时间长,因而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面护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护理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不适反应,同时在于切断病原体的排出和侵入途径,防止其向身体各部位转移,使定居的病原体数量控制在小限度[1].有关护理行为与医院感染控制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2].为了了解临床护士对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相关的行为表现,本文作者采用自编的问卷调查表对200名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知识和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玲;王世平;成翼娟;李继坪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医学科研信息管理的探讨

    1材料与方法笔者对本单位近年来各种论文进行归类、分组分专业(科)的管理进行探讨分析.其中已在国家级杂志发表的论文有6篇,省级论文3篇.已投稿尚未发表的论文有2篇(均属国家级的论文),正在编写的论文有3篇拟定于其稿件投向国家级的刊物;其中有:①临床用药,②临床的家庭病床分析;③祖国医学(中、西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④临床心理学的应用,⑤药物反应的报道,⑥急救专题评价,⑦等级护理的理论及护理病例分析的报道,⑧南、北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等论文.

    作者:陈文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万乃洛韦的临床应用

    万乃洛韦(VCV)是阿昔洛韦(ACV)的前体药物,即阿昔洛韦与缬氨酸形成的酯的盐酸盐.口服后能迅速完全转化为阿昔洛韦,在病毒感染细胞内,被脱氧苷激酶活化,进一步磷酸化为三磷酸酯,通过抑制DNA聚合酶,与增长的DNA链结合,终止病毒的复制,从而达到抗病毒作用.本品对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陶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20例分析

    现将我们于1997年11月至1998年3月收治的20例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中毒病例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8岁,均为误服毒鼠强后由消化道吸收而中毒,患者均居住在农村,中毒后就诊时间2小时至2天.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躁动不安,四肢小抽搐,肢体间歇性抽搐,19例频繁惊厥,发作时意识丧失,双眼球上翻,口吐泡沫,口周紫绀,四肢强直性抽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自行缓解,8例昏迷,5例呼吸衰竭.

    作者:李福银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中药饮片单剂量分装的必要性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特殊商品,中药材和饮片无疑也是特殊商品的属性.近十多年来,中药材与饮片的包装有所改进,但就整体上看,中药材及其饮片的包装仍较原始落后,以致严重影响了中药事业特别是中药调配和中药加工产业的信誉和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药质和用药的安全有效,并且制约了中药现代代和国际化的进程.故笔者特以此为题作如下论述.

    作者:刘绍贵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现代化医院建设必须加强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是对医院的资金运作进行计划、组织、监督、调节和评价,以达到管理目标的活动.医院要生存发展,必须以顺畅的资金运作为条件.随着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财务管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现代化医院建设中的作用是摆在医院管理者和财会人员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确立新的理财观,增强积极主动的参与管理意识加强院内财务管理,必须把经济核算与监督贯穿于医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会计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并利用信息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宏观、微观的调节与控制.

    作者:姜仲芳;孙晖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剖宫产继发DIC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产科急性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以休克、广泛性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1998年8月我院成功地抢救了1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32岁,41周妊娠,因胎膜早破入院.体查无宫颈,胎位ROA,胎心140次/分,给催产素3u加入生理盐水500毫升内慢滴,安定10毫克静推,宫口开大6cm后不再进展,胎心不规律,呈持续性枕后位,即予在局麻下进行剖宫产术.术中娩一女婴,阿氏评分10分.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差,经用催产素、麦角新碱后,效果欠佳,阴道大量流血.急查出血时间2',凝血时间6′30″,血压降至0,诊断DIC,行子宫全切,应用抗凝、抗休克、纠正酸中毒、输血输液等抢救治疗,血压升至10.5/8KPa,神志清,术毕护送回病房.术后经过一系列的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稳定,血液学检查均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周玉萍;胡芳红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疗效.方法:对88例胃食管返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仅采用体位、饮食、喂养方法及支持治疗,治疗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41.9%),P<0.001,且未发生副作用.结论: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可作为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有效药物.

    作者:卞咏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浅谈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的体会

    护理程序由5个步骤结合而成,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整体护理的内涵是以患者为中心,只有正确的应用护理程序,才能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步骤,对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整体护理,使其达到佳的健康状态.1作出正确的评估评估是掌握病人资料的重要途径.它包括起始性评估和持续性评估.起始性评估指护士接触病人第一次所获取的相关资料或第一次涉及问题所收集的资料.如入院评估、每月评估等.

    作者:邱会芬;付玉环;宋淑霞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不同方法终止早孕30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选择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因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身体健康,年龄17-36岁,停经70天以内,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经妇科检查,尿及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无使用米非司酮及前列腺药物禁忌症者.随机将要求药流的病人6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对象的基本条件相似,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作者:雷菊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浅谈老年病人的合理用药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病的机会增多,用药的次数和药物的种类也相对增加和繁杂.由于老年人体内各器官功能水平的改变,对药物的反应较青年人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才能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有效.1关于老年病人的合理用药问题,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1.1明确诊断,合理用药对老年病人用药应严格掌握适应性,由医生根据病情作出决定,做到对症下药.切忌道听途说,轻信广告宣传,自作主张、滥用新药.

    作者:李学兰;姜风兰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暗示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有些疾病是因心理作用而起,可通过暗示及暗示疗法达到治疗及痊愈的效果,体会如下:①在心理护理工作中,应因人而异,合理适当应用暗示疗法,为患者解忧驱病.②护士要有和蔼的服务态度,端庄的仪表,这样有益于病人接受暗示疗法.(③护士在治疗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扎实,动作娴熟、温柔、沉着冷静、严谨,给病人以信赖及安全感.④护士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业务知识,还必须掌握一些人文学科,以便解答病人的各种问题.护士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取得家属的合作.在工作中巧妙运用暗示疗法,应绝对避免暗示性医源性疾病.典型病例:患者女,68岁,因与其儿媳发生争吵后失音,间接喉镜下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即给予暗示疗法.给其哑点注射维生素B1100mg,随即发生一点声音,又给雾化吸入20分钟,同时进行语言暗示,20分钟即发音完全正常.

    作者:唐丽;朱爱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药物可引起营养不良

    对营养不良症,人们往往容易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等饮食因素中寻找原因,却常常忽视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因素.其实,用药不慎也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长期大量使用某种药物的病人,若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应该积极从药物上追根溯源.有些药物作用于肠道,阻碍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脂肪性腹泻、蛋白毛失、维生素缺乏、水盐代谢紊乱等.如新霉素、氨基水杨酸钠等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巨细胞性贫血.新霉素还可使肠道内的脂肪和钾、钠、钙、磷等元素的排除增加.四环素、阿司匹林等可使维生素C从尿中排泄加速.长期服用磺胺药及某些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而导致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缺乏.石蜡油可影响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D、K的吸收.卡那霉素、多粘菌素、杆菌肽等可导致肠道吸收不良而发生腹泻.

    作者:魏阳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冠心病冠脉侧支循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脉侧支循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6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Jundikinger技术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采用PCR技术检测ACE基因的I/D多态性.结果:①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基因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4周内未服用ACE抑制剂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的DD与II,ID与II基因型之间ACE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三支病变组较二支病变组及一支病变组的基因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④冠脉侧支循环0级组、1组与2级组、3级组的基因型构成比有显著差异.结论:①ACE基因的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②DD基因型或D等位基因提示冠脉侧支循环不易建立.

    作者:张兴华;时强;朱兴雷;陈良华;邵建华;吕晓霞 刊期: 2000年第07期

  •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诊治

    对48例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治疗方法和预后等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52.1%,动静脉畸形占14.6%,颅内动脉瘤占12.5%,烟雾病占 4.2%,原因不明占16.7%.临床表现轻重不.颅脑CT均发现脑室内有高密度占位病灶.48例均行手术治疗,存活39例,死9例.提示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颅脑CT具诊断价值,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脑室内出血的部位和量、手术方法的选择、治疗及时与否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王刚 刊期: 2000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