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霞
1质量的内涵在美国,质量就是在某个领域的一种为同业认可的优劣程度.在医疗服务系统中,没有单纯的定义.它可以是医疗服务的不同水平和等级.它的建立来自立法机构、管理部门和人为的偏爱.当人们认为每一质量的定义要符合某些准则、标准和评价产出的方法时,这种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不能取决于医疗服务本身,当提供医疗服务的背景确定后,评估质量是一种间接结果,而这往往只是一种需要.有时,对医疗质量的评价缺乏一致性,因为那些与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的因素超出该组织的控制,就会受到批评.美国的医疗服务机构是健全的,尤其是当那些质量概念的确定者与质量意义的基本框架一致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和需要来确定质量的概念.同时,这些包含了医疗服务的内部与外部环境,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JOHN.A.BAVARO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漏尿1.1有显著膀胱挛缩的患者引起漏尿,可在不使尿管脱出又有佳导尿效果的原则下,可适当减少囊内的液体、气体或选用气囊容积较少的导尿管[1].1.2气囊内所注液体太少如果尿管较粗、注入气囊内的液体又不足,就可出现漏尿.此时,可再向气囊内注5ml液体,观察漏尿情况.1.3尿管堵塞急性细菌性感染,使尿液混浊、尿沉渣产生,引起堵塞,可出现器官的不适感,造成膀胱压力过大而渗尿,因这种原因出现漏尿,应改变口径较大的导尿管,并应用抗生素.
作者:孙爱青;曲佩珍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正确掌握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切口感染,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由于手术中病人的切口是开放的,因而在手术室的无菌操作较病房或门诊应更加严格,各项操作必须符合无菌技术原则,每一个手术的完成,手术前用物的灭菌,无菌物的取用,一个无菌区的建立和保持,在手术全过程中无菌的保持及术后的终末消毒等,无一不是与无菌原则密切相关的.任何参加和配合手术工作的人员,部必须有无菌观念,自觉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同时能敏锐地察觉造成污染的操作,以便及时纠正,这种观念是在严格的训练中养成的.作者总结分析近年来手术中执行无菌操作的体会如下:
作者:沈萍 刊期: 2000年第07期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选择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因各种原因要求终止妊娠,身体健康,年龄17-36岁,停经70天以内,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经妇科检查,尿及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无使用米非司酮及前列腺药物禁忌症者.随机将要求药流的病人6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对象的基本条件相似,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作者:雷菊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我院自1995年12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小儿马桑果中毒17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例中男13例,女4例,年龄小1岁,大10岁;均来自农村,均于马桑果成熟前期和成熟期的4、5、6月发病.
作者:廖德安;李洪琼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巨噬细胞迁移、增殖及胶原产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27只,体重2.0-25kg.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n=7):假手术+正常饲料;②病理对照组(n=10):动脉内膜剥脱术+高脂饲料;③用药组(n=10):动脉内膜剥脱术+高脂饲料+氟伐他汀9周.观察实验各阶段各组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迁移和增殖的情况,胶原增殖情况及氟伐他汀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实验第4、第9周,用药组内膜VSMC百分数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0.01),各组中膜VSMC百分数在实验各阶段均无明显差别;实验第4、第9周,用药组内膜及中膜巨噬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0.001);病理对照胶原纤维含量明显高于用药组,且以用药组为主;用药组内弹力板损伤明显轻于病理对照组;用药组血管内膜厚度在实验各阶段均明显低于中膜厚度(P<0.001).结论:氟伐他汀具有明显的抑制巨噬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减少胶原产生的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陈晖;沈潞华;谢苗荣;李东宝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一种肾小球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与血管的自体免疫损伤有关.故常以抗过敏、抗感染、应用大剂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为治疗原则,结果常常是效果不理想,易复发,甚至无效,后导致不得不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这样一来,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副作用多,经济成本高,易复发等缺点,患者接受治疗率较低.自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间,我院内一科应用云南白药(云丰牌)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53例,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茹超 刊期: 2000年第07期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目前在心血管病方面的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备受广大患者青眯.但随着其它用途的增加,且临床对不良反应监察措施的加强,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殊不良反应.1诱发心绞痛孙树印等在<乙酰水杨酸诱发心绞痛发作>一文中举了1例:患者男,46岁,因发热服2片阿司匹林(900毫克),即刻出现心前区闷痛,并向左肩部放射,弊喘,大汗,恶心,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心电图表明,V1-4导联ST段抬高,V1导联T波高耸,V6导联ST段下降,患者1年前服用阿司匹林有类似发作史,诊断为心绞痛发作.立即给予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吗啡等,20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半个月后恢复正常.
作者:徐铮增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近年门诊病人疾病构成的分析,了解疾病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找出医院的特点和优势,为医院搞好科学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1资料来源根据我院1996-1999年门诊病人疾病登记报表进行统计,资料准确可靠.2结果与分析我院4年门诊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见下表.
作者:高海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我国1991年的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1.88%,估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1].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力哀竭、肾功能哀竭主要的发病因素,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将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并降低其死亡率.我院自1999 年4月在门诊实施每周3上午义务测量血压的便民措施以来,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平均每周3上午能为98人次测量血压,其中许多高血压患者能定时来门诊测量血压,我们了解到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知之甚少,疏于防范,致使血压反复,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健康教育可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2].因此,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现将实施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9例患者临床治疗前后末梢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变化.结果:9例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早、中期慢淋有定疗效.
作者:段婷;常瑛 刊期: 2000年第07期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具有教学和科研双重职能,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为了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及实验场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我们在基础护理学的实验课各阶段,加强了测试这一重点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对实验测试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对基础护理学的实验操作内容进行课堂操作练习并在练习后进行随堂测试、上课班级每学期所学重点操作项目进行抽签操作测试、课程结束后的基础护理集中实习后在各病区进行基础护理的操作测试.所有各环节的测试均为了以下几点:
作者:冯卫红;孔祥梅;颜琬华;宋海英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台湾地区近50年来因教育普及,国民所得的提高,使得医疗保健的建设也有长足的进步.目前台湾地区的医院数(不含私人诊所)已达750家,每万人口的西医数11.84人,病床数达55.9床,医疗保健的支出也达到GNP的5.29%.虽然较之欧美先进国家仍有一段距离,但以台北市而言,则相去不远矣.台湾的医院就性质而言可分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公立医院主要是省市立医院及公立医学院附设医院及荣民系统医院.私立医院则是以财团法人医院、宗教财团法人医院及医师私人成立之医院.
作者:洪清福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患者女,28岁,孕2产1,末次月经1999年7月23 日,因妊娠40周,羊水减少,脐带绕颈,于2000年4月28 日 9Pm入院.入院后体查:T36℃,P80次/分,R19次/分,BP12/9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腹膨隆,肝、脾(-),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腹围84cm,宫高28cm,RoA,胎心140次/分,胎儿估计2900g.肛诊检查;先露S-3,宫口开大2cm,末破膜,入院待产.于2000年4月29 日 2Am出现不规律宫缩,胎心140次/分,于7:30分宫缩规律,肛查宫口开大3cm,S-2,未破膜.8:30分行低位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又于9Am采用米索前列醇25ug置于阴道后穹窿以加强宫缩;在胎心监护仪下观察.
作者:吕存莲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特殊商品,中药材和饮片无疑也是特殊商品的属性.近十多年来,中药材与饮片的包装有所改进,但就整体上看,中药材及其饮片的包装仍较原始落后,以致严重影响了中药事业特别是中药调配和中药加工产业的信誉和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药质和用药的安全有效,并且制约了中药现代代和国际化的进程.故笔者特以此为题作如下论述.
作者:刘绍贵 刊期: 2000年第07期
目的:为早期诊断胶质瘤,应用神经系统肿瘤病人进行了血清CA15-3检测研究.方法:采用抗体夹心免疫酶联法(IEMA)测定血清中CA15-3.分别对190名健康人,50例胶质瘤病人(其中恶性胶质瘤20例,低度恶性胶质瘤30例),25例颅内良性肿瘤病人(其中脑膜瘤10例,听神经瘤8例,胆脂癌4例,血管网状细胞瘤3例)病人血清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胶质瘤组、颅内良性肿瘤血清CA15-3测定水平分别为8.2±10.4,38.1±4.8,16.7±34.5(kU/L).而20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胶质瘤组和30例低度恶性胶质瘤组CA15-3水平分别为57.7±44.5,25.6±34.7(kU/L).25例病理证实为脑膜瘤、听神经鞘瘤、胆脂瘤、血管网状细胞瘤的病人血清CA15-3水平显著提高(u=6.2,P<0.01).恶性胶质瘤组病人血清CA15-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122.3,P<0.01).低度恶性胶质瘤组病人血清CA15-3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u=46.6,P<0.05).颅内良性肿瘤组病人血清CA15-3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u=51.4,P>0.05).进一步检验发现恶性胶质瘤组CA15-3水平明显高于低度恶性胶质瘤组(u=75.6,P<0.01).本研究发现,血清CA15-3水平在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为4.8%(假阳性率),而特异性为95.2%.胶质瘤组阳性率为44.0%,其中,恶性胶质瘤和低度恶性胶质瘤阳性率分别为70.0%、26.7%,颅内良性肿瘤组,阳性率为24.0%,恶性胶质瘤组、低度恶性胶质瘤组、胶质瘤组、颅内良性肿瘤组CA15-3检测的准确性分别为92.5%、85.8%、84.2%、89.0%.结论:我们认为,胶质瘤病人血清CA15-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和颅内良性肿瘤病人,血清CA15-3水平增高可以作为诊断胶质瘤的辅助指标,恶性胶质瘤病人血清CA15-3水平明显高于低度恶性胶质瘤病人,故根据血清CA15-3水平升高程度可以判断胶质瘤的良恶程度及预后的好坏.CA 15-3水平监测是否对胶质瘤病人病情监控、疗效观察、复发预测等方面也具有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闫志勇;张军普;周修玉;朱树干;邹雄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正常平产和剖宫产的新生儿,排除病理因素经常出现哭闹,使许多年青的夫妇感到分恐慌和苦恼,本人就这一问题,通过临床观察主要归纳以下几个原因,并从中浅谈一下护理体会.1新生儿饥饿、口渴新生儿娩出后,许多年青的母亲不懂得如何喂养新生儿,致使新生儿饥饿引起哭闹,长时间哭闹导致体力消耗、出汗,使新生儿口干舌燥,我们医务人员要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使新生儿有效吸吮,并增强产妇哺乳信心,同时适当给新生儿补充水分,特别夏季室温高,新生儿频繁大小便、出汗,更要注意新生儿水分的补充.
作者:曲新华;贺凌雪 刊期: 2000年第07期
整体护理措施兴起,对临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气质要美,更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深刻理解和掌握现代护理观的能力.较高的专业理论及业务技术,科学的思维及观察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勇于钻研和刻苫创新的能力.1护士要有高雅的气质那就是品貌端正、着装整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动作敏捷、语言文明、热心服务与病人.
作者:付玉环 刊期: 2000年第07期
胎膜早破是妊娠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其对妊娠分娩不利的影响是早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增高,宫内感染、产褥病率升高.胎膜早破常见病因为创伤、感染,尤其是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其更大的关注.近期我们对胎膜早破、产褥病率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及分组①实验组:随机选择1999年9月-2000年2月前来院住院分娩的孕妇,符合胎膜早破诊断标准35例,其中妊娠37-42周26例,妊娠32-36周9例.②对照组: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40例,妊娠37-42周.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妇科和产科检查,末发现生殖系统异常.
作者:刘永平;窦春荣 刊期: 2000年第07期
入院宣教是整体护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整个护理工作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开端,因而对入院宜教相应提出了更高标准.入院宣教工作可使病人在感知上形成一个较具体的第一印象,为今后角色适应及心理护理奠定了基础.1入院宣教要及时门诊护士把新病人送入病房后,专业护士应首当其冲,迎接病人的到来,安排好床位,主动作自我介绍及介绍科主任、科护士长、主管医生姓名、同室病友情况,并亲自带领病人逐次介绍病房环境、设施、作息制度、住院须知、饮食、病人的权利和义务……使病人首先感到亲切温暖,消除思想顾虑及陌生感,从心中产生安全感,为今后与病人沟通打好基础.
作者:宋红霞;扈玉红 刊期: 200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