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霞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的选择对留置针脱落的影响.方法 将0~3岁的患儿按照0~5月,5月~1岁尚未行走者,1~3岁内会行走的分三个年龄段各100例,三个年龄段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年龄段每组50例,分别选择不同的留置部位.结果 三个年龄段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脱落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0~5月的患儿比较适合选择头皮静脉作为留置部位,5月~1岁尚未行走者比较适合选择下肢静脉作为留置部位,1~3岁内会行走的患儿比较适合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留置部位.
作者:汤惠娟;钱红英;钱维娜;钱敏霞;刘安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如何提升脑梗死所致偏瘫的早期康复.方法 选择120名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结果 2组治疗6周进行肌力比较,康复组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梗死导致偏瘫患者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指导,促进康复预后.
作者:黄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12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要点,包括在院前救护中,采取适当的体位、吸氧、安置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认为规范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保存生命,减少院前病人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劳可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毒蛇咬伤处皮肤常规需切开引流排毒,为减少排毒时间,增加排毒效果,我们制作了一种简易蛇毒吸排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5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及20 ml注射器空筒各一个,长度15~20cm带有调节器的一次性输液管一根,将50 ml注射器的乳头与20ml注射器空筒的乳头用输液管相连紧密即可.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简要介绍Orem理论是以自我照顾为中心,终目标是使个体担负起自我照顾的责任.概述了Orem理论的定义、发展,分析了Orem自理模式在我国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并指出了Orem自理模式在产科护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Orem自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前景.
作者:宋秉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23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电子胃镜检查的护理.包括检查前护理:护士与患者的准备、详细了解病情、心理护理;检查中的护理:患者的体位与准备、术中指导与护理配合;检查后的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转运护理.认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电子胃镜检查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使胃镜检查顺利进行,使患者明确出血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作者:张彩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53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患者的检查与护理过程,方法包括前臂注入76%的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1 ml后停止,观察5 min后如无不适立即施压,并将剩余药量注入完毕.护理包括通过心理护理、语言抚慰及精神鼓励使造影检查均顺利完成.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尤为重要.
作者:冯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146例指骨骨折术后行中医护理的病人的护理过程.包括生活环境准备、一般护理、临证施护、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给药护理、中医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等.认为指骨骨折术后病人经过中医施护后,可大大促进手指功能恢复,回归社会.
作者:林静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ICU设施、设备风险控制的方法.设施、设备安全风险控制与医疗、护理操作风险控制在ICU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ICU工作质量,大程度地降低ICU病房设施、设备风险性,本科从仪器的风险评估、维护、POCT质控、人员规范管理方面进行ICU设施、设备风险控制,保证关键设施、所有设备时刻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有效规避了由此产生的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人身风险.
作者:马清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分析新时期医院护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知识结构不合理、服务范围小、工作效能不高、护理改革未深化等等,并提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对推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姜红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19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围手术期的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康复指导措施.认为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指导等护理是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217例老年患者行CT增强扫描的护理过程,包括注射前护理、适应症、操作前和操作后护理,认为适当有效的护理是取得 CT增强扫描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郑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发生的53例输液标签粘贴、排药和配置错误作回顾性分析.分析护士输液标签粘贴、排药和配置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将易混淆的药品加以标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等,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30例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中给予护理及心理上的支持和干预,使患者恐惧、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发现通过护理是可以减少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机率,从而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认为任何大小疾病都离不开护理,尤其是需要手术的患者,对于他们而言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319例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措施.包括准确及时地病情评估、根据伤情实施合理的急救程序、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与积极治疗并发症.认为熟练及时的救治与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娩前传统备皮与缩小备皮范围后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9月收治的160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取缩小备皮范围的备皮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备皮方法,评估2组备皮方法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结果 2组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小备皮范围对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无影响且更为人性化,易于被产妇和助产人员所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熊春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与产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法,参照<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随机抽取萍乡市三级综合医院87名ICU护士及85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工作压力大、夜班数较多、工资及其它福利低、医护配合不默契、护士人员少、职业风险高、社会地位低等是ICU护士与产科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ICU护士对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要求高于产科护士(P<0.05),产科护士在病人护理方面问题多于ICU护士(P<0.05).结论 ICU护士与产科护士都处于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从事高应急的职业,具有紧急抢救性、多学科综合性、病情多变性、工作强度大等特点,再加上护理医疗技术更新速度快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
作者:叶艳清;施丽娇;廖瑞熹;江珊;王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了宫颈癌腔内高剂量率放疗的心理护理,包括一般性及预见性心理护理.宫颈癌患者接受腔内放射治疗需要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除对腔内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大程度地减少因放射治疗负面事件的影响而导致的治疗中断具有积极的作用外,还对患者以积极态度面对今后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产生重大的作用.
作者:徐淑洁;徐德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报告了15例经肛双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STARR)治疗女性出口阻塞型便秘患者的护理重点、特点及注意事项.15例患者术后排便通畅,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术后半年至1年的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调查都明显改善.本文作者认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既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也对改善疗效起促进作用.
作者:余静;杨双华;李云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针对介入室手术病人进行有计划的宣教,从而提高介入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质量及病人、医生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 将100例在介入室进行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表,根据计划表的时间及内容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2组病人进入介入室术前准备完成情况、病人等候手术时间、入室后无创血压升高情况、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对介入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病人满意度调查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接受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介入室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及医生对介入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