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鼻甲骨化纤维瘤1例

穆永忠;李明

关键词:
摘要:患者女,16岁,学生.因鼻塞5年余,加重1年余就诊.体检:全身情况良好,营养中等,外鼻端正,双侧前鼻孔对称,鼻腔粘膜无水肿及分泌物,色泽正常.左侧下鼻甲部位为一圆形新生物替代,直径约4cm,将左侧鼻腔完全阻塞,仅鼻顶部剩余一小间隙,通气被完全阻断.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为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后易发生腹胀和便秘,我们对两年来34例老年人发生便秘的原因作了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9年5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64-80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钢针固定术1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0例,牵引保守治疗2例,本组患胃溃疡2例,其他无胃肠道疾病.

    作者:常秀兰;张建秀;牛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癌病人的健康教育

    我院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32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26例,女6例,年龄51-76岁,文化程度中专以上2例,中学6例,小学14例,文盲10例.有吸烟史者22例.

    作者:杨传娥;梁庆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灸刀治疗小儿扳机指

    笔者自1996年2月至1999年10月应用针灸刀在门诊治疗小儿扳机指,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大4岁,小2岁,均拇指发病,共20个腱鞘,左侧12例,右侧8例.

    作者:葛明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卡他性症状1例观察护理

    1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因胸闷,心前区不适3大入院,既往体健.查体:肥胖体形,神志清,精神一般,双肺(一),心率60次/分,律不齐,有频发早搏,心电图示心房扑动,部分T波改变.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入院后给予复方丹参及扩血管,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

    作者:白安芳;任庆涛;熊冶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黄芩甙提取佳条件设计提取工艺的探讨

    目的:通过实验对黄芩甙提取工艺条件的探讨,设计佳提取工艺.方法:取适量黄芩粗粉,按实验设计的不同对比条件分步进行,所得提取物称定重量并按上海市药品标准(1974年版)测定黄芩甙的百分含量,根据重量和百分含量计算收率.结果与结论:对4批黄芩提取了黄芩甙.平均收率13.72%,而按原工艺提取黄芩甙的收率为7.2%,收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质量符合针剂、片剂的质量要求.

    作者:张永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思密达佐治小儿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是儿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但是其治愈率并不理想,为了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于1997年6月至1998年12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石润海;王素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由多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流感病毒A、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也可引起.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且常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作者:侯文敏;杨海河;廉道三;王欣怡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谈直肠癌病人的观察护理

    1临床观察1.1排便习惯的改变:早期无明显症状,直肠指诊可触及小硬结.随病情发展,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内有坠胀感,便秘便稀交替出现.发展到一定程度粪条变细,排便困难,阻塞肠腔后,出现肠梗阻或部分性肠梗阻.

    作者:孙凤波;于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灭滴灵甘油悬液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

    笔者于1998年2月至2000年12月试用灭滴灵甘油悬液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治疗组55例,其中男27例,女28例,小6个月,大4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小6个月,大4岁.

    作者:达丽哈;巴合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调查及对策

    有资料报道,有些皮肤病与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作者1998年3月至1999年10月,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2例住院治疗的慢性皮肤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不同慢性皮肤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的特点及其发生原因,进而为临床护士对皮肤病患者实施科学的心理评估,并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来探讨新的防治途径.

    作者:张玉敏;何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4大疾病中的首要原因.在产后出血病例中,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亦有报道达90%者[1].可见预防和治疗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秀花;王吉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胃网膜动脉置化疗泵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胃网膜动脉置化疗泵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胃癌,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1].我院自1992年7月-1999年5月行胃网膜动脉置化疗泵4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文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1健康教育方式1.1医护人员教育对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包括讲座、短期培训班、长期脱产进修或参加健康教育学习项目)使医护人员掌握新高血压防治动态.

    作者:王珺;阿孜古丽;陈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骶管注射治疗颈腰痛的体会

    目前,骶管注射治疗颈腰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效果好等优点.笔者在临床常用此法治疗颈腰痛,取得了良好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门利权;葛明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伤寒合并肺不张1例

    1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因发热5天收入院,入院前5天出现发热,体温逐渐升高,伴轻度咳嗽、腹泻,自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有伤寒接触史.体检:精神差,表情淡漠,体温39.5℃,呼吸30次/分,脉搏120次/分,浅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啰音,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

    作者:程志忠;温建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与母乳喂养相关因素的分析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占新生儿黄疸的82.7%[1].研究表明,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增加,即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所致,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新生儿小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丰富,活性高,主要来源于母乳,少量来于胎儿自身和肠道菌群建立产生.

    作者:于宏;程清模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氨基酸残基配型——组织配型的前沿技术

    目的:对组织配型的前沿技术-氨基酸残基配型进行一般性介绍.方法:对血清学、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中的有关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回顾与分析.结果:总结得到运用这项新技术于组织配型中的方法.结论:这一方法的运用将对器官移植物的近、远期存活带来巨大的好处.

    作者:李哲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结肠瘘确诊结肠癌1例

    患者男,37岁,因上腹部胀1年、呕吐腐臭食物1周,排外肝炎和肠梗阻,考虑幽门梗阻,于1997年3月17日行胃镜检查,胃镜下见:胃内有食物残渣,胃窦部粘膜上附有大量污秽之粘液状物(冲洗可脱落),从幽门孔时有粪水涌流入胃,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正常,未见溃疡及赘生物,十二指肠降段有大量粪水而窥视不清,考虑十二指肠结肠瘘、浅表性胃炎.

    作者:刘元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8年2月至2001年2月用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1岁,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8-20年.

    作者:孔丽敏;邢丽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附42例报告)

    我院从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妊娠期阑尾炎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年龄23-38岁,阑尾炎发病为妊娠早期(1-3月)8例,中期(3-6月)27例,晚期(6月以后)7例,病程6-96小时,平均42小时,发病至就诊超过3天者14例,其中阑尾穿孔4例,由妇产科转外科者11例,死胎3例,早产2例(胎儿存活),42例经确诊后,全部手术治疗,无孕产妇死亡.

    作者:花景香;赵晓民;朱可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