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盲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刘兰英

关键词:
摘要:回盲结肠代膀胱、阑尾作输出道可控膀胱术目前国内成功例数报道较少.该手术脐部造口隐蔽,不漏尿,外形美观,可以沐浴,不需配带尿袋,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比较接近生理的尿流改道术.施行用回盲结肠代膀胱,阑尾作输出道可控膀胱术.手术效果均满意,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都痊愈出院,现将其术前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辨治体会

    1 病因病机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与饮食不节、情志不舒、房事无度有关,且三者综合发病居多.其病理特征为阴津亏损、燥热内生.中医临床多将之分为上、中、下三消,且按三消分而论治.

    作者:王学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种白细胞介素在人类鼻息肉中的含量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调节功能紊乱在鼻息肉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L-5,IL-10在30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的含量,并以鼻息肉患者和健康下鼻甲粘膜作对照.结果:①鼻息肉组织中IL-5的含量高于鼻息肉患者和健康下鼻甲粘膜(P>0.05),后两者之间相差无显著性(P>0.05).②鼻息肉组织中IL-10的含量亦高于鼻息肉患者和健康下鼻甲粘膜(P<0.05),后两者之间相关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息肉的形成与细胞因子 IL-5的增高有关,细胞因子分布失衡在鼻息肉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姚行齐;张桂凤;刘非凡;王颖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切口骨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我科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小切口骨开窗髓核摘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贾红卫;白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旋光法测定硝酸毛果芸香硷滴眼液含量

    目的:测定硝酸毛果芸香硷滴眼液含量.方法:采用旋光法测定.结果:硝酸毛果芸香硷浓度在5-25mg.ml-1范围内旋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4%(n=5).结论:本法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母琼梅;何继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43例剖宫产临床因素的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现将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收集2000年5月-12月住院分娩人数作一统计,共收住院分娩人数860例其中自然分娩617例,占71.74%,剖宫产分娩243例,占28.26%.二者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作者:孙丽;腾惠芳;何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霉变食物、药物与疾病的关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品、水果、蔬菜、药物的质量的要求提高,人们在使用过程时应严格掌握,对药的质量问题,霉变食品、水果的食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防止中毒,防止癌变[1].霉菌是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药物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黄绿青霉素、灰黄霉素等.

    作者:杨炳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亚硝酸盐中毒救护体会

    我院自1991年共收治3起因聚餐发生亚硝酸盐中毒事件,都是把亚硝酸盐误当食盐食用所致,中毒人员多40余例,少5例,总计60多例,经我院救护全部康复出院.

    作者:李艳美;唐玉梅;王少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的护理

    如何根据老年人在生理、生化、组织形态学等方面的退行性变化以及老年人患病后多脏器病变所致的痛苦,进一步加强老年病人的特殊护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隋美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快速鉴定光滑念珠菌与白念珠菌

    目的:探讨脂肪酸组成对白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的鉴别意义.方法:采用盐酸甲醇法提取5株白念珠菌和4株光滑念珠菌的脂肪酸,以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配以计算机分析各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光滑念珠菌与白念珠菌在脂肪酸的成份与含量上明显不同,光滑念珠菌不含亚麻酸(C18:3),且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C16:1)与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比值不同(白念珠菌皆小于 1.3,光滑念珠菌除1例为1.2外,余皆大于 3.9):C16:0与硬脂酸(C18:0)的比值(白念珠菌皆大于2.7,光滑念珠菌皆小于 1.1):C16:1和油酸(C18:1)的比值(白念珠菌皆小于0.5,光滑念珠菌皆大于 0.7).结论:气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白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的化学分类鉴定.

    作者:席丽艳;张小娟;鲁长明;郑文辉;蔡葵花;谢穗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4种常用静滴活血化瘀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4种静滴用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78例具有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蝮蛇抗栓酶、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4种药物对改善临床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各自的特异性.结论:提示在临床上应当根据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情况选择相应的活血化瘀药物.

    作者:朱喜莫;胡小灵;曾斌芳;邱作成;张磊;刘龙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腹症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1 术前护理①严密观察病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中毒性休克.②30分钟内交叉配血及腹部常规皮肤准备,各种检查、皮试,术前通知禁食水.③术前麻醉用药目的.

    作者:但立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6例临床观察

    我院于1994-1999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爱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B-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进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5年生存率仅为50%,死亡原因与交感神经刺激过度有关[1].但是,几乎所有有关β-阻滞剂的药物说明书都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列为禁忌症.然而,自从临床应用β阻滞剂治疗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引起的CHF以来已有20多年成功经验的历史.

    作者:宋丽华;秦丽君;叶柜梅;任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改革创新和新业务、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分工,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常规,创造一个安静、清洁、严肃的良好工作环境,在医院环境中,手术室是易引起交叉感染的场所,因此,预防术中、术后感染是手术室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海力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鼻骨骨折超过2周后鼻内闭合式复位临床分析

    外伤性鼻骨骨折发生外鼻畸形者,一般应在伤后10天之内进行复位[1].若超过10天,尤其是超过2周后,由于组织修复,骨折断端骨痂形成,难以用鼻骨复位钳进行鼻内闭合式复位矫正外鼻畸形,多需手术行开放式复位.我科自1993-2000年采用单纯鼻内闭合式复位法和锤击法加鼻内闭合式复位法治疗鼻骨骨折外鼻畸形2周以上患者41例,总结如下.

    作者:王保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黄连素治疗高脂血症34例疗效观察

    黄连素作为抗菌药物曾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其新的药理作用陆续报道.我们应用黄连素片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帕塔木·艾合买提;阿斯木古丽·加帕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症多型性红斑的皮肤护理

    重症多型性红斑,是由于感染、药物、食物等因素作用机体后,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超敏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高热、寒颤、脉搏细弱、呼吸困难、中毒症状重,烦躁不安,谵妄昏迷、皮肤粘膜受损、多脏器受累、死亡率高.我科去年收治1例,经医护全力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病人住院19天,基本痊愈出院,现将对此患儿的皮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梅国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出血吸收期低蛋白血症致脑疝分析(附9例报告)

    脑出血是现代临床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脑疝又是其主要致死原因.现将我院1996年至2000年收治的236例脑出血病人中因低蛋白血症致脑疝9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潘志辉;王伟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中西药的合理联用

    临床上中西药盲目联用、滥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研究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是临床药学的主要课题.1 合理联用:

    作者:彭毛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目的:观察小剂量rt-PA(50m)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一旦确定为急性心肌梗塞后,立即给予rt-PA(栓体舒)静脉溶栓,先用8mg静脉推注,余42mg于60分钟内用静脉微泵恒速静注,同时观察APTT,TT,PT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核算医疗费用.结果: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发病时间至溶栓时间平均4.5±1.3小时(45分钟8小时).90分钟再通率,根据临床再通指征判断,其中再通22例,6例未通.再通率为79%.22例再通患者平均发病至溶栓时间4.5±0.7小时(45分钟8小时),6例未通患者平均时间为4.3±0.8(3.2 7)小时,显示冠脉再通与溶栓开始的时间无明显的关系.28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口腔牙龈出血,未停止治疗,在密切观察下继续溶栓.22例再通患者于溶栓后30天复查心功能为II级(NYOK).结论:小剂量rt-PA快速静脉输入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疗效费用比合适.

    作者:吴小庆;王强;朱剑秋;薄小萍;羊镇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