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斯的明溶液灌肠护理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

袁特芬

关键词:新斯的明, 灌肠, 阑尾切除术, 胃肠功能,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溶液灌肠护理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在本院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的1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9例(单号),对照组73例(双号).对照组按腹部术后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12h开始加用40℃左右新斯的明溶液50ml,小剂量灌肠,每晚灌肠1次,连用3d.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切口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斯的明溶液灌肠可以促进阑尾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以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感染、腹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枣核致食道穿孔经皮胃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食道穿孔的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一旦异物误入食道应及时就医,以免因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经皮胃造瘘(PEG)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肠内营养,保证了患者术后的营养需求,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将1例枣核致食道穿孔经皮胃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进食大枣致颈部疼痛、吞咽困难1d、气促发热2d入院,CT示食道颈7段不透X线异物嵌插可能,并食管-软组织漏、钡剂残留、食道旁软组织感染.患者第2天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胃镜下胃造瘘、左颈部切开引流术.首先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其后行胃造瘘术,患者左侧卧位,手术者确认患者无胃部病变后使其成仰卧位,将胃内充满空气,使胃壁贴近腹壁.穿刺定位:手术者左上腹部叩诊确认位置,同时观察在体表左上腹腹壁透光处,助手在腹壁透光处用手指按压此点.术者在胃部被压的隆起点确定穿刺点.消毒铺巾:助手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铺无菌洞巾,于穿刺点刺入套管针.

    作者:万良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健康状况的作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问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随机将这110例患者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管理组给予饮食、运动、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干预行为6个月,对照组给予普通随访.记录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MI、WHR、血压、HbA1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数据.结果 管理组HbA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的健康管理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健康状况作用明显,这一模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作者:彭玉莲;向文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例手术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患者实施单纯手术配合护理模式,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采用《手术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及《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比较2组手术患者、家属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手术环境、工作态度、手术护士专科知识等的满意度,综合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患者、家属及手术医生对工作环境、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手术室专科护理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毕湘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深圳市农民工肺结核的防治与护理对策

    总结了300例农民工肺结核病的防治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深圳市农民工肺结核病患者病情复杂,易耐药及反复发作,同时由于患者文化层次偏低、对疾病的重视程度较低、依从性差及心理压力大,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鼓励患者配合治疗.故密切观察病情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临床防治肺结核的关键.

    作者:秦春燕;万小红;邹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剖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485例剖宫产术患者和2011年1月~2011年6月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471例,共956例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产妇术中的血压、心率较2010年的产妇平稳,术中出血、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

    作者:曾青桃;曾白云;周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8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 28例狼疮脑病患者进行癫痫发作的护理,安全防护,基础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28例狼疮脑病患者经MP和CTX联合冲击治疗,21例缓解,7例死亡.结论 全面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在狼疮脑病中尤为重要.

    作者:李斌;刘荘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介入封堵术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左冠状动脉右房瘘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按介入常规准备,术中协助医生行介入封堵,密切观察心电图有无心肌缺血表现,术后监测心电图T波及ST波有无变化,观察有无心肌梗死,同时监测有无残余漏、封堵器脱落、冠状动脉痉挛和夹层等并发症.认为做好对左冠状动脉右房瘘介入封堵术患者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涂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胃肠外科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结了本院胃肠外科老年危重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和结果讨论,认为在胃肠外科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服务,既加强了老年危重患者的管理,又体现了人文关怀,同时大幅提高了患者及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卢小勤;钱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门诊检验危急值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与途径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调查门诊检验危急值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与途径的需求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对本院门诊2011年6月~2011年11月314例检验危急值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检验危急值患者对相关知识需求前3项依次为:检测指标或项目(95.86%)、检验项目危急值的危险性(91.72%)、出现检验项目危急值后的处理(82.49%);需求途径前3项依次为:与医生交谈(91.08%)、与护士交谈(85.03%)、网络查询(72.93%).结论 门诊检验危急值的患者对相关知识需求较高,同时患者较倾向于与医护人员交谈的健康教育途径.因此,医院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采取受患者欢迎的健康教育途径向其提供检查、检验相关知识,从而达到促进患者主动配合门诊治疗,提高患者就诊安全性的目的.

    作者:宋丽青;鲁丽丽;张晓冬;李金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电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总结了12例电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物品处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密切,术后器械精心保养是电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蔡晓雯;吴敏;江燕云;廖丹;邓月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结了2011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门诊输液患者中开展的人性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简化就医环节、创造舒适的输液环境、设计合理的配药环境、根据工作特点弹性排班、强化护理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等.认为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门诊输液患者的投诉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门诊护理人员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夏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引发护士职业倦怠感诸多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结了引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诸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如职业紧张、职业竞争压力、医患关系紧张等;个体因素,如护士的低价值感,沟通能力应对能力的不足等.认为需要充分认识到引发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各个因素,积极采取各项干预措施,这样有利于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保证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刘翠珍;孙新宏;蔡梅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双名身份识别在门诊连续输液医保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名身份识别在门诊连续输液医保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门诊输液室在接诊连续输液治疗的医保患者时,认真核对患者的两种身份,即输液单上患者的姓名和收费单上患者的姓名,两者核对无误后才能实施治疗.结果 门诊医保输液患者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结论 双名身份识别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医保患者身份识别与判断的准确性,保证患者的安全,是减少护理差错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芝翠;刘苏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阶段性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阶段性健康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指导,亚急性期指导及恢复期指导.对照组给予非阶段性随意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出院前,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阶段性健康教育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易善复注射液与硫普罗宁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易善复通用名为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规格232.5 mg/支.硫普罗宁通用名为注射用硫普罗宁,规格0.1g/支.对于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常将以上2种药联合使用.配药前笔者分别查阅了2种药物的说明书,未说明以上2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上述2种药物配伍时出现白色浑浊并有絮状物,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易善复每安瓿装5ml含232.5 mg,由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硫普罗宁每支0.1 g,由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作者:蒋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和护理

    总结了1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进行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期间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辅助通气护理、基础护理、保护性隔离、PICC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认为PICC可以为早产儿肠外营养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良好的护理有利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极低体重新生儿的存活率.

    作者:曹婧;王洁;王芝兰;吕波;陈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无痛胃镜下摘除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54例无痛胃镜下摘除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认为无痛胃镜下摘除息肉易被患者接受,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而全程细致的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赵惠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乳房胀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住院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避免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玉香;谢凌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本院护理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了本院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本院病房和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掌握有缺陷,相关药学知识掌握较差.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

    作者:韩小英;陈丽英;陈顺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从阴道镜检查中谈健康教育

    总结了从阴道镜体检中发现女职工的妇科疾病,从而体会到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从体检中可以看出广大妇女妇科知识贫乏,严重缺乏保健意识,因此要加强对本群体的健康教育.

    作者:杨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