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中的治疗进展

李学军;刘蕴蘅

关键词:
摘要:Esomprazole是奥美拉唑Omeprazole的S同分异构体,它作为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质子泵抑制剂光学同分异构体而被临床采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生命[1].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及其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能有效地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2 4].

    作者:黄金波;乐桥良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护理配合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是一种超高频、无损伤的新型眼科B型超声检测仪器,在眼科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我科自引进UBM至今,短短半年时间共对100例患者进行了检查,由于我们对病人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取得了病人的密切配合,使检查时间由开始30min减少至10min1次,有效地缩短了检查时间,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对疾病诊断率达99.5%[2].

    作者:任菊琴;宋锦平;刘萍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特殊周期性麻痹3例

    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作的弛缓性骨骼肌瘫痪或无力为临床特征的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常伴血钾降低,典型病例容易诊断.现将我们遇到3例特殊周期性麻痹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秀梅;张冬霞;王秦;白旭东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心脏病患者拔牙前后的护理重要性

    我们从1998年1月-2002年6月对120例心脏病拔牙患者,其中男66例,占55%,女54例,占45%,进行全程心电监护及护理,对拔牙出现的心脏异常情况做了及时救治,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下使拔牙顺利完成.

    作者:于培兰;才启文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脾外伤的选择性保脾治疗

    近年来,众多研究结果证明,脾脏具有净化血液和吞噬免疫功能,有抗感染和抗肿瘤等作用,全脾切除易并发凶险性感染(OPSI)[1],故人们已采用了多种保脾技术,因此,脾外伤的治疗由首选脾切除术转变为保留脾脏手术是当今脾脏外科的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对10例脾外伤选择性进行保脾治疗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万强;张文星;刘玉成;余胜全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0.5%强力碘与10%肥皂水在眼科手术局部消毒的比较

    眼科手术,无论是内眼手术,还是外眼手术,其术前局部消毒是十分严格的.

    作者:武向红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神经外科术中抗生素应用的评价

    目的:评价改良Malis方案对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率的影响.方法:作者在2000年-2002年度同期进行261例单纯法(采用静脉输注抗生素)和302例改良Malis方案(伤口冲洗配合静脉输注抗生素)的对照研究.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2.68%,实验组感染率为0.66%,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Malis方案可大大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率.

    作者:陈陆馗;张俊卿;戚远光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合并胆道蛔虫症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饮啤酒300mi半小时后出现胸闷、上腹痛,呈束带状,向两侧腰部放散,呈阵发性,而来院就诊.既往健康.入院时查体,BPl30/85mmHg,神清语明,辗转体位,无发绀.双肺无啰音.心界不大,HR90次/min,律整,无杂音.

    作者:张延军;孙宓颖;张远卓;吕树杰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的临床特点,并与病理学改变对比分析.同时分析不同肺组织活检方法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1年90例住院IIP病人的临床特点.33例进行肺活检的病理结果在诊断中的意义及11例病理分型明确的临床特点.结果:①90例患者,男61例,女29例,年龄27-83岁,平均62±13岁,病程38±7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咳嗽86例,活动后呼吸困难76例,两肺捻发音、爆裂音82例.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47例,弥散功能减低58例,低氧血症61例.X线表现磨玻璃20例,网状结节影64例,蜂窝肺35例.②病理检查33例,开胸肺活检(OLB)及经胸腔镜肺活检(TPLB)共6例,均确诊并明确病理分型;6例CT引导下肺穿刺5例确诊,其中1例获病理分型;21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6例确诊,1例明确分型.③4例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男性3例,平均年龄51.3岁,3/4例中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激素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但影像学无改变.5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9.4岁,3例合并低热,另有3例分别合并乏力、纳差、消瘦,4/5例轻中度限制性能气功能障碍,5例X线异常改变,但无蜂窝肺表现,4例使用激素疗效显著.2例急性肺间质性肺炎(AIP)为男性,病程均为3周,氧分压均低于60mmHg,均激素治疗无效,其中1例死亡.结论:TBLB可协助诊断肺间质纤维化,但无法准确分型,病理明确诊断及分型仍需要开胸肺活检取材.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男性多见,中年发病,全身合并症少见,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程度重,预后差.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大,全身合并症较UIP多,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程度轻,影像学无蜂窝肺表现,对激素治疗反应好.急性肺间质性肺炎(ALP)无性别差异,起病急,很快发展至呼吸衰竭,预后差,死亡率高.

    作者:杨薇;姚婉贞;韩翔;王筱宏;张莉莎;赵鸣武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医院感染分析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各种创伤性检杳及治疗手段的增加,临床感染越来越多,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是医院感染的病原因,且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本文对4年来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林燕青;邱卡仪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脑出血合并脑梗死38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合并脑梗死是常见病,脑梗死后脑出血已有相关文献报道[1],脑梗死后一段时期合并脑出血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本文对我院及本地区2家医院收治的620例脑出血患者合并有脑梗死的38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奇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髓纤维化1例报告

    患者,男,51岁,主因间断性轻度贫血2年,加重伴腹胀2个月于2001年入我院.患者于2年前出现不同程度贫血症状,外院诊断早期肝硬化,经多次输血,对症治疗2个月稍见好转.在入住我院前1个月又出现上述症状,转入我院.查体:既往无传染病及心肾病史.

    作者:牟子新;马维娜;丛占杰;刘玉侠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IL-1α在坐骨神经根性疼痛机制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程度与疼痛的轻重并非完全一致,有时较大的椎间盘突出其根性痛并不严重,相反,小的突出可引起更严重的疼痛[1].

    作者:赵延勋;吴小涛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强的松联合昆明山海棠片治疗肾病综合征

    强的松是目前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首选药物,但缺点是复发率高,疗程长,常需1-1.5年以上,为此,我们试用昆明山海棠片与强的松联合治疗NS,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传福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栓塞1例

    1典型病例患者,女,29岁,2001年11月26日入院.自1987年起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偶有咳嗽,痰中带血丝,夜间可平卧.

    作者:刘建春;程显声;吕豪;张英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浅析在职教育是提高护士知识主要途径

    知识和技能越来越成为护理队伍建设中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在职护士知识、适应医院发展需要,是护理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针对该院护士知识现状,采用改革在职教育模式,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改善护理服务内涵,进行在职教育培训,提高了护士知识水平、护理技能,介绍如下.

    作者:孙金荣;姜彩莲;邢晓波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白三烯与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白三烯(LTs)是由分布广泛,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炎症介质组成的一个家族,包括LTB4和半胱氨酸LT(CysLT)即LTC4、LTD4和LTE4.作为炎症介质,LTs与许多炎性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肠病及囊性纤维化等有密切关系[1].

    作者:陈小菊;程德云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儿童视力保健中的应用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关系到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儿童健康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他们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决定着未来人口的素质[1].据南京市调查学生常见患病率,视力低下居首位[2].

    作者:徐世兰;刘素珍;曾继红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小儿烧伤后高热惊厥的处理

    高热惊厥是小儿烧伤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小儿机体抵抗力差,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皮质下中枢的兴奋性增高,容易引起高烧、惊厥和呕吐.主要临床表现为:抽搐,双目向上凝视,意识丧失,肢体强直性痉挛,口吐白沫,口唇紫绀,呼吸急促等.

    作者:宋召云;王和平;张经中;范磊 刊期: 2002年第28期

  • 行为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对于不同性格患者护理行为存在着不确定性,即使是同一名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他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对这些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往往对病情的观察及护理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行为护理的知识,从而更好的完成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工作.

    作者:冯晓莉;胡国瑾;常宏 刊期: 2002年第28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