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7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

田亚娣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护理, 儿童
摘要:本文总结了57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内镜检查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57例患儿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细致的护理,均取得满意的疗效.认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康复、预防疾病的复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液囊空肠管在食道碱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1例食道碱烧伤患者液囊空肠管的应用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口腔护理、用药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等.认为液囊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地降低毒物对消化道的损害,减少并发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林茶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本院护理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了本院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需求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本院病房和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掌握有缺陷,相关药学知识掌握较差.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

    作者:韩小英;陈丽英;陈顺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一次性导尿管在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阴道冲洗中的应用

    宫颈癌放疗的患者多为中晚期,由于肿瘤破溃,对周围组织血管的侵犯,均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及浆液性分泌物,常伴有感染,大量脓性感染样白带[1].同时患者在放射治疗达一定剂量后,阴道壁、宫颈管内膜因放射性炎症易导致纤维化,进而狭窄粘连,致使宫腔引流不畅,从而引起宫腔积脓积液[2].若冲洗不及时,易引起逆行感染,加重宫腔积脓,宫颈口粘连,影响宫颈癌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导致肿瘤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下降,加重放射性阴道损伤.阴道冲洗可有效清除坏死脱落癌组织,防止感染;促进上皮细胞愈合,避免阴道粘连,增加放射的敏感性,减轻由于放疗引起的阴道炎作用.本科应用一次性导尿管接60ml注射器进行阴道冲洗替代传统阴道冲洗,此方法既卫生方便,经济有效,又安全舒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凡;胡慧敏;马琴;蔡娆;雷小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留置导管患者血液透析中接管方法的改进

    目的 提出了留置导管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改良接管方法.方法 将60例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接管方法.结果 2组1年内导管感染率、堵管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改良接管法能有效减少感染和堵管的发生.

    作者:夏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肺癌紫杉醇化疗过敏反应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紫杉醇化疗时发生过敏反应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肿瘤科2008年2月~2011年2月住院的102例采用紫杉醇化疗方案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4例采用紫杉醇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3.3%,年龄≥60岁组NSCLC患者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60岁组(P<0.05);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9×109/L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9×109/L组(P(0.05);既往有食物、药物过敏史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组(P<0.05);患者精神紧张组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精神紧张组(P<0.05).结论 紫杉醇化疗时过敏反应的反生与患者的年龄、有无过敏史、化疗前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患者的精神紧张与否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无关.故年龄≥60岁、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9×109/L、既往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及精神紧张是NSCLC患者紫杉醇化疗过敏的高危因素.在化疗前了解其病情,分析其过敏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患者提前给予药物处理及精心的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作者:邓青娥;刘向月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及动脉血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依从性高和动脉血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及动脉血血氧分压.

    作者:方金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324例患者院前急救和转诊途中的监护护理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324例院前出诊和转诊患者的急救护理状况,324例患者均安全到达医院.认为出诊前的急救物品准备,掌握长途出诊的适应症,履行告知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院前急救中急救护理水平的保证.

    作者:陈慧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湿性愈合方法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疗法对促进压疮患者伤口好转或愈合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36例压疮患者进行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压疮,与2010年的压疮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11年91.67%的压疮患者压疮好转/愈合,与2010年压疮好转/治愈率相比较,上升2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愈合疗法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加快了压疮的愈合,湿性愈合在治疗压疮方面优于干性愈合疗法.

    作者:龚晓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生儿臀红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3M伤口保护膜联合3M透明敷料在新生儿臀红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将214例有不同程度臀红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5例,在常规方法护理后,臀红局部喷3M伤口保护膜;观察组109例,在常规方法护理后,臀红局部喷3M伤口保护膜,待干燥后外敷3M透明敷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伤口保护膜联合3M透明敷料在新生儿臀红护理中,可以促进臀红皮肤的康复,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庄志云;林彩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开展健康管理推动综合性医院发展

    健康管理顺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可促进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本文概述了健康管理的相关内容及发展现状,分析综合性医院开展健康管理业务的原因,指出开展健康管理所面临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业务发展的对策.

    作者:贺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脉冲式封管法在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现状

    本文综述了脉冲式封管法在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现状,脉冲式封管具有预防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作用,尤其对降低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效果明显.认为同种静脉留置导管封管方法不一,临床上需要统一规范.

    作者:金月红;张锦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马蜂蜇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emoperfusion and Hemodialysis,HP+HD)治疗马蜂蜇伤的效果.方法 23例马蜂蜇伤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7例单用BT(基础治疗)治疗,B组8例行HD+BT治疗,C组8例行HP+HD+BT治疗.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肌酐、转氨酶、心肌酶的水平变化来判断A组、B组及C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与B组及A组相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尿素氮、血肌酐、转氨酶、心肌酶水平下降有显著差别(P<0.01),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相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尿素氮、血肌酐、转氨酶、心肌酶水平下降有显著差别(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降低马蜂蜇伤患者死亡率,减轻肝、肾功能损伤,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有明显疗效.

    作者:曹翠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枣核致食道穿孔经皮胃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食道穿孔的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一旦异物误入食道应及时就医,以免因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经皮胃造瘘(PEG)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肠内营养,保证了患者术后的营养需求,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将1例枣核致食道穿孔经皮胃造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进食大枣致颈部疼痛、吞咽困难1d、气促发热2d入院,CT示食道颈7段不透X线异物嵌插可能,并食管-软组织漏、钡剂残留、食道旁软组织感染.患者第2天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胃镜下胃造瘘、左颈部切开引流术.首先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查,其后行胃造瘘术,患者左侧卧位,手术者确认患者无胃部病变后使其成仰卧位,将胃内充满空气,使胃壁贴近腹壁.穿刺定位:手术者左上腹部叩诊确认位置,同时观察在体表左上腹腹壁透光处,助手在腹壁透光处用手指按压此点.术者在胃部被压的隆起点确定穿刺点.消毒铺巾:助手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铺无菌洞巾,于穿刺点刺入套管针.

    作者:万良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总结了58例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合理的饮食管理,严格的血糖控制,良好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后的血糖监测,伤口护理,饮食指导及合理应用胰岛素等.认为认真仔细地术前及术后护理是保证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孙平;罗蕊丽;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症状观察,引流管护理,高热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等.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治疗和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卫红;詹也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20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等方面.认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风险大,难度高,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士与手术医师精确配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岑彩虹;钟向萍;李蝶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脑梗塞患者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注20%甘露醇的护理.方法 将2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30例(包括留置时间在48h内的A1组65例,和留置时间在96 h内的A2组65例),实验组136例(包括留置时间在48h内的B1组68例,和留置时间在96 h内的B2组6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留置针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留置时间内静脉炎发生率、管道堵塞发生率、药液外渗、穿刺部位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组发生静脉炎和静脉堵管明显少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液外渗和穿刺部位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和静脉堵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锦玉;章淑华;赵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士对实行优质护理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实行优质护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变化,为临床管理者在临床上如何更好地实行优质护理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50名护士在实行优质护理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行优质护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护士整体满意度仍偏低,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改善护士福利待遇,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更好地在临床上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作者:钟金仪;陈妙贤;黎艳芳;唐颖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结了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以及本科3例DVT患者的护理.包括预防措施,病情观察、患肢护理、溶栓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认为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并加强手术后的观察,完善各项护理,及时发现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明荣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菌阳肺结核防治中的应用

    总结了将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路径贯穿于肺结核的防治过程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阶段性教育和随机性教育,使人们对肺结核的认知程度和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调动了肺结核患者遵医治疗的积极性,并且能做到自我管理、坚持服药、促进康复.从而有利于纠正国民对肺结核的认识,提高肺结核的防治能力,达到预防疾病、提升疗效、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林素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