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梅;宋玉华
我院从1999年-2002年共收治了124例急性缺血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治疗上我们用金纳多与复方丹参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陈馥;林磊明 刊期: 2002年第27期
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玻璃体出血称为Terson综合征.早由Terson1900年详细描述报道.随着现代玻璃体手术的开展,部分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1997年-2000年6例(12眼)Terson综合征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手术适应证、时间、方法、并发症进行探讨.
作者:王瑞夫;蒋国安;冯洁 刊期: 2002年第27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用于全麻诱导对皮质醇、血糖、心率变异性及血脂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插管病人随机分为TCI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采用Diprifusor/TCI系统分六步诱导给药,B组用2.5%硫喷妥钠.两组分别于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时,插管后lmin,3min,5min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皮质醇,并同时记录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后lmin、5min的HRV变化.A组在诱导前、输注丙泊酚10ml以上和停药后2h抽取静脉血测血脂全套.结果:A组HR、SpO2、DBP、血糖和皮质醇各时点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HRV、SBP各时点明显低于诱导前(P<0.05),但插管前后无明显差异.血脂中甘油三酯明显高于诱导前(P<0.05),其余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B组在意识消失时、插管时的HR、BP明显低于诱导前和插管后的lmin、3min、5min,也明显低于A组各时点(P<0.05),插管后lmin的TP、HF、血糖、皮质醇明显高于诱导前、插管前和A组(P<0.05).而LF/HF明显低于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后5min及A组(P<0.05).结论:丙泊酚TCI用于全麻诱导插管时机体的应激反应小,可明显抑制交感神经张力,诱导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但可使血脂中甘油三酯明显增加,而停用后可迅速降至正常.
作者:李有才;韩新生;吕建瑞;李伟;薛荣亮;雷晓明;张延均 刊期: 2002年第27期
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已取得巨大进步,但脑血管病的致残率高达80%[1],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因此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全程计划性康复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作者:吴红亮;蔺波 刊期: 2002年第27期
我科自1997年8月至今,对8例因各种原因不愿摘除眼球的眼球萎缩的患者进行了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反板层角膜移植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如下.
作者:王瑞夫;冯洁 刊期: 2002年第27期
我科于1998年7月26日-2000年1月28日,护理了1例2型糖尿病伴左肾癌脊髓转移并发高位截瘫尿潴留患者,做到留置导尿管时间长达547天未发生尿路感染,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瑾;王淑英 刊期: 2002年第27期
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病,多数人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急性期后神经功能的康复,是神经科的重要任务.
作者:沈小忠;曹国强;王兴华 刊期: 2002年第27期
我县2000年-2002年对94390名0-6岁儿童进行了体格检查,并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分析情况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对象与范围全县24个乡镇395个行政村0-6岁常住儿童.
作者:刘玉华;余勤勤;李华;杜娟;罗秋颜 刊期: 2002年第27期
肺结核并慢支、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是结核病严重的合并症之一,是肺结核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我院同期肺结核并慢支、肺气肿、肺心病人占同期肺结核病人的23%左右.黄芪注射液有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作用.
作者:凌敏;刘小平 刊期: 2002年第27期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等一组异质性疾病.
作者:孙亚萍;商亚英;丁续荣;丁续红 刊期: 2002年第27期
迈之灵(Aescuven forte)是德国礼达大药厂生产的用于治疗静脉性水肿的特效植物制剂.每片含有马粟树籽经标准乙醇干燥处理的提取物150mg,按无水七叶皂苷素(Escin)计算,相当于30mg三萜糖苷.
作者:王巾;韩晓梅;高艳;孟若娟 刊期: 2002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割方法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放射反应和并发症.方法:研究1993年6月-1996年6月经病理证实首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人338例,其中加速分割放疗组(研究组)168例,常规分割放疗组的(对照组)170例.研究组每周照射6天,1次/天,185-190cGy/次,总剂量7400-7600cGy/39-41f/46-48d,对照组每周照射5天,1次/天,200cGy/次,总剂量7000 7500cGy.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和放射反应.结果:随访超过5年,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3.7%(23/168)和26.5%(45/170)(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59.5%(100/168)和48.8%(83/170)(P<0.05).Ⅲ度急性放射反应分别为48.8%(82/168)和33.5%(57/170)(P<0.01).结论: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加速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患者能耐受加速分割放射治疗方案.
作者:王仁生;张勇;覃玉桃;刘文其;李坚 刊期: 2002年第27期
目的:总结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资料.探讨其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方法.ATRA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2例.缓解后按所接受的维持治疗分为3组:(1)维甲酸加化疗交替进行组53例;(2)单用化疗组50例;(3)终止治疗组21例.观察长期生存与年龄、性别、初诊时血液学指标.三组不同化疗方案在完全缓解率,长期生存率、复发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202例患中,20例在接受ATRA治疗2周内死亡,早期死亡率9.9%.182例患者中166例获得完全缓解,缓解率91.2%.随访8-138个月,中位生存期38个月.42例失访.3年生存率40.4%,5年以上生存率22.6%(28/124).长期生存的患者年龄在35岁以内占85.7%.初诊时白细胞数低,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轻.其中(1)组5年以上生存的15例,占长期生存人数的53.6%;(2)组5年以上生存10例.占35.7%;(3)组5年以上生存3例,占10.7%.复发病例61例,复发率49.2%.(1)组复发21例,占(1)组总人数的39.6%,(2)组复发24例,占(2)组总人数的48.0%;(3)组复发16例,占(3)组人数的76.2%.结论:长期生存相关因素中年龄,初诊时白细胞数、白血病细胞浸润程度,是影响APL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缓解后坚持化疗与终生治疗有显著差别.坚持长期、规律、足够强度的巩固治疗,维持持续完全缓解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作者:黄明;杨桂斌;时新颖;沈孟贤 刊期: 2002年第27期
计算机自动导航射频肝癌原位灭活技术是近2年国际上新开展的一种高科技治疗手段,治疗肝癌(原发、继发)效果非常显著,5cm以内的肿瘤组织灭活可一次完成,5-10cm的分2次灭活.现将我院治疗肝癌86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晓东;张宏;韩金江;李乃民;胡忠良;王淑英 刊期: 2002年第27期
1典型病例患者,男,51岁,吞咽困难、发音不准1年余,查体发现双侧舌肌萎缩,悬雍垂左偏,饮水呛咳,声嘶.MRI显示斜坡部病灶内为局限性膨大,长T1长T2信号,大小5×6× 5cm,边界清楚,延脑明显受压,向前移位.
作者:陈长才;汪求精;邓隆民;邹小英 刊期: 2002年第27期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A β)对大鼠脑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μ l A β1-40(10μ g/μ l)在立体定向仪下注入大鼠右侧Meynert核,分别于1周、4周时测定脑组织中NGF和BD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A β注射4周,透射电镜(TEM)观察实验组Mrynert核、海马、皮质区的神经无染色体凝缩,位于核膜边缘,固缩为二个或多个膜包小体,以Mrynert核为显著.TUNEL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Mrynert核、海马、皮质区有广泛TUNEL染色阳性细胞存在.实验组在Meynert核、海马区和皮层区Bax、Bcl-2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Bax的表达数量较Bcl 2增多,组间差异显著.结论:A β在脑内沉积能诱导脑神经元的细胞凋亡,Bax表达增加可能是A β致阿尔茨默氏病(AD)脑神经元退行性变的主要途径之一;细胞凋亡可能是AD学习记忆障碍和痴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苗建亭;李柱一;林宏;宿长军;雷革胜;荀文兴;游国雄 刊期: 2002年第27期
肝硬化所致的门静脉压力增高,临床上常表现为胃底、食道静脉曲张.无论任何诱因所致曲张静脉破裂,均会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作者:马雪梅;宋玉华 刊期: 2002年第27期
慢性盆腔炎是困扰女性的常见疾病、多发病,容易复发,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近年采用多功能治疗仪这一新方法,对1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门诊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军;黄志勇 刊期: 2002年第27期
健康教育是指个体通过学习掌握的自理能力,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支持,指导教育和提供佳环境,以便促进个体达到自理的佳水平.
作者:唐爱当;王秀容 刊期: 2002年第27期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跟骨关节内骨折波及距下关节面及横径加宽,Boohler角变小等,如治疗不当常可致残.我院自1994年3月-2001年3月共收治34例跟骨骨折,其中21例在X线透视下,经皮斯氏针撬拔复位加石膏管形外固定,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社荣 刊期: 200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