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惠;刘国芳
我院自1998年起采用美国雅培全自动免疫分析仪(AXSYM)测定PB的血药浓度,为临床给药方案个体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党宏万;栾军;文友民;杨小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随着国力的增强,法制的健全,法律知识的普及,公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以前可私下解决的问题而现在可能诉诸于法律,但护理界法制观念淡漠仍普遍存在,习惯思维和经验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日常的护理工作,而护士又身居临床第一线,与病人接触多.
作者:杨迪琼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我科1986年2月-2001年12月收治金属热烧伤9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对其预防及治疗进行讨论如下.
作者:黄新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双侧臂丛神经卡压伤9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令法;施水彬;李秀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指尖血的准确性及采血时的疼痛常给患者带来困惑,以下五点建议可供糖尿病患者参考.
作者:牟英梅;纪明霞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观察醒脑抗栓灵对实验动物的镇静、抗血栓、减少脑梗塞面积作用.结果表明,静滴醒脑抗栓灵2.0g生药/kg,使小鼠自主活动数减少,同剂量对给予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小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2.0g生药/kg的醒脑抗栓灵和牛黄清心丸均使小鼠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并能抑制大鼠体外、体内血栓的形成,尤对体内血栓抑制更为明显;静滴1.0g生药/kg醒脑抗栓灵,能减轻局部脑缺血大鼠的行为障碍和一定程度的减少脑梗塞面积的作用.
作者:于德志;莫宗琪;刘树刚;任守海 刊期: 2002年第24期
喘憋性肺炎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全身中毒症状及喘憋都明显重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比较困难,我科于1999年1月-2002年2月共收治喘憋性肺炎37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丽霞;王荣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笔者自1993年1月-2001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华;谢日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我院自1998年2001年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34例,其中11例为巨大血肿,采用双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魏青;毛娅;吴海琼;周宗仁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自发性气胸是肺科常见急症.我院结核科从1987年8月-2000年8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145例.
作者:罗冬姣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方法: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出血部位、术前意识、瞳孔改变、中线移位情况分别采用钻孔碎吸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破入脑室者行脑室外引流.结果:恢复功能15例,生活自理6例,部分自理4例,重残2例,死亡 9例.结论:金谷氏Ⅲ、Ⅳa、Ⅳb级应早期手术.基底节内侧型适合钻孔碎吸引流;外侧型则依患者年龄、术前意识状况、中线移位情况可分别采用钻孔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混合型出血因血肿量较大、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移位较重、宜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早期、超早期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张帆;刘光辉;刘庆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医学是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在与迷信和巫术不断地斗争中诞生和成长的,用什么理论观点来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指导医学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就称为医学模式.
作者:李政平;王祥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我院自1986年以来诊治MND680例,其中PLS12例,为了解其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常欣;周广福;亓法英;王玲玲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支气管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
作者:司继刚;孟金薇;赵群 刊期: 2002年第24期
1986年-1999年,我院共收治外伤性睾丸脱位5例(6侧),均行手术并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国君;李传成;陈胜茹 刊期: 2002年第24期
随着血液学和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越来越广泛,移植成功率和治疗效果也在稳步提高.
作者:王同显;赵林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胆道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己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老年胆道疾病更有其临床特殊性和复杂性.
作者:马秀梅;张建华;赵衍;栗志向;王晓蓓 刊期: 2002年第24期
安瓿折断后会有许多玻璃微粒,肌注或静滴时比针头口径小的微粒可随药液进入人体肌肉组织及血液中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所在区域肌肉及静脉组织无菌性炎症,出现红肿、硬结、疼痛.
作者:朱国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在临床中我们多采用金属砷失活剂,这是因为金属砷作用缓慢,与牙髓接触后,氧化为亚砷酸,再作用于牙髓,产生与亚砷酸相似的作用,主要是使牙髓充血栓塞.
作者:邱宏亮 刊期: 2002年第24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边缘学科的药学技术的渗入,新药的源源不断问世,不断更新换代.
作者:贾传芹 刊期: 200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