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琳
总结2006~2010年收治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损伤、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输液护理和实现保护性隔离、加强基础护理.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易患自发性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许炎炷;葛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采取生活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训练,6个月后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功能干预后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立红;程文蕾;陈旭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同时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实施为期4周的早期心理干预.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4周时,干预组GDS、QL-Index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状况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冼志莲;许少英;刘婧;李华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临床上常有肠胀气的患者需要给予肛门排气,而传统使用水封瓶的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连接不密容易漏气、且不易固定、是否有气体排出不便于观察等缺点.针对这种情况,选择使用一次性薄膜保鲜袋(简称薄膜袋)与肛管连接,临床应用效果很好.
作者:侯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临床实习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过程,是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第一步,在临床实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临床带教老师有责任引导护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有现代护理观,有一定交流沟通能力,能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现代护理人才.
作者:朱庆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方法 收集2007~2009年期间本院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的资料,对他们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发生地点,工作类别等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锐器伤是职业暴露危险的因素,其中,75.71%的职业暴露是由锐器所致.护士占所发生职业暴露工种的74.36%,血源性疾病成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源,占职业暴露的61.38%.结论 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危险性增加,护士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人群,锐器伤是造成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强安全意识及技能训练,纠正不良工作习惯及行为,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对策.
作者:杨文;周凤英;谢光雄;吴燕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穿刺点、发热肝区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围手术期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黄丽娜;张鸣青;马桂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出院的1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干预,比较2组遵医率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遵医率及血糖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并较好控制血糖.
作者:高艳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的护理.方法 对40例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技术、饮食、运动等系统护理,比较治疗前后4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结果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系统护理.血糖控制达标,大幅降低了糖尿病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作者:贾静;张具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215例在显微镜下行颅内肿瘤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强调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的充分准备,手术中人员合理的配备,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熟练准备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安置体位、熟练传递器械、确保物品齐全、性能良好,注意对术者的心理调节.
作者:巨会萍;景会琴;强渭琴;李小娟;赵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康复锻炼技术.包括: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指导有效排痰、技能训练、健康指导等.认为对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康复锻炼是必要的、十分有效的.
作者:刘晚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90d后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发生皮疹10例(33.33%),腹泻9例(30%),胃肠道反应5例(16.67%),肝功能异常4例(13.33%),间质性肺炎2例(6.67%).用药期间加强皮肤、口腔、胃肠道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呼吸功能,可提高疗效.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至关重要,有助于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舒适度,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袁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为了使护理人员收入分配更趋合理,护理部参与对本院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依据岗位职责、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项目进行综合考核.结果 显示,此种考核方法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得到提升,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岳阳市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出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按比例抽样方法,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相关法律知识问卷、护理相关法律遵从行为问卷对岳阳市10家综合医院的436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风险发生率排在前3位的是:与用药有关的风险(57.20%)、与静脉输液有关的其他风险(19.35%)、与管道有关的护理风险(12.02%);单因素分析中,是否培训、知识得分、行为得分对个体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影响(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个体的护理相关法律知识和行为得分对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影响(p<0.05).结论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相关部门应该从多方面加强护士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相关法律行为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或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黄仁建;吴晓球;周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适宜的肌肉注射部位.方法 对500例新生儿分别在臀部(对照组,250例)和腿部(实验组,250例)肌肉部位注射药物后进行护理观察,包括不良反应例数和新生儿的反应.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肌肉注射后出血少、药液外渗少、不易形成硬结、不损伤神经(p<0.05).结论 新生儿适宜肌肉注射部位为股外侧肌.
作者:刘翠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探讨手术室护理指引的制定和运用.分析手术室护理指引的特性,区别护理流程、护理工作制度规范、护理指南、以及临床路径等现有概念.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与实际工作结合,制定手术室护理指引.包括手术室药物使用指引、各类引流管护理指引、各类仪器使用指引、基础护理指引、专科护理指引、专科急危重症抢救指引、安全指引等7项护理指引.认为将各项护理指引引入实际手术室护理工作环节,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防范安全隐患.
作者:彭文君;梁爱群;徐曙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引起护理投诉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8例护理投诉进行原因分析,通过优化职业心态,加强护患沟通,焦点问题重点管理等,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护理投诉率下降2.27%.结论 通过对结核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投诉原因分析,科室进行护理过程干预,护理投诉明显减少.
作者:李白宁;李亚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在护理工作中,输液换液是常见的操作,也是容易出差错的操作.传统方法为患者输液换瓶是将输液标签与患者床边输液卡的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校对,而输液标签通常是手工书写或者用输液不干胶打印,字迹偏小,核对不认真就会造成护理差错.
作者:郭雅惠;张文娇;杨艺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护理、饮食调护、穴位按摩等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达90.70%,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只有57.14%,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470,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戴克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82例胸部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包括积极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指导.认为正确的急救与精心的护理,能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早日获得康复.
作者:唐治奎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