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丹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灌注液的量对生命体征、出血和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56例入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的灌注量为(16000-20500ml),平均18250ml,观察组为(17500~23500ml),平均20500ml.通过对灌注液的量、速度控制,观察2组生命体征和出血量.结果 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及出血量的比较,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出血量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掌握灌注液的量,能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平稳,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术后康复,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柳素霞;刘丽平;郑利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电话随访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农村高血压患者40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试验组进行每月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进行每半年门诊随访,比较2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性和治疗依从性(CPAT).结果 2组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比例以及治疗依从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电话随访能够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岳阳市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出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按比例抽样方法,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相关法律知识问卷、护理相关法律遵从行为问卷对岳阳市10家综合医院的436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风险发生率排在前3位的是:与用药有关的风险(57.20%)、与静脉输液有关的其他风险(19.35%)、与管道有关的护理风险(12.02%);单因素分析中,是否培训、知识得分、行为得分对个体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影响(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个体的护理相关法律知识和行为得分对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影响(p<0.05).结论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相关部门应该从多方面加强护士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相关法律行为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或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黄仁建;吴晓球;周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探讨手术室护理指引的制定和运用.分析手术室护理指引的特性,区别护理流程、护理工作制度规范、护理指南、以及临床路径等现有概念.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与实际工作结合,制定手术室护理指引.包括手术室药物使用指引、各类引流管护理指引、各类仪器使用指引、基础护理指引、专科护理指引、专科急危重症抢救指引、安全指引等7项护理指引.认为将各项护理指引引入实际手术室护理工作环节,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防范安全隐患.
作者:彭文君;梁爱群;徐曙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和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包括肠内营养的时间、营养剂的配比和种类、添加剂的应用及肠内营养管饲途径等.认为护士进一步就颅脑损伤的特点探讨一种更为适宜的喂养方法,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成效,有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达到预后的目的.
作者:李家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万汶和静脉推注呋塞米对急性胰腺炎转归的效果.方法 入院当天即给予患者静脉输注万汶(成人通常为1000~2000ml),同时静脉推注呋塞米,力求做到出入量基本平衡;入院第2天开始逐渐减少万汶用量.结果 150例胰腺炎患者Ran-80n评分≥3分者达51%,Balthazar CT评分≥D者60%,胰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仅为5%和6%,胰腺手术率和病死率均为4%.结论 早期容量复苏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静脉输注万汶和静脉推注呋塞米可改善急性胰腺炎的转归.严密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出入量、预防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
作者:黄小兰;黄春玉;田丰;陈友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11例溃疡期压疮患者使用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体会.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保持有效负压及引流管的通畅、加强基础护理.认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压疮治疗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郑应芳;毛永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损害,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中有五期<'[1]>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不典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2]>.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90d后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发生皮疹10例(33.33%),腹泻9例(30%),胃肠道反应5例(16.67%),肝功能异常4例(13.33%),间质性肺炎2例(6.67%).用药期间加强皮肤、口腔、胃肠道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呼吸功能,可提高疗效.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至关重要,有助于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舒适度,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袁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总责任护士岗位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体会,主要包括总责任护士岗位的意义、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发展前景.认为设立总责任护士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护患沟通及传统宣教方式,保证了良好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克丽;何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35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出院指导,包括对患者进行评估、规范化培训、考核、出院前准备及心理疏导.认为腹膜透析出院前健康指导对减少腹膜透析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华玲红;姚宇游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灯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5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只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物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TDP神灯辅助治疗,观察入院后2周ADL评分.结果 入院2周后实验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灯照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王莉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主要有:门诊病人多、病种多、诊疗环节多、护士少、急诊突发事件多、应急性强等特点.在实践中,我们从门诊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专业化、制度化3方面加强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聂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在临床中应用,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也逐步提高,使人们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迅速扩大,现有的人力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及患者的需求,同时,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资源及其结构的合理性<'[1]>.
作者:方秀敏;朱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位排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利用前倾坐位、高枕右侧卧位、半坐卧位,并结合呼吸道湿化、雾化、拍背等措施对1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排痰,比较3种体位的排痰效果.结果 大多数患者排痰效果满意,大大降低了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调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体位排痰对提高氧疗、药物效果和改善肺功能、预防并发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本院1000例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包括下肢静脉血栓、腹胀、咽喉部不适、肩背酸痛或不适、恶心呕吐和穿刺口愈口不良.经精心的观察与护理,全部治愈顺利出院.认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预防或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并发症的危害.
作者:史金如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在本院心内科确诊为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给予持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发次数;并应用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量表(MHL评分)进行生活质量调查,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复发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F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给予持续护理干预,可减少复发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杜龙芝;余云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对8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包括发病初期、相对稳定期、恢复期护理及出院指导,认为在患者住院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措施,可以使其解决各期不同的心理问题,有效调动病人的积极心理因素,对疾病的转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叶小红;陈伟琼;欧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82例胸部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包括积极抗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指导.认为正确的急救与精心的护理,能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早日获得康复.
作者:唐治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采取生活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训练,6个月后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功能干预后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立红;程文蕾;陈旭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