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吡啶治疗早产31例

苏健

关键词:
摘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初产年龄为21-37岁,妊娠28-37周的先兆早产患者,本组均无胎儿窘迫、生殖道感染、阴道大出血等继续妊娠禁忌证.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椎弓根钉-棒框架治疗生长期特发性脊柱侧弯32例报道

    目的:研究自行设计滑动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结构,矫治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对23例特发性的柔软脊柱侧弯畸形患者,采用本方法治疗,对照术前、术后的脊柱Cobb角并统计矫正率.结果:23例经随访平均13个月,术前平均角度56.73.,平均矫正度数50.14.,矫正率88.38%.结论:采用自行设计的滑动椎弓根钉棒梯形框架结构治疗生长发育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在达到三维矫治、恢复脊柱生理弧度的同时,不需植骨,不限制脊柱的生长,不导致椎管狭窄,使生长发育期的脊柱侧弯得到及时的治疗,在改进手术适应证,提高矫正率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吉昌;贾全章;张承敏;陈庆贺;王长纯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慢性回弹物质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慢性回弹性材料-聚醚聚氨酯作为填塞材料,治疗黎氏区出血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革临;路承;刘永样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晚期牙周炎的治疗和疗效观察

    我们用铸造粘接夹板固定松动牙,并施以牙周外科手术,治疗了30余例晚期牙周炎患者,随访1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学;岳鹏;中铁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在飞行员疗养期间的运用

    1999年10月-2001年3月,我科在1035名飞行员疗养期间实行疗养、疾病矫治、健康教育体化,把健康教育贯穿疗养的始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桃芳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蜂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蜂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本试验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性别及年龄进行均衡分配.本试验采用复合用药对照法,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护肝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两组基础护肝药物完全相同),治疗组加用日本产蜂胶,对照组加安慰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6%和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相比(46.4%和60.7%)具有极明显差别(P<0.01).结论:蜂胶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吕淑兰;李晓光;岳蓓;李明荣;王晓燕;王志宏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输液过程中莫菲氏管以下管内气体快速排出法

    一次性静脉输液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而临床输液过程中时常发生未及时加液体或莫菲氏滴管倒置等情况,导致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内进入大量空气.临床常用振动输液管的方法排出气体,这样做费时、一次性成功率低、容易有小的附壁气泡残留;而取下过滤器处接头排气投影浪费药液,又增加污染的机会,针头易同血甚至凝固、堵塞,加重病人的紧张心理.

    作者:钟燕;管迅;尹丽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药物引起血尿8例报告

    我科2000年4月-2001年12月间共收治8例因应用药物引起血尿.1临床资料本组8例病人,年龄10个月-6岁,平均3.1岁,男5例,女3例.其中静点先峰霉素V4例,静点先锋霉素Ⅵ1例,口服先锋霉素Ⅳ、环丙沙星、感冒通各1例,用药后1-2大,其中环内沙星、感冒通仪服用1次,即出现肉眼血尿,查尿常规镜检红细胞满视野,潜血3+,蛋白3+,入院后停用上述药物后,第二日即肉眼血尿消失,2-3天,尿常规镜检红细胞阴性,潜血及蛋白阴性,行实验室检查及B超,静脉肾盂造影,检查除外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溶血及凝血机制障碍等疾病,随访6-12个月末再发生镜下及肉眼血尿.

    作者:李新岩;张霞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多卵巢癌病人血清中几种细胞因子关系的探讨

    目的:评价两种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β(TGF-α、TGF-β1)在卵巢癌诊断和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及酶联法(ELISA)测定了10例正常妇女,22例卵巢良性肿瘤病人和30例卵巢上皮性癌病人术前、术后血清TGF-α、TGF-β1和CA-125的值.结果:绝大多数正常妇女和卵巢良性肿瘤病人的血清TGF-α、TGF-β1、CA-125水平明显低于卵巢癌病人:卵巢癌病人术后30天血清TGF-αβ,、CA-125降低,TGF-β1升高,各型及各期间无差异;TGF-α在卵巢癌病人血清中的异常检出率为65%,TGF-β1为75%,CA-125为80%,三者总的异常检出率为95%.结论:TGF-α、TGF-β1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TGF-α、TGF-β1和CA-125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提高总的异常检出率具有价值.

    作者:姜允飞;张焱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HLA-A抗原与白塞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HLA-A抗原与白塞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20名符合国际白塞病委员会分类诊断标准的白塞病患者的HLA-A抗原进行了检测.同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在白塞病患者中,HLA A2和A26表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8和2.7).结论:HLA-A抗原与白塞病的易感性无相关.

    作者:汪运山;申红;潘光锦;姜莉华;亓国钢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硫酸镁、氨茶碱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63例

    笔者过去在临床实践中联合应用硫酸镁、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6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范俊杰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B型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1999年8月2002年4月,我院采用B超检查提示并经手术证实的急性阑尾炎共105例将其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舒红;朱康梅;陈梅芳;叶乾真;孙蓉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手术治疗妇科急腹症303例分析

    妇科急腹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诊断及时、处理正确可减少病人的痛苦,使病人转危为安.现回顾我院1995年12月2001年12月经手术治愈的303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对其临床诊断及误诊进行分析报道.

    作者:吴国华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微振动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振动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髂骨骨松质中分离培养人成骨细胞,并给予细胞0.5Hz和5Hz的微振动,MTT方法和对硝基苯酚法观察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且利用流式细胞仪观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0.5Hz的振动可使细胞增殖MTTOD值从0.278(±0.004)增加到0.312(±0.007,P<0.001),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从(215.23±8.39)u/mg增加到(276.34±9.23)u/mg(P=0.035),S期的细胞从12.98%增加到14.23%,增殖指数从27.51增加到31.69.5Hz的频率使细胞增殖MTTOD值从0.278(±0.004)下降到0.261(±0.003,P=0.001),ALP活性从(215.23±8.39)u/mg下降到(193.34±6.62)u/mg(P=0.025),S期细胞改变不明显(12.98%vs12.18%)而G2-M的细胞从14.53%下降到8.09%,从而使其增殖指数下降到20.27.结论:本实验从细胞学水平证明,0.5Hz和5Hz的微振动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正反不同的作用,0.5Hz的微振动对骨折愈合有利.

    作者:江建明;景宗森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长期口服富露施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富露施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忠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提高COPD患者运动能力和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名持续口服富露施达6个月的缓解期COPD患者,在服药前后检测其普通肺功能和运动心肺功能.结果:服用富露施6个月后,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大通气量(MVV)均有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服药后的运动心肺功能指标,包括大做功(Wmax)、大耗氧量(VO2max),大公斤耗氧量(VO2max/kg),大二氧化碳排出量(VCO.ax)大分钟通气量(VEmax)等,也有很大改善(P<0.05).结论:长期口服富露施可以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运动心肺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和劳动能力.

    作者:吕福祯;鲍永霞;邵玉霞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非手术治疗椎弓崩裂脊柱滑脱伴腰椎间盘脱出

    我们近年来采用手法复位固定治疗腰椎弓崩裂脊柱滑脱伴腰椎间盘脱出15例,效果良好,患者费用低,痛苦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无忌;王转银;齐增牢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完全性脑卒约120-150万人,其中死亡者约80-100万人,存活者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因此,进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当前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的有效措施.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指已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小卒中、完全性卒中及视网膜缺血病人的再卒中.通过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措施,防止或减慢中风的发展.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些危险因素是无法干预的,例如年龄、性别、民族等.只能对那些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给予干预.目前认为,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凝状态、心脏病、忌烟酒等方面进行二级预防是可行的.我国存在南北方饮食文化、生活节奏的不同,科普宣传教育未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尤其在我们北方地区高脂饮食、肥胖、酗酒嗜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多种危险因素共存,脑卒中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因而控制危险因素使脑卒中发病率和再发率明显下降,对此广大医务工作者应任重而道远.

    作者:林峰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皮内连续缝合法在会阴切开术中的应用

    会阴切开常采用肠线缝合粘膜、皮下脂肪及皮肤.若缝合线过紧易导致组织水肿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内,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我院1992年1月-2000年12月对100例会阴正切500例侧切的产妇皮肤缝合采用2个0铬制肠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术,取得满意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冯志莲;杜艳峰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心脏事件,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SD),预后差,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我们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举平;杨敏清;李大鹏;程树亮;刘永平;李冰;季忠军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指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其发病率国外约占2%,国内0.9-3.6%,近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寿命的延长,可能还有增加趋势[2].其特点是缠绵难愈,预后较差.近年来,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常红芳 刊期: 2002年第16期

  • 老年人原发高尿酸血症肾病56例临床分析

    总结分析老年原发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特点,对56例60岁以上老年原发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健儿 刊期: 2002年第1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