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张晓英;张霞

关键词:
摘要:近几年来,小儿支原体感染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能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表现.本文选择自2001年10月-2002年3月,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用阿奇霉素(注射剂,口服剂)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分析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在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2亿[1],为此,我们于1990-2001年在农村社区开展了老年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管恩锋;王依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洋地黄中毒的护理体会

    地高辛是洋地黄类药物中速中效制剂,主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它的半衰期长,作用消退慢,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关较少,因而临床有蓄积、中毒等发生.我科于1999年3月抢救了1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心房纤颤、心衰Ⅱ°服用洋地黄中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庆婵;石传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12例诊治体会

    妊娠合并心脏病仍为当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本院在1999-2001年共收住妊娠合并心脏病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9-2001年共收住孕妇3751例,其中心脏病患者12例,发生率为0.32%.12例中初产妇8例,经产妇4例.年龄22-31岁.

    作者:李文;李智慧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65例糖尿病病人的肺功能检查及分析

    我们对65例糖尿病病人进行肺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及弥散功能等检查,以期发现其内在规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5例病人中,男48例,占73.8%,女17例,占26.2%,平均年龄50.9岁;病程数月到数10年不等,平均3.57年;空腹血糖8.6-29.99mmol/L;空腹血果糖胺2.9-6.7mmo1/L,平均为4.24mmol/L;平均血浆C肽1301.08pmol/L:平均血浆Ins15.15mu/L.

    作者:赵克辉;王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注意事项

    临床用药发生不良反应颇多,例如:药物疹、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造血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发生迅速及后果严重,所以对于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通过查阅近几年医药杂志,对可致过敏性休克的药物进行归类并总结用药注意事项,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耀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胫骨平台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和功能障碍内翻或外翻畸形,以及创伤性关节炎.我院从1995-1998年对35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俭;吕龙飞;付立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自体颅骨皮下埋藏早期修复颅骨缺损

    重型颅脑损伤由于颅内血肿及严重脑水肿,颅内高血压,若行去骨瓣减压,常造成颅骨缺损,需行后期颅骨修补.我院自1997-2000年对37例去骨瓣减压患者行自体颅骨腹壁下或大腿内侧皮下埋藏,早期(2-3个月)行颅骨修补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锋;莫志和;陈志斌;刘东波;赖添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0年9月-2001年9月共发生5例产后出血,护理体会如下.①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医护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勿慌乱,相互配合默契,从而保证抢救工作迅速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消除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抢救.

    作者:周卫东;苏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减毒增效的分子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对前胃癌615例小鼠抗癌抑瘤、减毒增效分子机理.方法:采用前胃癌615小鼠模型,给予养胃抗瘤冲剂10天和CTX 1次,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骨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和癌组织原癌基因Bc1-2、c-myc的表达.结果: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能明显促进前胃癌615小鼠GM-CSF基因表达,抑制原癌基因Bc1-2、c-myc的表达.结论:促进GM-CSF基因表达,抑制原癌基因Bc1-2、c-myc的表达是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抗癌抑瘤、减毒增效的分子机理.

    作者:孙桂芝;吴志奎;卢金玉;陈智松;陈玉英;吕鑫霞;王蕾;蔡永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斯奇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斯奇康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哮喘门诊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斯奇康治疗,每次1ml,肌肉注射,开始每周3次,4周后每周2次,8周后每周1次,总疗程12周.同时吸入辅舒酮,喘乐宁,口服酮替酚等综合治疗,对照组48例,除不用斯奇康外,其余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x2=53.05,P<0.01).结论:斯奇康可提高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哮喘患儿病情的控制.

    作者:李舒;冯益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60例手术治疗分析

    小儿急性阑尾炎中,以化脓性阑尾炎多见.由于儿童时期机体防御能力弱,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及时的诊断、恰当地选择手术适应症,合理的术中、术后处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总结我院1985年1月-1999年10月闯手术治疗960例小儿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蔡建荣;陈振生;冯庆;徐振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15-18岁.均为生活性C0中毒,具有C0中毒急性期浅、中、重度昏迷症状,持续时间2h-8天.清醒后距发生迟发性脑病时间为2-45天,平均23天.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头部CT扫描.

    作者:王海青;韩少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抗组胺药的现状及进展

    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临床常使用抗组胺药,抗组胺药也常与解热镇痛药等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患者.过去半个世纪的临床经验证明抗组胺药为世界上安全和多用的药物.随着新一代抗组胺药物开发,该类药物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同时还正在开发抗组胺药物治疗适应症.

    作者:金志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异丙酚作为烧伤患者麻醉辅助用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评价异丙酚作为烧伤患者麻醉辅助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氯胺酮基础麻醉,将异丙酚和氯胺酮配制5%葡萄糖液持续输注.结果:与氯胺酮、安定相比较,异丙酚起效迅速,入睡平稳,无睁眼、眼球震颤、肢体不自主活动.虽有血压下降,心率变慢,但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呼吸抑制仅出现快速静脉输注,但短暂.结论:在体内迅速分布与代谢,作用快维持时间短,恢复迅速平稳,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多次用药无积蓄,苏醒时无兴奋作用,麻醉可靠安全.

    作者:王安富;张金刚;李建雄;王志山;曹银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异丙酚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小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及分别给予异丙酚4、8、10mg@kg1@h1(P4、P8、P10)5组;制作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前、阻断后5'、30'、60'、及开阻断后5'、30'、60'、120'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心率(HR).结果:开阻后各试验组与C组、用药组与IIR组对应时间点及试验组开阻断前后相比MAP(P<0.05)、MPAP(P<0.01)均有明显差异.开阻后P8、P10两组MPAP与P4组相比差异非常明显(P<0.01).结论:小肠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临床剂量异丙酚可明显改善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全身低灌注状态;部分抑制平均肺动脉明显升高,并且与剂量有关.

    作者:吴新军;王俊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空气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

    空气止血带为四肢手术常备止血用具,应用空气止血带不仅减少病人术中出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减轻患者身心负担,而且还可为手术者提供方便.下面根据术中应用情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于瑞欣;温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硝苯吡啶联合开博通治疗高血压病并左心衰疗效观察

    1.治疗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我科自1998年2月-2001年3月收治高血压病并左心衰病人50例,均符合WHO和NYHA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2例,高血压1级15人,2级20人,3级15人,左心衰I级12人,Ⅱ级15人,Ⅲ级18人,IV级5人,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4.5岁,按预先标号及抽签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人为硝苯吡啶与开博通联用,对照组21例单用硝苯吡啶.

    作者:王恒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急诊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及急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可以分为在普通健康人群中的预防及在冠心病患者中的预防两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分急诊治疗,住院治疗及长期治疗.

    作者:李彩燕;李妍薇;黄春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双胫骨上端对称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报道

    1.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农民,右膝酸痛20年加剧1月.无其它关节肿痛,无寒热,无外伤史.体检:右膝无红肿畸形,无浅表静脉怒张,无皮肤破溃,查体:右胫骨上端外侧可触及2.0×1.0cm大小硬质肿块,肿块固定,表面光滑,有压痛,局部皮温正常,未及软组织肿块,听诊无血管杂音,右膝活动无受限,辅助检查:X线片:右胫骨上端外侧可见一3.0×1.5cm2,左胫骨上端外侧可见一1. 5×1.0cm的对称性、偏心性病灶,病灶呈膨胀的气球状透亮区,内有排列规则粗细不等的骨小梁形成间隔,周围为菲薄骨密度增高影.化验:血糖180mg/dl、血沉、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脂、肝功能、周围血象等均正常.

    作者:顾晓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膜外剖宫产术499例临床分析

    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掌握手术技巧,降低母儿的损伤,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对病人创伤轻、无腹腔感染、肠粘连所普及等并发症、手术操作简单等优势.各基层医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我院1997年1月-2000年12月间所做剖宫产术954例做以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黎明;杨桂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