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泛影葡胺造影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尹义;张岩

关键词:
摘要: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消化道疾病的外科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定性的诊断方法.一般多采用钡剂造影检查.但对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应用,此种方法是禁忌的,容易造成消化道钡石及其它并发症.鉴于新生儿的特点:一种症状又为多种疾病所共有,给术前检查及手术探查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及盲目性,为此我院近年来采用泛影葡胺造影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9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溴索的血浆药物浓度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溴索血浆药物浓度.方法:色谱柱采用Nova-pakC18柱(3.9mm×300mm,4um),柱温控制在40℃,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磷酸盐缓冲液(0.01M,pH7.0)-四氢呋喃(35:35:275:2.5,V/V),检测波长为248nm,血样采用乙醚提取,再用稀盐酸反提的方法.结果:线性范围为5.2-207.8ng/ml,低检测浓度为5.2ng/ml,高、中、低浓度207.8、52.0、10.4ng/ml三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8.90±4.57)%,,日内、日闯变异均小于8%.结论:本方法灵敏、精确、稳定,适用于氨溴索的生物样本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并应用于10名健康受试者的血药浓度测定,获得了其药代动力学的参数.

    作者:黄丽军;孙考祥;郭守利;吴琳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超声导向介入疗法治疗肝癌的临床评价

    超声导向经皮肝穿刺瘤体内注射纯酒精法(PAI)是借助超声影像学,渐接直观瘤体情况下注入药物,是快速、简便、安全治疗肝癌的一种介入疗法,.我们自1987-1993年开展超声导向经皮肝穿刺、肝癌边缘注入硬化剂,瘤体内注射PAI治疗肝癌56例,取得满意效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潘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三药联合应用超声雾化治疗急性会厌炎40例疗效观察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科急性重症之一.我科自1998年7月-2001年9月,采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病毒唑联合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此病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秀英;安淑珍;曹晓玲;王晓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氟伐他汀(来适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共存于同一个个体,而有效的减肥、控制血糖、调整血脂结构,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1 2]].本科在通过运用运动、饮食、拜唐平或盐酸二甲双胍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氟伐他汀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继发的高脂血症41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向东;史雪茹;冯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清胰岛素的测定在高血压病中价值的探讨

    为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的变化,并探讨血清胰岛素放射免疫测定对高血压诊断价值,本文测定了高血压病人46例与正常对照组40例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兴华;昝坤;冯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165例临床分析

    外阴尖锐湿疣为乳头状病毒感染所至和鳞状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期改变,近年来,随着妊娠尖锐湿疣患者的增多,其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已成为产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年6月-2000年6月诊治的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金凯;李力今;朱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在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2亿[1],为此,我们于1990-2001年在农村社区开展了老年慢性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管恩锋;王依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健康教育

    为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我院泌尿外科1995年1月-2001年10月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78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后,满足病人在治疗各期中健康需求,使病人减少了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现将健康教育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俞海燕;缪雅清;熊小芬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抗组胺药的现状及进展

    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临床常使用抗组胺药,抗组胺药也常与解热镇痛药等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发热患者.过去半个世纪的临床经验证明抗组胺药为世界上安全和多用的药物.随着新一代抗组胺药物开发,该类药物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同时还正在开发抗组胺药物治疗适应症.

    作者:金志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血压心室结构与内洋地黄素的关系

    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ndogenous ditalis-likefactor EDF)是心脏分泌的循环激素之一,它们和外源性洋地黄一样,可抑制No-K-ATP酶,具有洋地黄类似的生物活性,并有缩血管和利尿作用.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1].现观察41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内洋地黄素变化,以了解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朝晖;袁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临床血液质控物在质评中应用体会

    临床血液学质控物的应用对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准确度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质控物的质量及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及检测成绩,我们就质控物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崔相法;宋淑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期修补结肠镜检查致结肠破裂6例

    我院自1985年开始开展纤维/电子结肠镜检查以来,至今共发生结肠破裂7例,占结肠镜检的1.8%.除1990年前3例行破口缝合修补近端结肠双襻式外置造口,3月后行二次造口还纳术外,其余4例,加之外院转诊2例,共6例均行结肠一期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10天.报告如下.

    作者:白玉秋;郭巧彗;张效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例前列腺摘除术的护理

    患者,男,76例,因排尿不畅5年余而入院.B超提示前列腺Ⅲ°肿大,于1999年1月15日行前列腺摘除术,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于1999年2月2日出院.

    作者:王建萍;江祥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吸入性苯胺中毒93例救治体会

    1998年11月我院救治一起因苯胺烟雾吸入中毒患者93例,住院患者21例,门诊72例,6-72小时全部康复离院.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998年11月19日烟台某镇办工厂因焚烧苯胺旧包装及废料,其烟雾致使现场工人和周围约2公里内居民共93人发生呼吸道吸入性中毒.

    作者:刘传宝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利多卡因所致精神症状2例报告

    1.病例摘要例1,患者,男,69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痛3天,临床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住院.查体:慢性病容,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入院第2天患者突然感到胸闷、心悸加重,做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伴短阵室速,立即用利多卡因100mg+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

    作者:刘水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例小儿右下肺胚胎性癌肉瘤的护理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为全身恶性肿瘤总数的15%,男女发病的比例为4-8:1,年龄大多数在40岁以上.幼儿发生肺癌比较少见,国内文献报道也不多.我院于2000年12月收治1例小儿右下肺胚胎性癌肉瘤,经右肺下胚胎性癌肉瘤切除痊愈出院.现将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谢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中不同配方转换液的疗效比较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其清除溶质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主要是通过转换液透析液来实现的,目前国内大多医院采用季大玺改进的Port配方[1],但该配方中糖浓度较高,达65.4mmo1/L,对于重症疾病患者糖代谢障碍或原有糖尿病的患者易引起血糖升高.

    作者:肖观清;黄英伟;邵咏红;孔耀中;林丽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淡护理与法制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息息相关,护士在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国以来,国家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各项卫生法规,随着法制的逐步健全及卫生法规的不断完善,护理中的法律问题已引起护理界及每个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法律问题.为使广大护士增强法制观念,依法从事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谈以下粗浅看法.

    作者:梁艳;马惠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空气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

    空气止血带为四肢手术常备止血用具,应用空气止血带不仅减少病人术中出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减轻患者身心负担,而且还可为手术者提供方便.下面根据术中应用情况,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于瑞欣;温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12例诊治体会

    妊娠合并心脏病仍为当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本院在1999-2001年共收住妊娠合并心脏病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9-2001年共收住孕妇3751例,其中心脏病患者12例,发生率为0.32%.12例中初产妇8例,经产妇4例.年龄22-31岁.

    作者:李文;李智慧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