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心室结构与内洋地黄素的关系

刘朝晖;袁涛

关键词:
摘要: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ndogenous ditalis-likefactor EDF)是心脏分泌的循环激素之一,它们和外源性洋地黄一样,可抑制No-K-ATP酶,具有洋地黄类似的生物活性,并有缩血管和利尿作用.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1].现观察41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内洋地黄素变化,以了解其临床意义.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癌药物所致血管外渗漏的预防及护理

    为了更好地预防及正确地处理,我科自1996-2000年,试图以预防、治疗及规定化疗操作规程三方面进行研究,以寻求佳的方法,大限度的发挥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收治化疗病人2232人,注射化疗药物3392人次,年龄14-85岁,疗程1-15个疗程,出现渗漏现象12人,其中男3例,女9例,我们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正确及时处理,12例病人均未出现组织坏死,使化疗正常进行.

    作者:苏瑞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路路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路路通注射液是从名贵中药材三七中提取的三七总皂甙,经进一步提纯精制而成的液体制剂.具有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扩张心脏血管及神经保护作用.我们对近2年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路路通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孺子;李淳南;陈根本;胡郁刚;杜登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心脏瓣膜病变术后妊娠32例分析

    随着心脏外科的进展,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后心脏功能得到改善为术后妊娠创造了条件,因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妇女手术后妊娠与分娩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院自1992年12月-2001年8月间收治此类病人32例共34次妊娠,现对她们的临床经过进行分析.

    作者:汪建军;李斌;刘陶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脑出血早期穿刺引流疗效观察

    有关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的时闯,到目前为止一直存在争议,现根据国内有关专业杂志的报道结合我们近几年对脑出血早期穿刺引流的疗效观察,谈谈我们的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为94年6月-2001年1月,我们共收治脑出血病人97例,所有病人结合临床表现和CT扫描而确诊.

    作者:刘玉叶;赵建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165例临床分析

    外阴尖锐湿疣为乳头状病毒感染所至和鳞状上皮不同程度的增生期改变,近年来,随着妊娠尖锐湿疣患者的增多,其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已成为产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年6月-2000年6月诊治的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金凯;李力今;朱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与临床的关系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一些既往并无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即应激性高血糖.为研究脑梗死急性期出现高血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本文观察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发病24h内的血糖水平分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昆林;翟明;张金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利多卡因所致精神症状2例报告

    1.病例摘要例1,患者,男,69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痛3天,临床以冠心病、心绞痛收入住院.查体:慢性病容,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6次/分,律齐,入院第2天患者突然感到胸闷、心悸加重,做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伴短阵室速,立即用利多卡因100mg+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

    作者:刘水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泛影葡胺造影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消化道疾病的外科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定性的诊断方法.一般多采用钡剂造影检查.但对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应用,此种方法是禁忌的,容易造成消化道钡石及其它并发症.鉴于新生儿的特点:一种症状又为多种疾病所共有,给术前检查及手术探查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及盲目性,为此我院近年来采用泛影葡胺造影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9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义;张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脂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比观察了用激素加灯盏细辛注射液组(治疗组)和单纯用激素组(对照组)治疗NS患者,其脂质的改变以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TC、TG、LDL、apoB均降低而HDL、apoA-I则升高,且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明显的降血脂的功效,而且随着血脂的降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及肾功能也得到改善,从而延缓肾小球的硬化,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李俊;周竹;肖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电脑红外线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

    随着诊断仪器的进步,电脑红外线扫描在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1年1-8月应用红外线扫描检查诊断的4745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共4745人,其中女4729例,年龄10-86岁;男16人,年龄13-72岁,均为门诊病人.

    作者:陈婷;马畅;王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60例手术治疗分析

    小儿急性阑尾炎中,以化脓性阑尾炎多见.由于儿童时期机体防御能力弱,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及时的诊断、恰当地选择手术适应症,合理的术中、术后处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总结我院1985年1月-1999年10月闯手术治疗960例小儿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蔡建荣;陈振生;冯庆;徐振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减毒增效的分子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对前胃癌615例小鼠抗癌抑瘤、减毒增效分子机理.方法:采用前胃癌615小鼠模型,给予养胃抗瘤冲剂10天和CTX 1次,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骨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和癌组织原癌基因Bc1-2、c-myc的表达.结果: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能明显促进前胃癌615小鼠GM-CSF基因表达,抑制原癌基因Bc1-2、c-myc的表达.结论:促进GM-CSF基因表达,抑制原癌基因Bc1-2、c-myc的表达是养胃抗瘤冲剂合并化疗抗癌抑瘤、减毒增效的分子机理.

    作者:孙桂芝;吴志奎;卢金玉;陈智松;陈玉英;吕鑫霞;王蕾;蔡永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注意事项

    临床用药发生不良反应颇多,例如:药物疹、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造血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发生迅速及后果严重,所以对于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通过查阅近几年医药杂志,对可致过敏性休克的药物进行归类并总结用药注意事项,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耀辉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例小儿右下肺胚胎性癌肉瘤的护理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为全身恶性肿瘤总数的15%,男女发病的比例为4-8:1,年龄大多数在40岁以上.幼儿发生肺癌比较少见,国内文献报道也不多.我院于2000年12月收治1例小儿右下肺胚胎性癌肉瘤,经右肺下胚胎性癌肉瘤切除痊愈出院.现将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谢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骨质增生膏抗炎镇痛实验研究

    目的:验证骨质增生膏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药效学依据.方法:用骨质增生膏水煎液,腹腔注射昆明种小鼠;涂大鼠踝关节处.结果:骨质增生膏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和抑制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踝关节肿胀及抑制巴豆油混合致炎液所致的小鼠耳壳炎症.结论:骨质增生膏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郭志清;辛晓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12例诊治体会

    妊娠合并心脏病仍为当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本院在1999-2001年共收住妊娠合并心脏病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9-2001年共收住孕妇3751例,其中心脏病患者12例,发生率为0.32%.12例中初产妇8例,经产妇4例.年龄22-31岁.

    作者:李文;李智慧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心脏介入术后的护理

    介入性心脏手术是采用有创性心导管治疗和研究某些心血管疾病的一门学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护理要求高等特点,我们自2001年9月来行冠脉介入术40例,均达到预期效果,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芳;王元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0年9月-2001年9月共发生5例产后出血,护理体会如下.①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医护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勿慌乱,相互配合默契,从而保证抢救工作迅速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消除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抢救.

    作者:周卫东;苏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清胰岛素的测定在高血压病中价值的探讨

    为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的变化,并探讨血清胰岛素放射免疫测定对高血压诊断价值,本文测定了高血压病人46例与正常对照组40例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兴华;昝坤;冯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骨科病人健康教育体会

    1.增强教育意识,明确教育目的长期以来,病人教育一直是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教育意识淡薄.我们通过工作中遇到的实例,加强护士对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如病人术前卧位大小便练习,术前2-3天即能卧位大小便者与护士不重视教育,训练不到位者比较,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贺风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