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庆莲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宫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选择佳的医疗护理模式.方法 将2007年11月~2009年7月124例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用传统临床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实施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官腔镜围手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优于传统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乌红芳;王朝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了解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例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45例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除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和偏执4个因子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6个因子如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症状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问题较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艾.
作者:赵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134例(152侧)输尿管镜治疗榆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实验室检查,指导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尤其做好导尿管引流监测、药物滴注、冲洗和血糖监测的护理,并给予恰当的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热电;邱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实施指导性告知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盲半随机对照试验法,将入组的120例患者按1:1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由责任护士给予指导告知护理内容,对照组由非责任护士负责.比较实施指导性护理告知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士对患者情况全程知晓率、患者依从性、患者住院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时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100%、96.67%、90.00%、96.67%,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临床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指导性护理告知增加了患者对住院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并积极配合医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晓敏;杨守平;朱爱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基层医院护理投诉的常见原因.包括工作责任心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低、语言修养差、服务意识差、管理因素等五个方面.认为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可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公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卫玲;杨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son病,是神经遗传学中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本文报道1例由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晚期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自主活动,语言发音功能和自理能力丧失,因种种原因以家庭治疗、护理为主.现将家庭护理措施与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琼兰;叶丽敬;钟柳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28例经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合理使用胰岛素,监测血糖变化,观察患者有无低血糖反应、非酮症昏迷等,缩短禁食时间,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认为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程贤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鼻饲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涉及临床患者较多.鼻饲管是一根光滑的胶管,从鼻腔插入胃后.需要同定装置,否则极易滑出.临床上通常采用在鼻翼两侧及面部使用胶布进行交叉同定.但缺点是胶布常常引起面部皮肤过敏现象,而且当患者出汗使胶布黏度降低、胶布固定不牢或者患者体位改变、胃内压力增加时,极易导致胃管滑出,阻碍患者的营养供给,延误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加强风险管理对住院患者夜间护理应急事件的影响.方法 比较加强风险管理前后2007年1月~2008年1月住院患者10388例和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患者12071例夜间护理应急事件的变化.结果 加强风险管理后,患者夜间坠床、导管脱落、硬膜外镇痛棒滑脱、摔伤、烫伤、误吸、低血糖反应、脑梗死、晕厥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猝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加强风险管理后无猝死发生.结论 加强风险管理可降低夜间护理应急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4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脱机的护理,一般护理等.认为重症肌无力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正确的治疗,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也必不可少.
作者:廖铭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18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心电监护及观察、绝对卧床休息、吸氧、止痛镇静降压、饮食护理、保持大便通畅以及心理护理.认为做好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岳彩霞;丁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疗效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家长满意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石丽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8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管理.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林湘群;马铁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综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相关因素有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及寄植茵的吸入、胃内容物的误吸、体位的影响、呼吸机管路的污染、空气和手的污染等.护理预防对策包括减少口咽部病原茵的定植和吸入.采取适当卧住,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勤洗手,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吸痰管理和口腔护理等.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7例脑瘫患儿在康复训练中发生骨折的原因.并针时其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原因包括运动师手法、力度不当及儿童不配合以及家长训练方法不当等,而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采用教育干预、技术干预、经济干预及管理者人性化作用和加强家庭训练指导,认为提高康复治疗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可有效地降低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张彬;段华林;汤孟平;胡晔;黄风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分析了1207例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患儿、陪护、护士、环境四方面因素,并提出了护理对策.认为护士练就过硬的静脉穿刺置管技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营造适宜的操作环境,做好心理护理,体现人文关怀,协调好护患关系,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周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茵陈合剂保留灌肠用于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茵陈合荆保留灌肠,每晚1次.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综合疗法结合复方茵陈合剂保留灌肠可大大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羡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苯巴比妥钠又名鲁米那,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广泛用于临床外科麻醉前用药,查阅文献其过敏反应应临床少见.
作者:易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规范化治疗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4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取得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填写表格病历,注册规范化治疗,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管理,专科护士负责护理.对照组仅建立联系方式,患者自由就医.对比2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运动耐量、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医疗成本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6min步行试验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率、死亡率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和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邢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安全防护的现状,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08年3月~2009年3月对15所医院急诊科的280名护士进行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现状的调查.结果 物理性损伤如针刺伤和安瓿割伤发生频率较高,掰安瓿时有72%的护士没有垫纱布保护;发生化学性损害的比例达12%;发生物理性损害的比例有21%.结论 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薄弱,防护知识缺乏,需要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陈霞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